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苏门答腊地震对柴达木地方震的触发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北海域发生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造成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地震在4000km外的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狮子沟地震台阵网上有长达1000多秒的明显记录,也触发柴西地区地方震的发震频率在大地震之后一天内提高了10倍.从大地震触发的地方震活动分布来看,触发地震的发震断裂是英雄岭南侧花土沟断裂和红柳泉断裂.   相似文献   
12.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的勘探方法.这是由于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所需的观测值直接来自于研究区下方发生的天然微地震,而反射地震却需要在研究区表面进行人工放炮.因此本工作是将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某油田约100km2地区的深层构造的尝试性研究.626个地震事件的3289个P波到时的初步结果与研究区已知的大的构造吻合较好.该模型中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观测到一个北西向的背斜.此外,微地震的分布也与研究区中活动断裂带的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黄河多沙善淤,黄河故道赋存大量的石英砂资源,运用地质手段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探索其利用远景,为其开发提供依据具现实意义。调查工作投入了区域地质调查、物探直流电测深、钻探、取样分析等技术手段,初步查明曹县境内黄河故道石英砂的品质、分布范围、赋存条件,黄河故道地形、地貌、地质等条件,石英砂的持有量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应用地球物理资料对胶南地体构造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光辉  罗卫 《山东地质》1993,9(2):45-51
  相似文献   
15.
在山东省泰安市化马湾地区金矿找矿中首次进行EH-4电磁测量,获得了分辨率较高的电性剖面和较可靠的地质解释资料,经钻探验证发现了隐伏金矿体。测量结果表明,岩层深部高阻背景下的低阻带是寻找金矿化带的有利部位,低阻带的展布范围反映了金矿化带的延伸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山东省泰安市化马湾地区金矿找矿中首次进行EH-4电磁测量,获得了分辨率较高的电性剖面和较可靠的地质解释资料,经钻探验证发现了隐伏金矿体.测量结果表明,岩层深部高阻背景下的低阻带是寻找金矿化带的有利部位,低阻带的展布范围反映了金矿化带的延伸趋势.  相似文献   
17.
黄河多沙善淤,黄河故道赋存大量的石英砂资源,运用地质手段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探索其利用远景,为其开发提供依据具现实意义。调查工作投入了区域地质调查、物探直流电测深、钻探、取样分析等技术手段,初步查明曹县境内黄河故道石英砂的品质、分布范围、赋存条件,黄河故道地形、地貌、地质等条件,石英砂的持有量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该文阐述了高精度磁测工作在山西省繁峙吐楼铁矿区的应用,其高精度磁测目的是查清异常分布,查找隐伏铁矿体,圈定铁矿体分布范围、矿体位置、形态、大小、产状、边界等几何特征及查明矿区地质特征,根据现有探采工程揭露控制,初步估算了铁矿石资源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新的地球物理资料和地体构造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胶南地体构造的深部特征和依据。胶南地体处在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之间构造缝合带上,它应为秦岭造山带越过郯庐断裂的向东延伸部分;五荣断裂为其北界,赣榆黄海断裂为南界。胶南地体可能是在秦岭造山过程中两大板块碰撞增生形成。胶南重力低不仅与地幔低凹有关,而且与该地体内广泛发育的密度较小的花岗岩类岩石及低密度值的元古界胶南群内混合岩、片麻岩、变粒岩等岩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相对于传统的反射地震方法而言是一种新的经济的勘探方法.这是由于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所需的观测值直接来自于研究区下方发生的天然微地震,而反射地震却需要在研究区表面进行人工放炮.因此本工作是将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应用于柴达木盆地西部某油田约100km2地区的深层构造的尝试性研究.626个地震事件的3289个P波到时的初步结果与研究区已知的大的构造吻合较好.该模型中非常显著的特征就是观测到一个北西向的背斜.此外,微地震的分布也与研究区中活动断裂带的位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