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1.
区域水平衡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现健康的区域水平衡是中国水利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挑战, 对保障国家水安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期水平衡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定义了区域水平衡的概念, 从水收支平衡、经济社会供需水平衡、经济与生态用水平衡、人水关系和谐平衡4个方面和时间、空间、系统3个维度解读其内涵。提出了区域水平衡的基本原理, 包括水量平衡原理、供需平衡原理、协同平衡原理及和谐平衡原理, 分析了以基本原理支撑实现区域水平衡需要重视的科学问题。从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2个方面论述了区域水平衡的理论体系, 其中, 理论基础包括水文学、水资源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 基本理论包括水资源收支时空均衡理论、水资源供需优化配置理论、经济与生态用水协同论、人水和谐论等, 并展望了基本理论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拓展区域水平衡研究思路, 为今后开展区域水平衡管控与实践提供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2.
83.
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在揭示岩浆源区、形成环境和构造演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位于雅干断裂北侧的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体开展了系统的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体由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00.4±2.6)Ma和(303.6±2.5)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达伦乌苏中酸性侵入岩具有较低的SiO2含量(57.27%~67.37%)和(K2O+Na2O)含量(4.74%~6.77%),整体相对富钠(Na2O/K2O>1),具有典型I型花岗岩特征;富集Rb、Th、K、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Sr等高场强元素,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弧火山岩特点;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石英闪长岩的[(87Sr/86Sr)i=0.7051~0.7053)],暗示...  相似文献   
84.
郝玉保  王仁礼  马军  苏斌  郑建华 《测绘科学》2010,35(4):136-138,176
针对Tamura方向度纹理特征计算时直方图峰值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改造后的旋转不变边缘方向直方图代替方向度纹理特征;针对粗糙度纹理特征不能充分反映图像上纹理基元尺寸的大小分布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粗糙度直方图代替粗糙度的特征表达方式。实验表明,改进后的Tamura纹理特征易于获取,包含图像更多的信息,显著地提高了检索性能。  相似文献   
85.
太原市地层空间异质性对地面沉降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自永  马腾  马军  马瑞  闫春淼 《岩土力学》2007,28(2):399-403
对比1956~2000年太原市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资料发现,该区地面沉降漏斗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空间分布基本相近,但不完全吻合,局部地区存在偏移。通过对黏性土层累计厚度分布、黏性土层与粗颗粒土层的组合特征、不同分区各深度处土的力学特征值与上述偏移的对比分析,认为太原市地层的空间异质性对地面沉降分布有如下影响:(1)与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相比,地面沉降漏斗偏向于黏性土层较厚的一侧;(2)地层组合(黏性土的夹层数、单层厚度等)对地面沉降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大,沉降多发生在黏性土夹层多、单层厚度较小的地区;(3)土的力学性质的差异是影响沉降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
建筑物沉降量预测和最终沉降量早期确定的灰色Verhulst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建筑物沉降特性,首次引用灰色Verhulst模型方法建立起建筑物沉降量预测模型.能运用较少的沉降观测数据建立起可靠性很好的预测模型,并可用以早期确定建筑物的最终沉降量.这不仅可以减少沉降长期观测的浪费,同时也可较早地获知建筑物最终沉降量大小,为早期采用工程防治措施挽回时间,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7.
铟的富集与回收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铟的富集与回收工艺、技术。对萃取过程中的萃取剂、温度、pH值等因素做了相关总结;对液膜法、浸渍树脂技术、溶剂微胶囊技术新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88.
氯氧镁水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育通  景燕  马军 《盐湖研究》2008,16(1):60-66
综述了氯氧镁水泥的一些研究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其水化机理、改性剂的研究现状。对其制品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9.
利用乌鲁木齐南山站25m望远镜6cm系统对观测站周边的地面辐射做了仔细的观测。发现该系统对地面辐射的响应在天空的不同方向有显著的变化。望远镜俯仰为8°时,南方由于高山的影响,对地面辐射的响应已经饱和;甚至在望远镜指向高俯仰(60°)时,总功率响应随不同方位的起伏也可达到0.3K,大于银道面0.01~0.1K的响应,因此它对射电天文观测有显著的影响。根据这些观测数据,建立了6cm系统在不同方向处对地面辐射的响应模型。此模型能够大致描述地面辐射的特征,但尚不能用来完全消除地面辐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阿拉善地块的诸小布和糜棱岩化花岗岩为研究区最古老的侵入体,本文对该岩体进行了岩石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 显示,岩石样品的SiO2平均含量为73.47%,Al2O3含量较高(12.49%~13.19%),K2O/Na2O>1,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系列;其总稀土含量为126.17×10-6~496.45×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较为明显(LaN/YbN为4.10~7.42);岩体富集Rb、Th、U、K、Nd,而亏损Ba、Nb、Ta、Sr、P、Ti;所有样品都表现出强烈的负Eu异常(Eu/Eu*为0.28~0.46).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岩石为S型花岗岩特征,为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的产物.LA-ICP-MS锆石U-Pb测年显示岩体形成于872~867 Ma.研究认为,岩体应形成于后碰撞-挤压构造环境,推测与罗迪尼亚超大陆聚合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