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随着激电测深法在矿产勘查上的需求日益增多,其分辨能力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利用激电测深异常进行推断解译时,常规的二维激电测深剖面难以精确刻画三维矿体的空间赋存状态。本文首先对分布在金属矿上的多条平行测线的激电测深数据利用断面图法和等值线平面图法进行了解译,探讨了金属硫化物矿体引起的高极化率异常分布形态,其次又将视极化率数据进行了三维处理,根据极化率差异形象地刻画出三维地质体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工程钻孔验证了该异常,表明这种方法与传统解译方法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地质找矿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32.
某岛筏式液压波浪发电装置系留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某波浪发电装置系留设备的系泊性能,参考某岛筏式液压波浪发电项目规划和该系留系统的布局设计,利用OrcaFlex建立了系留系统简化模型。通过调节不同海况下的浪流参数,实现了对该系留系统的动力学分析,对比了不同工况下锚泊系统有效张力的变化,结合改变辅缆上端链与浮筏主体的连接位置,给出了该系留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不同系泊缆索上的系泊张力分布情况及风载荷对系留系统的影响很微弱。  相似文献   
133.
针对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的多尺度表达问题,根据DEM格网数据在能量谱密度中“低频-高能-大尺度”的对应关系,在化简中关联地形语义特征,构建了DEM数据的多尺度表达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实时动态派生不同尺度下的DEM数据,通过等高线放样观察发现,该模型派生的DEM数据满足地形表达、空间认知和制图综合中的“保留主要地形特征、舍弃次要地形特征”的基本原则。与常用的DEM化简方法进行高程值统计以及坡形变化的定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统计意义与结构意义上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4.
在强噪声环境下,由于相关噪声的影响,准确地估算大地电磁张量阻抗越来越困难.研究一种处理相关噪声问题的信噪分离方法,即采用最小二乘Robust方法,利用相关噪声相对较小的远参考站磁场信号求取分离张量,将本地磁场的观测信号分离为MT信号和噪声,估算大地电磁张量阻抗.分别对模拟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信噪分离方法能够分离出较强的相关噪声,给出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比最小二乘Robust方法和远参考方法获得的更加平滑,处理效果明显.研究表明,在处理受相关噪声影响的MT数据中,信噪分离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5.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生产的重要设施,而管道悬空是影响其安全运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海底管道复勘资料,利用ArcGIS对埕岛油田海底管道的在位状态以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重点统计分析了管道悬空特征和悬空规律,并分析了海底管道悬空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悬空管道占总调查管道总长度的4.03%,主要分布在水深为5~15 m范围内的三角洲前缘斜坡上。近90%悬空管段的长度<60 m,其中以10~20 m最为常见。超过90%悬空管段的悬空高度<1 m,其中以0.2~0.4 m最为常见。研究区海底管道悬空的主要原因为海床冲刷,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沉积物特征、地形地貌以及海洋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36.
抗生素作为一种新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均有检出。未被人类或动物完全吸收和代谢的抗生素会通过废水和废弃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进入环境,并在土壤中积累或淋滤进入地下水。抗生素进入环境可能影响微生物生态,产生抗性基因,甚至威胁人体健康,而地下水作为重要的饮用水源,其抗生素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抗生素的危害、使用情况、污染来源、污染现状、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和形态分析及环境效应等方面对近十年来(2012—2021)中国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经调查,中国常用28种抗生素检出浓度在0.1~1000ng/L以上,检出频率较高的抗生素为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磺胺甲恶唑、恩诺沙星、磺胺嘧啶、红霉素等。从空间分布来看,对地下水中抗生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南地区,而对西北地区中地下水抗生素研究程度较低。目前为止受到分析方法检出限及检出种类的限制,对地下水中抗生素的调查及评价还不够全面。通过综述抗生素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发现HPLC-MS/MS法因其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定性定量准确的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生素定量分析方法,而且可利用该方法对环境中抗生素类型进行初步识别,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