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陈中红  查明  金强 《沉积学报》2010,28(3):635-642
为研究实际地质体或地质剖面中的C27三降藿烷生物标志物同分异构体的演化、分布和主要控制因素,对目前关注的东营凹陷深层烃源岩进行了较密集的取心、测试和分析(丰8、丰深1、史121、史126井),在此基础上,对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和孔店组等主要烃源岩层系(深度上横跨2 700~4 200 m)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7~3.572 km,除Tm的相对含量随埋藏深度增加总体降低以外,其他参数Ts、Ts+Tm的相对含量(相对于191质谱图中总离子流的百分含量)及Ts/Tm及Ts/(Ts+Tm)值均总体上随埋藏深度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而在3.572~4.2 km,上述各参数随埋藏深度的关系均发生了“逆转”。研究发现,C27三降藿烷成熟度参数的分布除与其同分异构体的生成速率、热稳定性及异构化作用密切相关外,还与一些高分子化合物在裂解过程中向Ts的转化有关;热力作用宏观上控制了相关参数的分布,相关参数的逆转与碳酸盐矿物的富集密切相关,碳酸盐矿物对C27三降藿烷成熟度参数具有抑制作用或迟缓效应。   相似文献   
42.
陈中红  查明  金强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6):1145-1150
对山东东营凹陷牛38井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自然伽玛和自然伽玛能谱测井的初步实验研究表明,在比较稳定的还原性古环境中,能谱测井中的铀(U)含量和钍、铀含量比(Th/U),能作为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指示参数,而伽玛总量则不然.U及Th/U与有机碳含量(co)存在良好相关性,在比较安静、还原性的古环境中(有机碳含量大于4.0%时),两参数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而随着古环境的开放性及动荡性增强,其应用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43.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是生物气富集区。但是,已发现的生物气不仅在不同构造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同一气田不同储盖组合(按天然气、地层水特征划分的生物气储集单元,相当于气藏)生物气的富集程度也有很大差别。为了揭示储盖组合有效性对生物气富集的控制作用,计算了已发现气田各储盖组合的排替压力差和相对散失量,并将它们与生物气储量、单储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排替压力差较大的储盖组合其生物气富集程度高,反之则富集程度低;相对散失量较大的储盖组合生物气富集程度低,反之富集程度高。排替压力差与相对散失量是表征储盖组合有效性的定量参数,它们与生物气富集的关系反映了储盖组合有效性对生物气富集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南秦岭印支期五龙岩体侵位于中元古代佛坪群变质岩,在岩体南部发育一些暗色包体.它们和寄主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界限或截然,或呈过渡关系.通过对五龙岩体的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寄主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表现出明显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Yb(0.33×10-6~0.96×10-6)和Y(4.77×10-6~11.2×10-6);富集Sr(643×10-6~1115×10-6),Ba(775×10-6~1386×10-6);高Sr/Y(57.8-160)和Y/Yb(11.0-14.3)比值,不发育Eu异常(δEu=0.70~0.83),表明其源区是以石榴石士角闪石为主,很少或没有斜长石.暗色包体表现出高Mg(4.15%~8.13%),Cr(14.8×10-6~371×10-6),Ni(20.0×10-6~224×10-6)和Nb/Ta(15.40~21.9),暗示其起源于地幔底侵岩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年龄为:225.3Ma±6 Ma,应为五龙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侵位年龄.综合分析五龙埃迭克质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可能是由于幔源岩浆底侵于壳幔边界,诱发增厚的基性下地壳达到含角闪石的榴辉岩相或麻粒岩相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埃迭克质岩浆,它的形成可能代表了印支期秦岭造山带后碰撞造山阶段勉略洋俯冲板块的断离作用.  相似文献   
45.
中国断陷盆地主要生油岩中的火山活动及其意义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金强  熊寿生  卢培德 《地质论评》1998,44(2):136-142
通过对断陷盆地主力生油岩中普遍存在的基碱性火山岩的分析,认为水下火山喷溢环境是优质生油岩赖以形成的主导因素。岩浆、火山的高温无机气液具有加温、加氢、催化作用,是生油岩有机质在浅埋藏的低成熟阶段形成油气的主要动力。这种沉积有机质在火山作用下形成的油气称为有机一无机混合成因的油气。重视油源岩系的火山活动研究,发展多源成烃学说,可以开拓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46.
油藏形成动力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随着高新科技不断引入石油勘探与开发,油藏地质研究必须改变过去定性推理的方法,必须建立全新的定量化机理性研究机制。从揭示油气藏在沉积盆地中所受到的各种营力作用及其在多种营力作用下形成、演化或消亡全过程及油气水分布模式出发,提出建立油气藏成藏动力学和油藏地质模型的设想;以研究油藏构造和数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油藏形成的控制因素,得出油藏形机理和成藏模式,为油气勘探开发提出一套新的研究与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47.
金强 《地质论评》1993,39(7):88-93
油藏描述技术能够为油气勘探开发和油藏评价提供宏观与微观各方 面的参数。在东濮凹陷黄河南中央隆起带的油藏描述中发展了勘探阶段、 滚动勘探开发阶段和开发早期的油藏描述技术方法,得到了油藏的断层 封闭性、储集体几何形态、孔隙结构、有效厚度、原油性质和油气产能等 方面几十种参数,从中选出了十几种参数制定了本区的油藏评价标准,将 油藏分成四种类型,评价结果用于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良好效 果。  相似文献   
48.
沾化凹陷复式生烃系统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勘探实践证明,丰富的油气资源与富含有机质的生烃洼陷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陆相断陷湖盆多沉降中心、多物源和充填演化的多旋回性,形成了多套生油层系和多种油气储集相带组合,并在空间上形成了多个含油气系统。油源对比表明沾化油区存在5种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原油,常形成“一源多藏”和“多源一藏”的单源或混源组合特点,它们分别来自沙四上段烃源岩、沙三段烃源岩、沙一段烃源岩,以及来自沙四上段与沙三段混源和来自沙三段与沙一段混合。由不同地球化学特征的烃源岩层组成的复式生烃系统所形成的油气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复式生烃系统的特点控制了复合含油气系统的形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49.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四段是典型的盐湖相沉积,也是本区重要的烃源灶和天然气产层.为了研究不同盐类物质与烃源岩在高成熟阶段的相互作用,采用高压釜封闭体系模拟了东营凹陷盐湖相烃源岩的天然气生成过程.结果表明: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盐对烃源岩热解生成天然气有强催化作用,同烃源岩热解相比,550 ℃时气态烃产率分别增加了35%、77%和46%.在4组热模拟气的气态烃组成及热模拟气与民丰地区天然气的轻烃组分比较中发现,上述蒸发盐类不仅改变了气态烃产物中各单组分化合物的生成路径,影响了气态烃产物的组成,而且在盐类物质参与作用下,烃源岩热解的气态烃组成与民丰地区天然气更接近.  相似文献   
50.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盐湖相有效生油岩的识别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金强  查明  赵磊 《沉积学报》2001,19(1):125-129,135
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发现了储量可观的油气资源,但是总体上讲这里的生油层钙质含量高、有机质丰度低;如何识别有效生油岩,正确评价油气资源潜量,成为这里油气勘探和地球化学的首要问题。通过上、下干柴沟组生油岩的沉积特征和地球化学分析,可发现盐湖相存在许多有机质丰度较高的生油岩;利用热解和模拟实验等方法确定出有效生油岩的有机碳含量下限为 0.4%。这样既为该区生油岩提供了评价标准,又找到大量有效生油岩,解决了研究区油气资源预测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