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究博贺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方法】基于2016年和2014年博贺湾海域表层沉积物Cu、Pb、Zn、Cd、Cr、Hg、As重金属调查结果,应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其生态风险,同时结合同步调查得到的总有机碳(TOC)参数,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调查海域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及来源。【结果】博贺湾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Zn、Cd、Pb、As、Hg含量均满足国家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95%站位的Cu、Cr满足国家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重金属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rPbHgCuAsZnCd,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影响程度依次为HgCdAsPbCuCrZn,TOC与重金属Hg含量成显著正相关,而与Cu、Zn、Cr无相关性。【结论】该海域Hg主要来源于有机质的降解,Cu、Zn、Cr具有相近来源,主要为人类工业生产与生活污染;Cd、Pb、As来源为人类工业生产与生活污染以及有机质的降解。调查海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整体处于较低水平,重金属Hg为主要生态风险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12.
含Hg(Ⅱ)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产生危害,目前多采用活性炭去除,而活性炭制作需要高温热解和活化,导致其使用成本较高.近年来,果皮、果渣、炉渣等废弃物也被尝试应用于直接去除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本文采用榴莲壳、椰壳活性炭和活性炭纤维在不同条件下对低浓度Hg(Ⅱ)溶液进行吸附,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对吸附溶液中剩余的Hg(Ⅱ)...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记述中国南海海域棘鲬属的一新纪录种,以厘定中国南海海域棘鲬属的分类。【方法】2019年4月于中国南海北部海域海南岛东南渔场采集棘鲬属样品,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研究其形态特征,描述其生态习性,编制中国棘鲬属分种检索表。【结果与结论】样品中有6尾为中国新纪录种——丝鳍棘鲬Hoplichthys filamentosus Matsubara&Ochiai,1950。主要特征:体延长,平扁,向后渐狭小,背缘低平,腹缘平直;背鳍VI,14~15;臀鳍17;胸鳍13+ⅲ;腹鳍Ⅰ-5;尾鳍17;侧线骨板27;鳃耙2+11~12;体具几条不明显深色横带;胸鳍具黑色斑点;第1背鳍分布黄色斑点,具黑色小点和黑边;第2背鳍中部分布黄色圆斑,每1鳍条根部具黄色圆斑;腹鳍白色,无斑纹;臀鳍无明显斑纹;尾鳍后缘具黑边,中部较随机分布黄色圆斑,下叶颜色较深。该种雌雄异形:1)雄性下颌骨腹外侧具棘,雌性则隐没皮下;2)雄性第2背鳍鳍条均显著延长呈丝状,雌性则无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14.
对2008年5—11月采集的广东流沙湾海域白腹小沙丁鱼(Sardinellaclupeoides)进行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的测定,分析比较了5个不同体长组的差异,并以此为基础推算其营养级.结果表明,流沙湾白腹小沙丁鱼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一17.61%。一15.99%。,平均值为一16.59‰,与浮游动物的δ^13C均值(一17.27%0)较为相近.其6”N值变化范围为12.73%。~15.26%0,平均值为14.03%0,比浮游动物的6”N均值(10.56%0)高出3.47%0.5个体长组的8¨c、8”N平均值没有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增大.由δ15N值推算出广东流沙湾海域白腹小沙丁鱼的营养级范围为2.24~3.25,平均值为2.76,符合其主要摄食浮游动物的食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确保其承载力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文章以雷州半岛为例,基于生态环境脆弱对海岸带承载力评价进行了探讨。根据雷州半岛海岸带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其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然后就其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构建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野外调查数据对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雷州半岛海岸带生态环境的可载能力整体水平高,该方法能有效地对海岸带承载力作出评价,为同类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清晰理解湛江湾内某电厂脱硫酸性废水排放入海后的时空输移路径,及其引起海水pH变化的空间影响范围,应用ECOMSED海洋模式模拟该电厂近岸海域的水动力过程和脱硫酸性废水排放引起海水pH变化的空间影响范围。模拟结果显示:湛江湾海域潮汐特征为不规则半日潮,潮流基本沿航道深槽呈往复运动,大潮涨潮过程流速介于0.80.9 m.s-1之间,落潮过程流速在1.10.9 m.s-1之间,落潮过程流速在1.11.2 m.s-1之间;电厂脱硫酸性废水直排入海后随潮流呈带状输移,导致水体pH低于7.8的极端影响面积为30.70 km2,占湛江湾海域面积16.2%。  相似文献   
17.
为了清晰了解温排水入海后的时空输移路径和温升范围,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以湛江湾内的某电厂为例,应用ECOMSED海洋模式计算其温排水的时空输移路径及温升范围,并结合野外生态调查结果评价其对湛江湾内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某电厂温排水导致湛江湾水体温升大于4℃、2℃、1℃的面积分别为0.110、0.480、1.629 km2,相对于约190 km2的湛江湾海域,影响面积很小;夏季浮游植物丰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率分别为-8.534%、-3.573%、-1.613%,浮游动物丰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率分别为-4.964%、-1.896%、-0.802%,温排水对浮游动、植物的影响夏季较冬季显著.某电厂温排水对湛江湾内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即使在高温季节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随着越来越多滨海电厂采用海水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烟气脱硫,该工艺排放的低pH 废水的生态环境影响越来越受到海洋研究者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密切关注。文章通过在室内设置5.0~9.0的6组不同的pH,考察各组海水中铬、铜、锌、镍、镉和铅等重金属含量随pH 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湛江湾海水中铬、铜、锌、镍、铅等含量随着pH 的升高而降低,其中除铜为三次方显著衰减规律外,铬、锌、铅、镍等4元素含量随pH 变化均遵循显著的线性衰减响应规律。ECOMSED 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湛江湾某规划电厂脱硫酸性废水排放导致的水体劣于第三、四类海水水质标准(pH:6.8~8.8,ΔpH>0.2)的海域面积全潮平均为3.63km2,该区水体溶出的各重金属含量较高,但相对于约190km2 的湛江湾海域面积而言,影响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2013年9月和12月对雷州湾陆源污染入海现状开展了2期调查和分析,对汇入雷州湾的河流、围海养殖及工业直排等输入源的入海污染负荷进行了估算。统计了不同类型污染源对雷州湾的污染负荷,分析了陆域入海污染物对雷州湾水质的影响,以期对雷州湾陆源污染的防治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未来的战略性新型能源矿产,在我国南海成功实现了试开采,对推动新的清洁能源生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文中介绍了由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大深度作业型ROV系统("海马"号)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详细阐述了充分利用"海马"号ROV的灵活、全面、立体的作业性能,有针对性的配置了三视角高清摄像、机械手专用工具、海水温度、甲烷含量测量、声呐、定位信标等设备工具,进行了搜索、详查、观测、触探、取样、实验等水合物勘查作业,发现了海底"冷泉"活动以及与天然气水合物赋存相关的微地貌特征等,"海马"号的应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和开发进展,未来将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