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5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快速精确监测九龙江口小型有毒赤潮藻的分布,本工作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2009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3个季节九龙江口18个站位水样中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的密度.这3个季节分别对应九龙江口水域的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结果表明,在九龙江口水中米氏凯伦藻的检出范围为未检出至2.3×104cells/dm3;其空间分布差异比较大,主要分布在厦门西港海域,其次是在高潮时的海门岛附近海域;海门岛以西水域几乎未监测到该藻的存在,仅5号站位有1个航次检出.米氏凯伦藻密度的季节分布差异也很明显,春、夏季的密度(最高检出值都达到了2.3×104cells/dm3)明显高于秋季的密度(最高检出值仅为5.4×103cells/dm3).本研究结果可为厦门西港以及九龙江口水域赤潮的研究与监测提供参考.同步进行的显微镜镜检技术没有观测到米氏凯伦藻的存在,可见在藻密度较低(低于103cells/dm3)的情况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较传统镜检技术(检出限一般在103cells/dm3以上)可能更灵敏.该技术特异性好且操作简便,使对大样本的检测具有可行性,为实现沿岸海域赤潮的动态监测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2.
近日,浙江省义乌市国土资源局制定出台了《义乌市土地、矿业权出让“黑名单”制度》,以期加强土地、矿业权市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土地、矿业权出让工作。目前,5家企业已被列入黑名单,严禁在处罚期限内参加义乌市的土地、矿业权招拍挂出让竞买活动。  相似文献   
43.
青岛灵山岛下白垩统湖泊风暴沉积与风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山岛背来石剖面发育了非常典型的湖泊风暴岩和风暴作用。非常典型的丘、洼状构造发育在火山岩底部的砂页岩中。丘状构造呈典型的丘状,规模不一,小者高数厘米,宽数十厘米;大者高2. 4m,宽12. 48m;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底部为灰色或浅灰色的砂砾岩或砂岩;顶部为深灰色 黑色泥岩、页岩或薄层砂岩互层。砂砾岩分选磨圆均很差,砾石主要为片麻岩,直径多在数毫米到3~4cm,呈悬浮式胶结。砾岩底部为凹凸不平的侵蚀面,砾岩向丘状构造两翼变薄甚至尖灭,与下部侵蚀面呈典型的角度交切。丘状构造的上部的细粒层有四个要素:①上凸形态;②丘状交错层理;③下细上粗的二元结构;④底部具侵蚀面。洼状构造也具有典型的洼状,规模也不一,小者高数厘米,宽十余厘米;大者高2. 4m,宽18. 70m,具有下细上粗的(反)二元结构,但底部多为深灰 灰黑色、甚至黑色的泥岩、页岩或夹薄层砂岩,上部多为砂岩、砂砾岩或砾岩。完整的洼状构造也有四个要素:①下凹形态;②或有洼状交错层理;③下细上粗的(反)二元结构;④底部具侵蚀面。丘状构造与洼状构造在空间上相邻共生,但不是同时形成的,一个连续的完整序列是丘状构造形成在先,洼状构造形成在后,其间由一个粒度较细的薄层分隔开(风暴最高水位时的“静”水沉积)。基于实验和丘洼构造参数计算了风暴浪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44.
陈彬  姚卫浩  王娜  陈国谦  张勇 《地学前缘》2006,13(3):150-154
采用循化、小川、兰州、下河沿、青铜峡、石嘴山、三湖河口、头道拐、吴堡、龙门、潼关、三门峡、花园口、泺口和利津共15个黄河干流沿线水文监测断面,计算各水文监测断面水资源多年平均组成。各水文断面监测项目包括水位、流量、气温、水温、pH、电导率、钙、镁、钾、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离子总量、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氰化物、砷化物、挥发酚、六价铬、汞、镉、铅、铜、铁、锌和细菌总数等。基于资源[火用]理论,采用[火用]指标对黄河干流水量和水质进行了统一度量。根据黄河干流实测数据,对水资源化学[火用]、物理[火用]和生物[火用]进行核算,并分析多年水资源[火用]变化趋势以模拟黄河干流水资源空间分布状况。最后,[火用]势高概念的提出为进一步量化和比较黄河干流的生态发展状况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5.
事故性溢油对湄洲湾环境影响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军健  温生辉  陈彬 《台湾海峡》2002,21(3):332-339
本文采用已建立的湄洲湾潮流场和水质点拉格朗日运动模型,利用概率预测模式,描述一旦发生事故性溢油,海上表面油膜的漂移和扩展过程,预测最大可能的污染海域范围;并建立海上溢油动力模式,探讨连续排放溢油的漂移和扩展过程,通过Mackay公式算出在油膜覆盖下水体的油含量。  相似文献   
46.
陈彬 《地理教学》2021,(10):32-34
新课标强调基于情境的案例教学,如何从众多教学素材中有效转化课程资源一直是教学难点.本文以苏州学生熟悉的太湖为例,通过水源地介绍建立饮用水和太湖的关联.采用图层叠加的方式,逐步引入太湖区域自然和社会要素,在区域认知的基础上,结合问题链的设计进行太湖水环境探究.  相似文献   
47.
为探讨辫状河向曲流河转换的模式,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头屯河剖面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例,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的理论指导下,在层序划分与河流成因岩相类型确定的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实测、剖面精细解剖及沉积观察描述,对头屯河组辫状河-曲流河(辫-曲)转换进行成因分析与特征总结,明确了辫-曲转换的控制因素,再现了辫-曲转换的沉积背景。研究表明:基准面旋回、物源供给、地形坡度及古气候4个方面控制着头屯河组辫-曲转换的过程。随着基准面的逐渐升高,物源供给的减弱,地形坡度的减缓,古气候环境炎热干旱,头屯河组逐渐由辫状河向曲流河转换。最终由头屯河组野外露头垂向序列,建立了辫-曲转换的局部沉积构型模式和区域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48.
本研究分析了九龙江口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以及盐沼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不同状态(成熟、衰老和腐烂)叶片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共检测出20种脂肪酸,其中9种存在于所有样品中。样品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为棕榈酸C16:0 (21.76%~39.55%),其次是硬脂酸C18:0 (4.98%~29.88%);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油酸C18:1n9 (2.04%~12.90%)、亚油酸C18:2n6 (8.25%~24.69%)和C20:1n9 (1.64%~40.45%)。红树植物和盐沼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存在差异,C30:0为红树植物的特征脂肪酸。在植物衰老和腐烂的样品中的脂肪酸组成与新鲜成熟样品存在差异,C20:1n9在衰老的样品中出现明显的下降,而相比红树植物两种盐沼植物的C20:1n9含量则下降更快。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湿地植物在衰老和腐烂后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必需脂肪酸C18:2n6的水平则未出现升高。  相似文献   
49.
通过传统的TCBS培养基平板计数法、16SrDNA—RFLP(16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图谱多样性分析)及16S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深圳海域水体和九龙江口沉积物中弧菌数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CBS菌群数中弧菌所占的比例因不同采样地点、不同季节而呈现较大差异.在深圳西海域及九龙江口上游盐度较低(盐度〈11)的区域,TCBS菌群中弧菌所占的比例为0,TCBS菌群数与弧菌总数不相关;在河口下游盐度相对较高的区域,弧茵占TCBS菌群数的6.0%~92.0%,TCBS菌群数与弧茵总数不相关或相关性不大;高盐度的海水区域弧菌占TCBS菌群数的37.O%~100.0%,TCBS菌群数与弧菌数量显著相关(P〈0.05).因此环境监测过程中利用TCBS培养基检测海洋弧菌数量时,应该通过分子鉴定或生理生化鉴定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数据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