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92篇
海洋学   72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2011年12月28日上午9点,随着万吨运煤大列徐徐驶出大柳塔环线装车站,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商品煤年总产量达到2.002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48万吨。这标志着神东煤炭集团跃升为我国首个两亿吨级商品煤基地。神东煤炭集团是我国重点建设的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以实际案例讲述了企业在强化质量管理、增强顾客满意方面的实施要点,可供类似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53.
日照绿茶与地质背景相关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照绿茶是发展较晚的优质绿茶,以其汤色明亮、叶底嫩绿、滋味鲜醇清香而闻名,但其内在品质、潜在价值、发展空间尚为未知。该文通过对日照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基岩、土壤、水文等地质背景进行相关参数的研究对比,揭示了优质茶园与地质背景的相关性。绿茶中丰富的微量元素,特别是特色有益元素“Se”的含量较高,为日照茶品牌的创新开发拓宽了视野。  相似文献   
54.
李杰  旺罗 《地质学报》2002,76(3):409-412
通过对渤海沿岸末次冰期黄土中有孔虫化石的研究。发现含有主要生活在南黄海和东海水体较深的浮游有孔虫化石:Globigerina flaconensis、Globorotalia pumilio和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后者的含量高达6.4%,进一步对比沉积在不同地貌单元上黄土中有孔虫的丰度和浮游有孔虫化石出现的频率,发现沉积在北坡(阴坡)和南坡(阳坡)的有孔虫化石有显著的差异,北坡的有孔虫丰度和出现频次明显高于南坡,分析认为渤海沿岸的黄土不但具有西北风和东北风从渤海和北黄海搬运来的成分,还有东南风从南黄海和东海搬运带来的成分。  相似文献   
55.
山东省湿地资源丰富,可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2类,自然湿地包括湖泊、海岸、沼泽、河口湾湿地,人工湿地主要为水稻田、水库、池塘湿地等,湿地面积约为1.71万km^2。该文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的湿地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2种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6.
近32年新疆博斯腾湖湿地动态变化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975年MSS、2000年ETM和2007年CBERS-2共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1:5万尺度上对新疆博斯腾湖地区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及耕地进行了遥感解译,并编制了动态变化图.调查结果表明,32 a间,该区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与河流湿地严重退化,而耕地呈持续性扩张的发展趋势.其中,1975~2000年,除湖泊湿地与湿地总面积呈小幅度增长外,沼泽湿地与河流湿地分别减少了23.71 km2和18.44 km2,耕地增加面积达454.52 km2;2000~2007年,除耕地面积继续增加526.55 km2外,湿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湖泊湿地的萎缩、河流湿地与沼泽湿地的严重退化,7 a间沼泽湿地与河流湿地退化速率分别是1975~2000年的37.13倍和5.24倍;人类活动与气候因素是导致湿地严重退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为"湿地的农业化"和"湿地的荒漠化"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57.
近30年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沙质荒漠化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琦刚  高会军 《世界地质》2005,24(4):373-377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沙质荒漠化发展最迅速的地区,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强,沙质荒漠化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搞清沙质荒漠化的地质成因,采用以遥感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地面,对其沙质荒漠化现状进行调查;并利用不同时期遥感数据对比,研究变化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全区共有沙质荒漠化土地290512.53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3.67%;近30多年来,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增加了7369.71km^2,平均每年增加294.79km^2。就沙质荒漠化发生、发展而言,地质背景是内因,干旱大风气候是条件因素,人类活动是“催化剂”。  相似文献   
58.
<正>牛、鹿、鸟栩栩如生,花、草、景引人入胜……近日,宁陵县石桥镇孙迁村对村里的墙体实施3D彩绘后,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昔日的贫困村,今朝已蝶变为生态宜人的美丽村庄。孙迁村辖孙迁、王坡楼两个自然村,耕地2600亩,有9个村民小组453户2120人。近年来,该村全力推进以"空心村"治理为重点的综合整治,扎实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目  相似文献   
59.
牛、鹿、鸟栩栩如生,花、草、景引人入胜……近日,宁陵县石桥镇孙迁村对村里的墙体实施3D彩绘后,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昔日的贫困村,今朝已蝶变为生态宜人的美丽村庄。孙迁村辖孙迁、王坡楼两个自然村,耕地2600亩,有9个村民小组453户2120人。  相似文献   
60.
杜军  胡军  尼玛吉  次旺顿珠 《地理学报》2019,74(9):1821-1834
利用西藏“一江两河”流域9个气象站点1981-2017年逐日5 cm地温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该流域5 cm地温及其界限温度的时空分布、突变特征,并探讨了地温变化率与经纬度、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一江两河”流域年、季平均5 cm地温总体呈自西向东递增分布,并随海拔升高而降低。1981-2017年流域月平均5 cm地温均呈显著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23~0.98 ℃/10a,以4月最大,7月最小。年平均5 cm地温以0.58 ℃/10a的速率显著升高,各季地温也都趋于上升,其中春季升温率最大,夏季最小。5 cm地温≥ 12 ℃表现为初日提早、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延长、积温增加的年际变化趋势。同样,≥ 14 ℃界限温度也有类似的变化,但变幅比≥ 12 ℃的要大。在10年际变化尺度上,流域年、季平均5 cm地温表现为逐年代际升高的变化特征。5 cm地温≥ 12 ℃和≥ 14 ℃界限温度在21世纪前10年呈初日提早、持续日数延长和积温偏多的态势。M-K检验显示,除夏季外,其他三季平均5 cm地温均发生了气候突变,其中春季和秋季的突变点分别出现在2004年和2005年,而冬季发生在1997年;年平均5 cm地温在2003年出现了突变。5 cm地温≥ 12 ℃初日的突变点在2004年,终日发生突变时间较晚,为2014年;持续日数突变点较早,在1997年;积温在2005年发生了突变。而5 cm地温≥ 14 ℃界限温度的突变点发生在2004年前后。相对于气温的变化,5 cm地温的升温幅度更大,突变时间较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