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7篇 |
免费 | 287篇 |
国内免费 | 3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0篇 |
大气科学 | 157篇 |
地球物理 | 319篇 |
地质学 | 754篇 |
海洋学 | 262篇 |
天文学 | 13篇 |
综合类 | 159篇 |
自然地理 | 1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4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陆相地层侧向加积作用广泛发育 ,导致岩性、岩相横向多变。如何控制陆相地层横向不稳定性 ,是盆地分析的难点。利用高分辨率事件沉积作用 ,结合岩性变化带 ,可以在盆地确定等时地层单元 ,在横向地层变化研究中提高精度 ,是控制陆相地层横向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2.
成矿系列研究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讨论了成矿系列的概念、划分原则、含矿建造、形成时代、联系纽带、形成模式及叠加复合等问题,探讨了成矿区(带)划分和成矿系列的关系及如何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找矿的问题,分析了今后成矿系列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73.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Micaps资料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1003号"灿都"台风造成云南暴雨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台风低压为高温高湿且具有强对流不稳定的深厚系统。进入云南后除了自身携带的大量水汽和能量外,先后有副热带高压西侧强盛偏南急流和孟加拉湾西南气流卷入,使得台风低压在云南持久不衰,并产生全省性强降水。诊断量"水汽螺旋度"对暴雨落区和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多发生在水汽螺旋度正值中心的偏南侧。"水汽螺旋度"随时间变化的两个影响因子"螺旋度通量散度"和"湿螺旋度散度"对强降水的落区和强度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若是分别对两个因子进行诊断,再综合分析环流形势,将能达到更好的强降水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74.
京北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现状、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位于首都圈北部内蒙古高原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威胁京津地区的一个主要风沙源区,近几十年来荒漠化发展十分迅速,但相应的荒漠化研究却很薄弱。目前对该区一些局部地区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荒漠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但仍缺乏整个沙地荒漠化状况全面和细致的了解。虽然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被看作是该区荒漠化的主要驱动力,但只有揭示人类生产系统与土地系统之间的反馈作用机制,才能深刻认识荒漠化的成因,才有望对防治荒漠化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围绕浑善达克沙地荒漠化问题需要开展的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即潜在生态系统空间格局、荒漠化动态与监测、荒漠化机理、土地质量评价与土地承载力确定。 相似文献
975.
本文介绍在水深40-90米的浅海海域中三种类型沉积层海底上,用爆炸声源进行的海底反射损失的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结果与按均匀半空间底模型计算所得海底反射损失的理论曲线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反射损失值明显地与底的类型有关,细砂底的反射损失较小,粉砂质泥次之,而粉砂质粘土的反射损失较大;对于同类型的海底,孔隙度大者反射损失也较大。此外,还讨论了沉积物中声速的两种经验公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76.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类型及其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并发育复杂且变迁迅速的众多沉积盆地。沉积盆地可划分为7类(大陆边缘裂谷类、岩浆弧类、弧前盆地类、边缘海盆地类、弧后前陆盆地类、边缘前陆盆地类、海沟-洋盆类)19型。沉积组合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沉积盆地各具特色。沉积盆地的演化经历了5次重大变革。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沉积盆地随新疆北部板块的拉张-俯冲-碰撞而产生、发展、消亡。 相似文献
977.
阜新-朝阳高速公路段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方法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辽西黄土进行强夯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冲击碾压法加固路基的试验研究,旨在确定辽西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理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参数.以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试验路段的不同处理方法处理前后的黄土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夯击能为800~1 600 kN·m、夯击数不小于8击,对处理深度4~6 m的黄土较为有效;(2)灰土挤密桩法可以消除桩深范围内及桩端下一定范围内的黄土湿陷性,较适合于深厚湿陷性黄土的处理;(3)冲击碾压法适合处理黄土厚度较小和表层黄土的处理,碾压遍数以40遍为最佳,其处理深度在1 m左右.这些成果为该地区湿陷性路基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78.
郯庐断裂带的巨大的平移活动在其东部地块内所造成的拉伸与挤压相间的构造格局,控制了中国东部一系列重要的金矿集中区,尤其在胶东金矿集中区的形成中的作用最为巨大。它不仅是玲珑热背斜及相关的拆离构造等区域控矿构造系统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而且以其贯通性的韧性剪切作用的深源活化效应和地震泵效应直接参与了金的成矿作用。可以说郯庐断裂带是胶东金矿集中区形成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979.
2022年9月17—18日, 中国台湾先后发生台东县MS6.5和花莲县MS6.9两次强震及多次余震。两次强震均为逆走滑型地震, 且震中都位于台湾纵谷断裂带, 该地区构造复杂, 为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朝东亚陆缘的消减带, 具有逆冲型构造应力背景。对纵谷断裂带周围地区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进行统计发现, 大部分地震为逆断型。为探究该地区此次发生逆走滑型地震的原因及其与构造应力场的关系, 首先通过搜集研究区相关的地震震源机制, 反演该地区的构造应力场, 明确其是以走向为北西西向的压应力为主的应力场; 然后将应力场投影到走向、倾角不同的断层面上, 发现一些节面上表现出较大的相对剪应力和较小的相对正应力, 说明这些节面上具有较强的剪切作用和较小的摩擦力, 容易发生错动而产生逆断型、逆走滑型和走滑型的地震。同时, 为明确短时间内两次强震间的触发关系, 通过计算MS6.5地震在MS6.9地震破裂面和滑动方向上产生的库伦破裂应力变化发现, MS6.9地震约在0.02MPa的库伦破裂应力触发下发生。相关结论对研究台湾纵谷带地震的发震机理和地球动力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0.
涌浪问题在单道地震中普遍存在,它使地震同相轴发生抖动,导致剖面错乱、模糊,从而干扰或误导地质解释。由于现有的涌浪校正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该问题仍然没有被解决。本文基于单波束测深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涌浪静校正方法,首先阐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步骤,然后通过野外实际资料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与滤波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后讨论了单道地震中另外一种“似涌浪干扰”的海底抖动现象,并展示了新方法在该问题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单道地震中涌浪造成的同相轴时移问题,特别对于复杂海底资料中的涌浪干扰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