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地基GPS探测大气可降水量在国内外的发展、灾害性天气监测分析预报、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初始场、全球气候变化的监测和分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三维水汽场层析分析以及GPS探测水汽在气象领域中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利用MOD10A2遥感影像提取大渡河流域2010~2014年积雪覆盖数据,结合水文气象站点数据分析了大渡河流域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因子-积雪面积-径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平均积雪面积最大的是康定,最小的是泸定。积雪在冬季最大,夏季积雪最少。积雪面积变化随月份起伏明显,积雪过程集中在10月到次年4月。降水和气温变化较一致,其峰值滞后于积雪面积峰值。积雪和气温、降水的相关性表明,积雪面积与气温、降水呈负相关,且气温与积雪面积相关性更大。径流的变化具有周期性,5月开始迅速增大,7月达到最大值。径流和积雪以及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径流与积雪面积呈负相关,与气温和降水都是正相关,且径流与降水相关性更大。   相似文献   
13.
1981~2017年雅砻江流域面雨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81~2017年雅砻江流域18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算术平均、滑动平均、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流域面雨量、雨季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雅砻江流域面雨量随月份起伏明显,年内变化呈单峰型。流域春季面雨量呈增加趋势,夏季面雨量中上游呈稳定趋势,下游呈减少趋势,秋季中游和下游呈减少趋势,冬季变化不明显。流域年平均面雨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多,上游和中游呈上升趋势,下游呈下降趋势。雅砻江流域雨季开始期呈提前趋势,雨季结束期上游和下游有推迟趋势,中游变化趋势不明显。流域强降水主要出现在6~9月,面雨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在1月。流域上游的强降水与中游、下游的基本没有关联度;下游强降水和中游关联度为23.3%。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其它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2003年8月28~31日发生在大成都地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从回波的强度、结构、风场以及影响系统等方面得知:由冷锋激发的絮状回波有利于区域性降水的产生;回波强度、VIL和RZ值与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当近地层具有低空急流和强烈垂直风切变以及低层径向速度辐合时对暴雨的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社区宜居性研究越发重要。本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农村社区主客观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延庆县大榆树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多元回归等统计方法进行主客观宜居性及二者差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大榆树镇社区宜居性主客观总体评价一般且较一致,社区建设水平层次仍较低,主观满意度各村差异较大;2)自来水稳定性、污水排放处理等生理层面需求,以及治安状况所体现的安全层面需求与主观满意度关联性最强;3)年龄差异与宜居性满意度评价显著相关,老年人较关注生态环境、道路交通等生理层面需求,年轻人则更关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层面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山库姆塔格地区沙漠成因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分析了该区沙垄的形态特征.对库姆塔格沙垄地区的ETM遥感图像裁剪出相对应的沙丘形态类型图像,并进行锐化增强处理;基于SRTM数据,通过ArcGIS软件的三维分析模块得出库姆塔格沙垄的高程图;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特点绘制简易的主风向图;详细分析每种类型沙丘的特征.研究表明:库姆塔格沙垄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点,形成狭长的“S”型沙垄,沙丘形态复杂多样;该区沙丘类型主要以新月形沙丘链和复合型纵向沙垄为主,单个新月形沙丘较零散,线性沙丘分布较少,树枝状沙丘还处于雏形.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降雨过程中GPS可降水量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成都地基GPS观测网2007年8月21日~2008年11月30日观测数据,结合地面自动气象站网资料反演GPS大气可降水量(PWV)。选取夏季暴雨,秋季绵雨和冬季雨雪天气过程分析GPSPWV在不同类型降雨天气过程中的演变特征及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发生在不同季节的暴雨对应PWV的演变有所不同,盛夏暴雨发生在PWV由峰值向波谷变化过程中,夏末的暴雨则出现在由波谷向波峰转变阶段,降雨前GPSPWV的增减速率可很好地预示其后的暴雨强度。在秋季绵雨中PWV的连续大幅递增或递减可作为降雨开始或结束的预报依据。GPSPWV在降雨天气分析及预报中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浅谈手机气象短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洁 《四川气象》2004,24(3):60-62
手机气象短信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新闻性的通俗化、人性化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它具有传输速度快、覆盖面广等优点。本文从气象短信的定位出发.结合各地的气象短信,从短信的创意和编写两方面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9.
铁路运输是西南地区高气象敏感行业,在公共气象服务在全国高气象敏感行业典型单位中的作用及效益调查评估工作中,四川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对成都市铁路局防洪指挥中心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通过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及地位,山区铁路汛期安全行车保障体系的流程,气象预测预报在铁路汛期安全行车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最近5年汛期行车运营情况,对气象服务的满意程度、气象服务需求情况等项目的调查。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估,为今后开展铁路气象保障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若尔盖气候变化及其对湿地退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洁  李国平 《高原气象》2007,26(2):422-428
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地处黄河上游,属江河源区,其生态作用对黄河的安危有直接影响,近年来退化严重。本文利用若尔盖高原湿地周边4个气象站1971—2000年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年和四季的气候特征及气候变化趋势,并对气候突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近30年来若尔盖湿地表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增大的暖干化趋势,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变化趋势更加明显。这种气候变化趋势使得若尔盖高原湿地的地表水资源减少,湿地萎缩,加速了草地退化和沙化。在气候暖干化的背景下,人类活动又加剧了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萎缩及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