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7篇 |
免费 | 287篇 |
国内免费 | 3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70篇 |
大气科学 | 157篇 |
地球物理 | 319篇 |
地质学 | 754篇 |
海洋学 | 262篇 |
天文学 | 13篇 |
综合类 | 159篇 |
自然地理 | 18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71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63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83篇 |
2009年 | 64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6篇 |
1974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在中新世21~18.5 Ma、13.8~12.5 Ma和10.5~8.5 Ma三个时期均发育有大型水道。不同时期水道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均不相同。21~18.5 Ma时期水道内部结构简单,水道延伸距离远,搬运的沉积物在白云凹陷远端沉积下来;13.8~12.5 Ma水道逐渐向北退却迁移,早期水道在凹陷南部地区发育,随后逐渐向北溯源迁移。10.5~8.5 Ma水道逐渐变窄变深,具有典型汇聚水道的特点。上述水道迁移和形态特征的变化是由于各时期水道发育的控制因素不同造成的。21~18.5 Ma时期水道的发育与来自于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充足物源供给有关;13.8~12.5 Ma时期水道的主控因素是13.8 Ma时期海平面的大幅度下降;10.5~8.5 Ma水道的迁移与东沙运动造成白云凹陷相对隆升以及古地貌密切相关。对不同时期水道控制因素的分析为中新世以来白云凹陷水道的形态及演化过程分析提供了新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942.
黄土丘陵沟壑区人类活动对流域系统[2]侵蚀、输移和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从长期来看 ,在治理度达到 70 %条件下与治理前相比泥沙输移比减小 50 %左右 ,治理的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在治理的过程中 ,与治理前相比泥沙输移比变幅明显减小 ,但在短期内由于暴雨洪水侵蚀力大于工程设计标准而发生毁、垮坝或淤平后 ,仍可以将前期滞留的泥沙重新搬运而出现泥沙输移比大于 1的情况。在黄土高原地区治理前后流域系统次暴雨泥沙输移比均可用径流深度比来定量计算获得 ,泥沙输移比变化的动力机制可用径流深度增与减时水流剪切力的变化来解释 相似文献
943.
选取北盘江镇与花江镇作为研究区,利用谷歌高精度遥感影像,结合分区分层分级思想,基于深度学习与传统约束方法对研究区耕地进行精准提取。结果表明:1)在数量精度上,以视觉形态差异对研究区进行分区并选取不同模型训练获得的精细地块,面积约为9 867 hm 2,与实际数量基本一致,F-Measure主要分布在[0.82, 0.98]之间,受到地形和岩石裸露率的影响,石漠化严重地区耕地提取精度较低。2)在形态精度上,预测耕地与实际耕地的GIOU主要分布在[0.7, 1]之间,分割正确率>0.85,表明预测耕地边界与实际地块边界吻合度高,提取结果符合研究区实际情况。3)利用地貌坡度等约束条件对耕地进行划分发现,研究区以喀斯特耕地为主,占比74%,并且石漠化程度较严重,其中轻度石漠化耕地与中度石漠化耕地占总耕地的32%。在石漠化地区,耕地的狭长程度、破碎程度受人类影响较大;距离居民地越近、可达性越高的地区,其土地利用率越高,斑块越破碎。文章所提出方法可用于耕地破碎、地形复杂地区的耕地提取,能够为地区的发展、耕地治理与研究、环境保护与决策等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44.
面向遥感大范围应用的目标,自动化程度仍是遥感影像分类面临的重要问题,样本的人工选择难以适应当前土地覆盖信息自动化提取的实际应用需求。为了构建一套基于先验知识的遥感影像全自动分类流程,本文将空间信息挖掘技术引入到遥感信息提取过程中,提出了一种面向遥感影像对象级分类的样本自动选择方法。该方法通过变化检测将不变地物标示在新的目标影像上,并将过去解译的地物类别知识迁移至新的影像上,建立新的特征与地物关系,从而完成历史专题数据辅助下目标影像的自动化的对象级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已有历史专题层的图斑知识指导下,该方法能有效地自动选择适用于新影像分类的可靠样本,获得较好的信息提取效果,提高了对象级分类的效率。 相似文献
945.
946.
浙皖晚中生代仙霞岩体锆石U 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岩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仙霞岩体是浙北和皖南交界区域明显受北东向学川-孝丰断裂构造带控制的大岩体,其内部岩性复杂,主要由早期中粒二长花岗岩、巨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晚期中粗粒正长花岗岩、细粒正长花岗岩组成,后期有大量细晶岩、石英正长岩、闪长玢岩、安山岩、辉绿岩等脉岩侵入。锆石U-Pb年龄数据显示早期二长花岗岩大约侵位于145.1~144.2Ma,晚期正长花岗岩大约侵位于131.7~130.8Ma,后期辉绿岩脉侵位于128.3Ma。两期岩石均具高SiO_2、高K_2O+Na_2O和低P_2O_5特征;早期二长花岗岩为准铝质、高钾钙碱系列岩石,稀土配分曲线强右倾,中等负Eu异常,富集Rb、Th、U、K,亏损Ba、Nb、Sr、P、Ti等特征;晚期正长花岗岩为准铝质-过铝质、钾玄岩系列岩石,稀土配分曲线弱右倾、强负Eu异常,同样富集Rb、Th、U、K,强亏损Sr、P、Ti等特征;均属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两期岩石均具有相对高的(86Sr/87Sr)i值(0.70807~0.70988)和εNd(t)值(-8.87~-5.14),Nd二阶段模式年龄为1.36~1.65Ga。成岩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的改变,构造背景由中晚侏罗世(165±5~145±5Ma)的挤压环境向早白垩世早期(145±5~125Ma)的伸展拉张环境转变有关,致使古老江南造山带地壳物质熔融并可能混染扬子岩石圈地幔物质形成的两期岩浆经高程度结晶分离作用先后侵位,也表明浙西北乃至华南地区晚中生代构造转换时间为145Ma左右,且在早白垩世发生了多期次伸展拉张作用。 相似文献
947.
遥感影像理解智能化系统与模型集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智能化遥感影像分析理解是当前遥感地学分析中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智能化方法在应用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指出了智能化遥感影像分析向基于多特征单元为分析对象转变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分析过程中更好的融合知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多特征单元遥感影像分析和基于神经网络的知识处理的基本思想。并对如何建立基于知识智能计算的多特征单元遥感影像分析理解方法体系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概念框架图。 相似文献
948.
949.
正乡镇、村落地名多产生于民间,又在百姓中口耳相传。一些地名读音和文字音不能很好地对应,形成了不少地名特殊读法。这些读音具有封闭性,多数只有本地人熟悉并使用。地名特殊读音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有历史的因素、方言的因素也有民俗心理等原因。这些有特殊读音的地名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我们有必要记录保存它们。本文试就苏州地区村镇地名的特殊读音从语言文字角度作一个简要分析。一、历史语音变化导致了地名的特 相似文献
950.
泉州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蔡健民(福建省水利水电厅)泉州市处在闽南金三角的北翼,山、海、协、文、旅的优势更为突出。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受交通、电力的制约也十分明显,已引起注意并着手解决。但是从资源和发展的态势来看、水将成为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