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58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187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大气的化学成份变化可导致大尺度和长期的气候变化,对流层普遍增暖,平流层冷却和地面太阳紫外辐射增多,成为控制全球气候环境的主要因子.由于这些变化大多数与人类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有关,因此,如何合理地控制与规划人类活动,保护大气层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全球人类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2.
723.
724.
725.
1 引言中纬度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久已被认为是夏季重要的天气制造者。MCS 不仅提供了美国中部夏季降水的大部分(Fritsch 等,1986),而且在多单体对流中还会产生闪电、冰雹,有时还有龙卷。因此,过去十年内研究这些系统发生、成熟和衰减动力机制的兴  相似文献   
726.
青藏高原晴空行星反照率与地面反照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了大气-地球系统的物理模型推导了晴空行星反照率与地面反照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当仅考虑一次地面反射时,行星反照率是地面反照率的一次线性函数,当考虑到大气与地面的多次反射时,两者的关系设为二次抛物线函数,并利用1986年中美青藏高原联合考察期间的地面辐射资料以及同期NOAA-9的GAC资料对上述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关系都能较好地反映出青藏高原行星反照率与地面反照率之间的关系,但二次函数表现的物理意义更为明确。 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类型,其行星反照率与地面反照率的相互关系与全球纬向平均相比较也有明显的差异,本文讨论了这些差异的物理意义,同时分别讨论了该地区可见光和近红外这二个通道的滤过反照率与地面分光谱反照率之间的关系。 青藏高原晴空反照率与地面反照率关系的研究为利用AVHRR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地面反照率的数值分布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27.
二十一世纪的地理素质教育与地理教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8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27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通过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国际地理联合会将《宪章》推荐给各圈政府和人民,作为保持高素质地理教育的基础。《宪章》是面向二十一世界地理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一部培养未来世界公民合作与团结、协调人地关系与道德规范的指南。  相似文献   
728.
729.
wws-1型数字双无定向磁力仪由北京地质仪器厂批量生产。仪器采用双无定向磁系,增强了抗磁场干扰能力,采用负反馈系统,用三位半数字表直读磁场值,读数迅速。仪器工作稳定、可靠。同国外同用途仪器测量磁参数数据可比对。仪器用于高精度岩石磁性测量及古地磁标本测量。  相似文献   
730.
国际地质填图的重大发展本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各地质大国在地质填图方面均出现了突破性进展,纷纷制订全国性大型计划,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新一代地质填图工作中.这种突破性进展集中体现在:1)指导思想发生重大变化;2)建立全国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3)新填(制)图技术工艺手段的应用.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扩大地质图件的功能,使其服务于国民经济更广泛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