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258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81.
东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通过梳理东盟研究智力支持与“一带一路”倡议“五通”的作用机理,运用文献计量及空间分析的方法,分别对东盟国家的研究机构、研究人才、研究方法、研究成果、语言专业培养以及联系机制等进行多角度解析,旨在揭示“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措施。结果表明,东盟研究智力支持现状与问题如下:1)面向东盟的智力支持机构数量少、基础不足、地域分布不均;2)智力支持人才建设不足,以国内平台为主,呈现“相对集中,宏观分散”的特征;3)智力支持方法与成果,关注面相对窄、学科分布不均衡、定量方法运用较少;4)语言智力支持方面,非通用语学科建设不足、语言学术衔接不畅、语言人才培养较少;5)智力支持联系机制缺乏平台建设,受地缘环境主导思维影响大等。立足于东盟研究智力支持的现状与问题,依次提出:整合优化组织机构、重视人才培养与就业相对接、打破学科壁垒,优化成果质量、加强非通用语人才培养与衔接、建设有效沟通平台等相应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2.
通过对单点系泊潜标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集中质量法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编制Matlab仿真程序,通过数值模拟获取不同海流条件下,分析潜标系统的姿态。文中将一个典型潜标系统的浮球、锚链、重力锚等部件,利用集中质量法简化为节点,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中的海流流速在垂直方向的分布,设计1~5 m/s的流速剖面分布。将节点的物理参数和海流参数代入仿真程序中,得到各节点的姿态、节点间张力以及重力锚与海底摩擦力等数据。分析仿真结果,海流流速与节点的偏降、节点间的张力以及重力锚与海底的摩擦力成正比,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文中设计的建模方法和仿真程序可以为单点系泊潜标的总体设计、姿态估算、锚系配置提供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3.
通过对南港工业区毗邻海域采集的4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做粒度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采样点沉积物为粘土质粉砂,仅有少数3个采样点为粉砂,1个采样点为砂质粉砂.又根据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将研究区划分为3组沉积环境:I组沉积物平均粒径相对较大,沉积物砂含量较高,水动力为中低能,根据沉积物粒径和海域位置又分为受河流影响较强沿岸流影响较弱的沉积环境(I-1组)和受河流影响较小潮流影响较大的沉积环境(I-2组); II组为受较强河流水动力和潮流水动力双重影响的潮下带沉积环境; III组沉积物整体上颗粒较粗,水动力环境较为稳定,为受季节性湾内环流影响的沉积环境.另外,研究区西南岸潮间带向东北部,沉积物粒径变细,原因是西南岸河流将粗颗粒物质携带至潮间带,在河流和沿岸流共同作用下向北运行,受到南港工业区阻挡,粗粒沉积物沉积,细颗粒物质随水流反弹向南回流后,又在向北移动的环流作用下向东北方向移动,造成该海域沉积物偏细.  相似文献   
184.
介绍孙志佳教授运用脏腑相关理论治疗肺胀的经验。孙教授认为,肺胀是肺脾肾虚为本、痰瘀阻结为标的病证。其在运用脏腑理论治疗肺胀方面,尤其重视肺与脾、肺与肾、肺与大肠的关系,其中最为关切肺脾的关系,在治疗过程中重视补脾益肺法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5.
为揭示喀斯特山区植被时空变化规律,选取2000-2018年间1 748景30 m分辨率Landsat-NDVI影像,结合35个气象站点数据,辅以像元二分模型、线性趋势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贵州省19年间年植被覆盖度进行定量估算,分析其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贵州省中、高植被覆盖度以上的区域面积占比约63%,其中高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占21.16%,主要集中分布于碎屑岩地区。(2)近19年来,贵州省植被覆盖度总体缓慢趋好,年均增长速率为0.4%,严重石漠化样区多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均值始终低于整体植被覆盖度均值。(3)研究期间贵州省植被覆盖度以轻微改善、基本不变两个等级为主,两者面积比重之和约为95.4%,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城镇周边,面积比重约为3.8%。(4)气象因素、地理区位各因子间交互作用对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影响大于单因子作用。综上所述,城镇面积扩展、石漠化治理工程、地理区位及气象因素等是影响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重建的关键要素,研究植被覆盖度多年动态特征力求为相关部门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及石漠化治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及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6.
齐欢 《水文》2020,40(4)
为查明济南市趵突泉与白泉之间的水力联系,选取2007~2011年趵突泉、白泉以及7个岩溶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监测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EOF分析法、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地下水位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趵突泉和白泉之间岩溶含水层整体连通性较好,受济南岩体的影响,两者之间水力联系相对较弱。趵突泉和白泉地下水位动态空间分布形式相同,变化趋势一致,受水力梯度的影响,趵突泉地下水直接补给白泉地下水。趵突泉水位和白泉水位均存在约12个月的连续主振荡周期,两者之间的响应时滞为39.18d,地下水径流速度为平均433.89m/d。因此,白泉除了主要接受南部山区的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的补给,同时也接受趵突泉的补给。  相似文献   
187.
我国东南沿海及台湾海峡地区地形和下垫面情况复杂,积云对流活动强烈,这给该地区降水的模拟和预测带来很大困难。为探讨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我国东南沿海及台湾海峡地区的适用性,选择了4种参数化方案(Anthes-Kuo方案、Arakawa-Schubert方案、Fritsch-Chappell方案和MIT-Emanuel方案),基于区域气候模式RegCM 4.0分别模拟了该地区的降水情况,并选用了与模式分辨率相当的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0.25°×0.25°)月平均降水资料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4种方案均能大致模拟出我国东南沿海及台湾海峡地区降水的空间结构和季节变化特征。其中,Fritsch-Chappell方案和MIT-Emanuel方案均能较好地模拟出降水空间分布,包括台湾岛南部和广东沿海的降水极值中心,而MIT-Emanuel方案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模拟最好,如能够基本再现夏季降水在6月和8月份的双峰结构。此外,基于各高度层假相当位温的计算结果表明,MIT-Emanuel方案模拟的对流活动强烈,产生的对流性降水较多,使得其模拟的降水量值更接近实测资料。因此,MIT-Emanuel方案可能是最适用于模拟我国东南沿海和台湾海峡地区降水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8.
189.
选取疏勒河干流昌马堡、潘家庄和双塔堡水库站多年实测月、年天然径流作为数据资料,利用线性倾向、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干流径流量年、年内、年际、季节变化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56—2016年干流年径流呈现昌马堡站[1.075×108 m3·(10 a)-1]>双塔堡水库站[0.253×108 m3·(10 a)-1]>潘家庄站[0.126×10 m3·(10 a)-1]的线性倾向率,且呈现增加变化趋势;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主要集中于5~9月,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径流年际变化均低于和高于多年平均值分别在20世纪70~90年代和21世纪00~10年代;径流不同站点和不同年代平均径流距平呈现差异性季节变化特征,夏季径流量增加对各站点年径流量影响最大;径流突变时间和特征因不同站点呈现不同变化特征,3个水文站突变点分别为1998年、2012年和2006年。研究结果对促进区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科学调配,指导区域中长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0.
利用EOF方法分析了1951~2008年间西太平洋湍动热通量的时空特征,并探讨了中国夏季降水异常与同期西太平洋潜热通量时空格局的联系.结果显示,西太平洋潜热和感热通量距平场具有较相似的空间分布以及显著的年际变化,但潜热通量的变化幅度较感热通量大;潜热通量距平场的空间变化存在明显季节差异.冬季潜热通量变化的显著区域位于黑潮流域,而夏季则见于西太平洋暖池区.冬、夏季潜热通量除了具有准4a振荡周期外,还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增强的长期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夏季西太平洋潜热通量变异主要存在着偶极型、同一型和三极子型模态,其时间系数分别具有显著的准4a、准2a和29a的周期变化,它们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中国夏季降水量异常的分布,而大范围的潜热通量负异常则与中国江淮流域大部和华北北部地区的降水偏多相对应.这为中国降水量的异常及机理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