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针对目前双矿物测井解释模型对复杂岩性地层解释效果不好等问题,把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了能解释不包括泥质在内的四矿物储层评价自动解释系统,本系统用于处理大庆油田的实际资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2.
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古地温场与油气成藏期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雅布赖盆地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烃源岩经历的古地温环境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流体包裹体等古温标揭示古地温大小,并建立烃源岩热演化史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进行油气成藏期次判定.研究区现今为低温传导型地温场,地温梯度为2.76 ℃/100m.不同次级构造单元古地温场特征不同:盐场次凹、小湖子次凹为传导型古地温场,古地温梯度为2.8~3.4 ℃/100m,古地温约81.2℃~128.1℃;黑沙低凸起带受凸起聚热或热异常作用的影响,古地温梯度明显高于沉积凹陷区域,达到4.0~4.8 ℃/100m,古地温约103.2℃~140.2℃.中侏罗统古地温高于现今地层温度,有机质成熟演化主要受古地温场的控制.热史模拟和油气成藏期次分析表明,萨尔台凹陷不同次级构造单元油气充注过程稍有差异,但对整个萨尔台凹陷中侏罗统储层来讲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过程,分别发生在晚侏罗世早期(145.0~152.0 Ma)和早白垩世(100.0~134.0 Ma),与达到古地温峰值的时间大致相当,体现出古地温场演化在油气成藏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3.
杏子川油田主要产层为长6油层组,研究油区内储层沉积特征对油田的开发和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以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测井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油田开发地质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通过岩心相标志、测井相标志对研究区长6储层沉积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沉积因素对油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储层的主要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是水下分流河道。  相似文献   
54.
通过收集前人研究和钻井资料,利用镜质体反射率恢复鄂尔多斯盆地渭北隆起的不同时期的剥蚀厚度。在埋藏史的基础上,利用basinmod软件拟合得到其各个时期的古地温梯度,进行热演化史恢复。热演化史模拟表明:渭北隆起下古生界的烃源岩在晚石炭世末期241.5 Ma达到成熟阶段,在晚三叠世205Ma进入高成熟阶段,在中晚侏罗世后达到过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55.
5G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移动三维GIS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移动GIS技术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随着GIS行业的发展和用户更高的要求,出现了新一代移动三维GIS平台。本文分析了新一代移动三维GIS平台在三维数据、虚拟漫游、双方式数据加载、智能数据处理和丰富统计分析等方面技术上的要求,设计了系统平台框架和双方式数据加载技术框架,研究了VR漫游技术和三维空间数据统计,实现了新一代移动三维GIS平台。通过实际数据验证,本文的研究结果满足平台各项技术需求,为新一代移动三维GIS平台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参考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6.
使用改进的GM(1,1)模型,即滚动灰色GM(1,1)模型,其中模型初始点是动态且最佳的,并减少了系统误差。通过对攀枝花市2004年~2015年的钒钛磁铁矿供需进行预测后,提高了整个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最后还给出了攀枝花加深利用钒钛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7.
用主曲率法研究裂缝性油气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裂缝分布是油气勘探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目前,工程实践中一直靠经验对裂缝分布下定性结论。本文通过对裂缝的形成因素、特征、以及裂缝性油藏分布的研究,给出刻划裂缝分布发育程度的数学方法主曲率方法。并应用该方法研究某地区的裂缝分布情况。所得结论与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完全吻合,为下一步探井部署提供有效、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58.
应用多传感器多模型融合技术提取滑坡综合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滑坡监测时往往会在同一个滑坡体的不同部位布置多个监测点,以了解和控制其整体变形状况。但目前的滑坡预测预报模型只能一次使用一个监测序列。为了充分利用滑坡各个监测点的监测信息进行滑坡预测预报,论文提出了利用多传感器多模型融合技术,从滑坡体多个监测序列中提取滑坡综合监测信息的数学方法。  相似文献   
59.
成矿定量预测与深部找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地球化学异常梯度概念是建立在欧氏测度的基础之上,但在处理连续非处处可微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面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Hausdorff测度下的含量梯度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对西藏恒星错测区的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进行了处理,所圈定的异常浓集中心和恒星错斑岩型铜钼矿床的矿化分布完全一致,说明分形含量梯度法对地球化学异常浓集中心的圈定是实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0.
沉积盆地构造热事件的研究是盆地热演化史研究的热点及前缘领域。介绍了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古温标法及地球动力学模型方法研究中的新进展。叠合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是热演化史研究的前缘领域及难点,低温热年代学测年技术已成为叠合盆地构造-热演化史恢复的重要方法。中国普遍发育叠合盆地,叠合盆地古地温场经历的后期叠加改造普遍存在,叠合盆地的后期盆地对前期盆地的古地温场信息有抹去或掩盖作用。从叠合盆地叠加与改造对古地温场产生影响的角度出发,根据叠合盆地不同演化阶段地温场信息记录、保持及后期叠加改造情况的不同,结合多种古地温研究方法,以正确的地质模型及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为约束,提出分演化阶段真实恢复叠合盆地热演化史的新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