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236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237篇
地球物理   120篇
地质学   360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课程思政有效融入研究生课程体系,对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波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地理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设计,融入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价值观目标,深挖地理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育人元素,探讨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方案与效果。  相似文献   
62.
根据2017年7月14日、9月1日和9月3日在山东省威海市褚岛北部海域现场测定的数据,对叶绿素Chl-a、化学需氧量CODmn、溶解氧DO和酸碱度p H等海水生化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关性展开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在3次测量中,7月14日整个测试海域Chl-a和CODmn浓度处于低值,DO和p H处于高值状态,其中6号站点DO达到9.08 mg/L,p H达到8.10;9月1日整个测试海域中Chl-a和CODmn浓度处于高值,其中12号站点叶绿素浓度达到5.04 mg/m3,CODmn达到0.755 mg/L,p H和DO处于低值状态;9月3日的观测值,Chl-a和CODmn数值与7月14日相近,p H和DO数值与9月1日相近;(2)从空间上看,在整个测试海域中,Chl-a、CODmn和p H的高值区有单峰和双峰型;DO的高值区基本是单峰型;(3)从3个航次整体测量数据来看,Chl-a与CODmn、DO和p H相关性不显著;CODmn与DO有显著相关性,但与p H相关性不显著,DO和p H相关性显著,从具体航次测量数据来看,这些生化参数之间的关系展现出复杂性。  相似文献   
63.
依据野外及钻井岩心的宏观、微观特征,结合相应的地化资料,对川北地区灯影组灯二段的储层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研究认为,其储集岩主要为颗粒粘连白云岩、藻叠层白云岩和白云质岩溶角砾岩,储集空间以次生成因的藻粘连格架溶孔、顺层溶孔—溶洞—溶缝和穿层葡萄花边溶洞最为常见,储层类型多为孔洞型,常规物性具有低孔—低渗特征;颗粒粘连滩和藻丘为区内优质储层的发育提供物质基础,压实—压溶和多期胶结作用是原生孔隙消失的基本原因,桐湾运动Ⅰ幕导致的表生岩溶作用是储层形成的关键。颗粒粘连滩、藻丘与表生岩溶水平潜流带的叠加使其储层主要分布在灯二段的中部。该研究结果可为川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铜陵冬瓜山层状铜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硫产地,区内分布着一系列喷流沉积及喷流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状铜金矿床。本文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热液流体和矿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的成矿机制,重点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冬瓜山铜矿床热液流体氢、氧、碳和锶同位素分析表明,成矿热液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混有少量大气降水;CO2可能主要来自被岩浆同化的原始地层中海相沉积碳酸盐;ISr具有地壳物质来源的特征。各种类型矿石的硫、铅同位素研究显示,硫具有海底喷流沉积和后期岩浆热液叠加作用的特征,铅则以上地壳铅为主,混有少量的地幔铅。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  相似文献   
65.
冀北—辽西地区位处华北准地台北部边缘,燕山期岩浆—火山活动强烈,火山岩分布面积达36200平方公里,火山,尤其次火山热液型金矿的工业意义正在被人们揭示出来。本文根据矿床在火山机构所处的相位,对区内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矿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主攻类型,对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进了了客观的总结,最后提出了找矿远景片。已知本区有超浅成、浅成斑岩岩株、岩脉302个,具有可观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6.
呷村矿床是1974年在1:20万区调中发现并初步肯定的富银多金属矿产地,后由四川省地矿局一○八队于1977年至1984年作了详查评价,求得铜、铅、锌金属储量×××万吨、独立银和伴生银×千吨、伴生金××吨、伴生汞×千吨,此外还有大量可供综合利用的镉、锑、镓、硒、硫酸钡(重晶石)、硫等组分,确定其规模为超大型,并且在矿床(区)范围内及区域上尚有极大的找矿前景,因而矿床的勘探、矿区的外围普查找矿及其科研工作均列为地矿部“三江”有色及贵金属成矿带重点攻关项目,现正在深入开展,并有许多进展和突破。 据现有资料表明,呷村矿床不仅在产出的地质背景条件、矿床特征、成矿机制、控矿条件等方面与日本黑矿极为相似,更重要的是呷村矿床在含矿火山岩的岩石类型、近矿围岩蚀变、矿床有用组份的共生组合(即物质组分)、金、银矿的赋存富集规律以及矿床的变质变形作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目前国内外尚无报导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在矿床理论研究和指导普查找矿工作的进展上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着重于与日本黑矿的类比①对其独特特征方面只是提及而不作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7.
68.
基本情况 1986年2月9日至8月16日在黑龙江省德都县龙镇附近先后发生四次地震,最大震级为5.4级(表1)。地震发生在分隔松辽盆地与小兴安岭隆起的两个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地貌单元的近东西向的讷漠尔河断裂带与其相交的孙吴地堑西部北东向断裂带的交汇处。孙吴地堑盆地全长110千米,系由近于平行的两条相对内倾的高角度倾滑断层控  相似文献   
69.
深圳经济特区正处在区域生态系统性质和功能的急剧变化时期,在很短时间内,将从半自然生态系统状态一跃而为城市生态系统。对这一环境特性的需要,在近、中期环境规划的着眼点,不应局限于水、气、渣和噪声污染的治理、而应着重解决过去和防范未来由经济开发所引起的潜在性和现实性环境问题。深圳经济特区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城市,它的城市性质、规模和建设投资等一系列  相似文献   
70.
某临滑边坡的监测预报及施工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