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本文利用福州市土地利用详查变更资料以及相关经济统计数据,对福州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城镇建设用地经济效益的城镇规模、人口数量、劳动力质量等因素做出分析,揭示上述因素影响城镇用地经济效益的特征,提出提高城镇用地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利用需要着重解决的若干问题和合理利用城镇土地的意见。  相似文献   
32.
陈嘉  韦素琼  李锋 《热带地理》2021,41(2):364-373
结合实地调研与半结构访谈法,从集群演化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建立“路径-网络-制度”演化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种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集群形成演化路径与特征,探究其共位发展的演化过程,并探讨形成“共位集群”的潜力与发展路径。结果表明:1)漳平永福高山茶集群作为外资驱动型集群,其发展显示出较强的“初动能”与正式制度依赖性,在台资驱动下经历两端在外、原生路径移植的萌芽期,叠加多级政策外力进入成长期,并逐步实现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径突破,其间伴随由原生关系网络转向本地生产网络,逐步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演化过程,但其本地溢出效应有限且存在用地资源限制等路径锁定风险因素;2)作为本地内生型集群,漳平水仙茶产业集群具备更强的“能动性”与社会制度依赖性,在原有历史积淀及地区禀赋基础上萌芽,通过政府扶持实现路径修复,逐步恢复由地方关系网络主导的集群生产网络而进入成长期,初步形成专业化分工格局,成熟的产业氛围及较强的地方根植性使得集群创新网络已初现雏形,但因企业规模有限、外部力量不足等限制存在路径锁定风险;3)集群的共位发展可辅助消除路径锁定风险,而两者由萌芽阶段的独立共生,演化至成长阶段前期的共位竞争,并最终形成共位竞合关系,表明其具备形成“共位集群”的发展潜力与潜在路径。由此,推动地区农业“共位集群”的发展,地区正式制度安排是关键推力,而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与农户组织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的农业投资快速增长,两岸不同制度背景下台资农业在大陆发展的时空过程值得关注。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路径依赖理论和共同演化理论,借鉴制度经济地理学与关系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企业-网络-制度-政府”共同演化的分析框架,以漳平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永福高山茶产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分析台湾农业在大陆不同制度背景下的集聚与演化过程。研究发现:台湾高山茶产业在永福镇的集聚与演化过程可看作是路径依赖的结果,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路径创造(1996—2003年)、路径发展(2003—2012年)和路径锁定与解锁(2012年至今)三个阶段;在永福高山茶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网络、制度和政府相互适应,共同演化,不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34.
韦素琼 《福建地理》2000,15(1):24-26,58
现代世界经济是市场政府调节的混合体,并且随着世界各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政论干预的方式和强度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从分析政府干预经济目标和一般手段入手,以正处于经济转型、市场发育尚不健全的中国为例,不仅论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而且从控制发展速度、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平衡三方面进一步论述政论行为对产业而局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35.
产业同构化是目前国内各大经济区产业升级优化和彼此合作发展的瓶颈之一。选定海峡西岸经济区,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为研究对象,从三次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3个方面着手,应用相似系数这一指标,分别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着重分析海西区/珠三角区和海西区/长三角区的产业同构的现状与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分形理论中的R/S分析方法,预测其产业同构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期望能够为海西区确定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闽台建设用地图像数据空间特征分形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2年闽、台ASTER影像数据,运用分形几何学理论、数理统计方法,对闽台建设用地分布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维值是定量刻画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的重要参数,对遥感影像中直接提取土地利用类型的图形因子进行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分形结构的差异研究,具有快速、方便、准确的性质。闽、台建设用地斑块的空间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其空间形态受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因素,特别是地形地貌和交通的影响十分明显。同时台湾建设用地的平均斑块面积、分维值和规模大的斑块比重均高于福建,反映了闽、台建设用地空间特征的区域差异,这对闽、台两地,特别是福建省加强建设用地规划,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及福建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和交通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从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素质和人力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了闽台人力资源状况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利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闽台1978~2003年经济增长的各要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物质资本的投入,与此同时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明显;台湾人力资本投资对台湾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38.
基于核密度制图和平均最近邻距离分析法对台中市文化创意产业分区域及分行业的企业空间位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台中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以市区为核心集聚区,具有较为明显的核心-外围圈层结构,在核心区(市区)呈现集群式趋城市中心的特性,在外围圈层(山线、海线、屯区)呈现簇群式小集聚现象。(2)台中市文化创意产业以工艺、视觉艺术、音乐及表演艺术、出版、流行音乐及文化内容、电影、广告等7类具有核心区集聚特征的二级产业为主,在“山、海、屯、市”的各个城市区位中,形成了市场指向型、城市文脉型、表达传播型、政策导向型、感知体验型、技术依赖型、属地资源型等7类文创集聚区形式。(3)各类行业特性与信息、运输、可达性、市场、中心性等区位因子的分异使各文化创意二级产业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分布形态和集聚程度,形成不同的产业地域结构。梳理台中市文化创意产业现况,可为全国各大城市合理发展、调控、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提升产业空间支撑城市转型的协整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兰花技术扩散社会网络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航飞  韦素琼  陈松林  陈世发  杨林 《地理研究》2020,39(11):2479-2492
以广东韶关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兰花种植业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台湾兰花技术扩散的社会网络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兰花技术扩散网络呈多核心结构,台商兰场、大学与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组织等扩散主体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并有效加强了兰场间的交流与合作。② 兰花技术扩散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明显,其派系结构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在“宗族家族扩散网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功能性扩散网络”。③ 兰花技术扩散网络的形成和变迁受试验区特殊的地域文化、各扩散主体及政府、市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驱动,符合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存在一定“路径依赖”的同时,亦实现了“路径创新”。  相似文献   
40.
李锋  韦素琼  游小珺 《热带地理》2020,40(6):1026-1038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嵌入性理论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理论,以永福镇台资高山茶产业为例,采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法,通过构建关系视角下的产业嵌入性分析框架,分析台湾高山茶产业在大陆的嵌入过程及机理,结果显示:1)永福镇台资高山茶企业的嵌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社会嵌入、网络嵌入和地域嵌入3个方面。2)行动者—制度、行动者网络—组织间网络、地方—全球三重关系交织于永福镇台资高山茶企业的嵌入过程中,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嵌入过程与结果。此外,研究还发现:地方政府及中介机构在促进企业发展和网络重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建议地方政府重视本土配套企业的培育与成长,同时应进一步鼓励企业间的交流,促进网络融合,不断提升台资高山茶企业的“嵌入”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