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7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Species abundance and habitat distribution are two important aspects of species conservation studies and both are affected by similar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rest resource inventory data in 2010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atterns of habitat for target species of Cervidae in six typical forestry bureaus of the Yichun forest area in the Lesser Xing’an Mountains, northeastern China. A 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 model was used based on elevation, slope, aspect, vegetation and age of tree. These five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selected by boosted regression tree(BRT) analysis from 14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collected during field surveys. Changes in habitat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mainly involving settlement and road factors were also considered. The results identified 1780.49 km2 of most-suitable and 1770.70 km2 of unsuitable habitat area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s, covering 16.38% and 16.29% of the entire study area, respectively. The area of most-suitable habitat had been reduced by 4.86% when human interference was taken into account, whereas the unsuitable habitat area had increased by 11.3%, indicating that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turned some potential habitats into unsuitable ones. Landscape metrics indicated that average patch area declined while patch density and edge density increased. This suggests that as habitat becomes fragmented and its quality becomes degraded by human activities, cervid populations will be threatened with extirpation. The study helped identify the spatial extent of habitat influenced by anthropogenic interference for the local cervid population. As cervid species clearly avoid human activitie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considering the way and intensity of human activities for habitat management as fully as possible.  相似文献   
72.
TerraSAR影像干涉测量数据的地理编码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SAR技术广泛用于获取高精度的地形信息,但是经过干涉处理获得的干涉测量数据必须经过地理编码,才能得到可实用的DEM。本文针对高分辨率TerraSAR影像,提出了利用InSAR的影像和高度信息,结合卫星的位置矢量和速度矢量以及SAR距离-多普勒构像模型,进行高程图地理编码处理的方法,直接将干涉生成的DEM校正到所需的地面参考坐标系统中,以获取干涉数据的地面三维信息。通过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实现地籍管理城乡一体化,不仅可以及时掌握整个管辖区域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保持土地资源调查成果的现实性和适用性,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资源的规范使用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科学管理土地资源、全面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也是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手段.  相似文献   
74.
75.
初春的南宁,细雨绵绵,喧嚣的城市被衬托出少有的雅致。记者如约来到广西海洋局法规和规划科技处副处长曹淑萍的办公室,一进门,她就连声说:"十分抱歉,这几天一直没能抽出时间,耽误你们的工作了。"一句话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还缓解了我心底的紧张与拘束,也使我领略到这位国土巾帼非同一般的洞察力和知性魅力……起初曹淑萍并不愿意接受采访,她总说自己只是国土战线上极为普通的一员,  相似文献   
76.
依托广西自身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和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这个国际大平台,秉持着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念,面对前景美好的东盟各国矿业市场,广西正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国内外绳索取心钻杆的生产现状,论述了绳索取心钻杆的结构、各种管材的性能、钻杆和接头的选材、螺纹的优化设计和一些特殊工序,最后以89 mm绳索取心钻杆为例,根据不同的设计方案,列出了相应的技术参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8.
“凝心聚力,树立形象,打造国土资源文化建设新平台”,这是2013年广西国土资源厅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美丽生态广西的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建小康、促生态、强班子、防风险、育文化”五个新平台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79.
锑矿床严格受构造控制,表现出逐级控矿特征区域性F1断裂、牛头寨复式背斜及北北东、北北西、北西向次级断裂,分别控制着锑矿带、锑矿床的空间展布及锑矿脉的形态、产状与规模.地层岩石建造对成矿的控制,主要表现在赋矿地层中的白云岩、硅质岩等易碎裂,为矿液的运移提供了有利的通道.部分含矿地层的Sb高丰度,还可能为成矿提供了矿源.已有的研究表明,锑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具有岩浆硫特征,并混入了部分围岩沉积硫.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出岩浆流体与变质水混入溶液特征.矿物包裹体的爆裂温度平均为157℃.石英的包裹体成分测试结果,揭示了矿液为K-Na-Ca-C1型富硅的弱碱性溶液.矿床成因厘定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脉状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80.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融合像素信息和上下文信息的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分割方法.D-S证据理论是一种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基于D-S的SAR影像分割方法将像素信息和上下文信息看作两类证据,先对高度平滑后的影像作初始的过分割,然后基于D-S理论对初始分割图斑的边界进行迭代修正,最后再融合两类证据对初始分割的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