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110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刘敏 《河南测绘》2007,(1):14-17
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的方法很多,按其采用的仪器设备和达到的精度可分为图解法、解析法和部分解析法3种。图解法是通过直接量距并在近期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图解定出界址点及地物点位置而形成地籍图,其缺点是精度差,且不便管理。解析法是用较先进的测量仪器(如动态GPS、全站仪等)在实地直接采集或间接求出点的坐标,并依据这些点绘成地籍图。部分解析法是上述2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通常在视野较开阔的地区和街坊外围用解析法,而在复杂地区和街坊内部采用图解法。  相似文献   
442.
实践教学是理工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一环。本文探讨了"GIS原理课程设计"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对武汉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套面向卓越GIS工程师能力培养的考核模式,并对考核方式进行了分析。本文提出的考核模式改进了课程设计的考核形式,对相关专业的培养模式革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43.
海洋测绘航空摄影测量体系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结合海岸带、海岛礁测绘特点和需求,论述了海洋测绘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装备、标准和人才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方向,明确提出了技术和装备建设存在的问题、发展思路和技术方案,为海洋测绘航空摄影测量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4.
利用地基北斗站反演大气水汽总量的精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上海市气象局建立的北斗气象站的2014年观测数据和我国自主研发的精密导航数据处理软件PANDA (position and navigation data analysist) 实现了基于北斗数据的大气水汽总量 (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 反演,并将利用北斗卫星信号解算的大气水汽总量 (WBD) 结果与目前较为成熟的GPS卫星反演结果 (WGPS) 和无线电探空反演结果 (WRadio) 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反演的WBD与WGPS的均方根误差均低于3.5 mm,反演的WBD与WRadio的均方根误差为3.6 mm,两种对比方式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反演方法以及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于反演结果有一定影响;反演的WBD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大气中水汽的变化特征,对于气象短时临近预报、气候分析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45.
贺力  陈晨  王忠民  安平  刘敏 《地理研究》2022,41(11):2912-2931
城市微观社会环境和微观建成环境(即“城市微环境”)失序是影响盗窃犯罪时空格局和形成机理的两大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犯罪的机会、成本和手段,掌握微环境与盗窃的关系是CPTED、犯罪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本文聚焦国内外城市微环境与盗窃关系的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影响盗窃时空分异的城市微环境特征,总结了微环境的测度方式。总体上有4类问题待解决:① 当前利用手机大数据求算的环境人口指标主要为人口数量和流动性,少有从人口属性、社交规律等方面深层刻画微观社会环境。② 缺乏对微观建成、社会环境的系统性整合,易导致伪相关或不相关。③ 西方犯罪学理论的“本土化”实证研究不够充分,理论内涵和概念存在本土操作化困难,中国实证研究产生的“本土”知识对西方理论有补充性和挑战性,但还需“国际概念化”。④ 街景已被用于微观建成环境的虚拟测量,但随机选取测量地点的做法因未顾及微观社会环境的非均衡性而缺乏针对性。未来有4方面研究趋势:① 与公安部门紧密合作,结合敏感数据,刻画微观尺度人口属性、社交规律等特征,拓展“风险人口”的概念外延,准确反映微观社会环境,开展理论和政策导向的实证研究。② 耦合微观社会和建成环境,从社会、环境、行为等多维理论层面辨析两种微观环境的互嵌依据和耦合路径,诉诸“大”数据刻画“微”环境,探索微环境对盗窃的条件交互机制和尺度依赖性。③ 把握犯罪学理论内涵,兼顾中国城市社会情境,开发理论核心概念“本土”操作化新可能。④ 持续发展基于街景的远程化、虚拟化、自动化、智能化建成环境观测手段,注重针对性采样和系统性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446.
甘肃小柳沟钨钼(铜)矿是一个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斑岩-矽卡岩-石英脉型矿床,小柳沟矿区内花岗质岩石类型主要为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本文对该岩体进行年代学、地球化学研究以约束其形成时代和岩石成因。LA-ICP-MS锆石UPb测年分别获得二长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谐和年龄为454.0±2.0Ma和417.7±1.7Ma,属于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并经历了海西期和燕山期岩浆热事件的改造。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小柳沟花岗质岩石具有高硅、富碱的特征,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Rb、Th、U、K、Pb,亏损Ba、Sr、Ti、P,具有明显Eu负异常,尤其是二长花岗岩显示强烈的铕负异常(δEu为0.08~0.19),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二长花岗岩εHf(t)为-4.45~4.04,t DM2=1176~1714Ma,花岗闪长岩εHf(t)为-4.18~4.43,t DM2=1124~1670Ma,二者可能是由壳幔混合作用形成,其壳源源区很可能来源于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古老地壳岩石,花岗闪长岩的源区相对较深,北大河岩群与朱龙关群可能是小柳沟钨矿的初始矿源层。综合研究表明,小柳沟钨钼矿床与二长花岗岩在时间、空间及成因上有密切关系。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小柳沟二长花岗岩应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碰撞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447.
大黑山钨矿位于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其形成与宝库河黑云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450.2±2.8Ma,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宝库河黑云二长花岗岩富硅(SiO2含量为73.03%~74.18%)、富钾(K2O/Na2O为1.13~1.94,K2O+Na2O含量为7.25%~8.51%)、铝过饱和(A/CNK为1.04~1.12),为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P2O5含量低(0.03%~0.08%),且具有随SiO2含量的增长呈现负增长的趋势。稀土含量低,Eu明显负异常,LREE分异强烈,HREE分异不明显。微量元素蛛网图中Th、U、Pb、Zr、Hf呈现明显的正异常,Ba、Sr、Ta、Nb、P、Ti呈现负异常,为I型花岗岩。结合对区域动力地质背景的分析,表明宝库河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由地壳物质熔融并结晶形成。  相似文献   
448.
为探讨兴蒙造山带南蒙古陆块南缘晚古生代的构造演化,对出露于西乌旗南部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开展了详细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分别形成于330±2 Ma、274±1 Ma及271±1 Ma~282±1 Ma.石英闪长岩属高镁闪长岩/安山岩类 (HMA),与俯冲洋壳板片上部地幔楔中地幔橄榄岩的熔融作用有关,而花岗闪长岩及黑云母花岗岩的源区可能与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结合区域成果,推测西乌旗南部晚古生代侵入岩均形成于古亚洲洋向北侧南蒙古陆块持续俯冲的阶段,早石炭世石英闪长岩属活动大陆边缘弧岩浆活动,早二叠世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则是俯冲过程中短暂弧后伸展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449.
分3个阶段全面分析总结了海空重力测量传感器的发展进程及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作为海空重力测量重要组成部分的定位系统的技术发展状况,分析展望了海空重力仪稳定性测试与评估技术的发展前景,详细论述了海洋重力场特征的分析方法及研究方向,分析讨论了海洋重力场信息应用需求与海空重力测量规划设计的内在联系及海洋重力测线布设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0.
结合了传统残差网络在数据样本小环境下分支卷积层特征的浪费问题,且考虑台风云图时空关联性强、特征复杂因素,参考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在西北太平洋上空通过数个气象卫星拍摄的8 000多景高分辨率台风云图,编制了适应于残差神经网络的时序台风云图分类训练集和测试集。为满足数据集及台风特征,有效优化了原始残差网络的残差块,并得到了恒等映射残差块。经由增加卷积输出来促进分支通路更好的被利用,保留台风图像时序特性,提高网络性能。实验显示,W-ResNets模型在自建台风数据集上的训练精度达到99.60%,测试精度达到76.19%,相较于浅层卷积神经网络的测试精度高出8.48%,相比于使用传统的残差神经网络提高了2.87%,为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泛化性能,采用MNIST通用数据集进行网络对比实验,宽残差网络得到98.786%的测试精度,优于传统残差网络。文中的W-ResNets预报模型可在小样本台风数据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