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6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基于CGCS2000建立城市相对独立坐标系统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春喜  李东 《测绘通报》2012,(10):5-7,15
为了与地心坐标系保持相对一致,更好地利用地心测绘成果,提出基于CGCS2000建立城市相对独立坐标系方法,对于旧独立坐标系成果向新独立坐标系统转换,给出具体方法与实用模型。针对超长区域城市,提出建立多个投影带坐标系的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建立某城市相对独立坐标系,并对其进行长度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52.
应用抗差估计理论分析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抗差估计理论,结合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的实际数据。通过大量的试算对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符合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平差计算的抗差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53.
利用测区重力点成果及分布较均匀的GPS/水准成果 ,采用重力法及移去~恢复技术 ,确定测区分辨率为 2 .5′× 2 .5′的高精度大地水准面。并由此成果解算GPS网点的正常高  相似文献   
54.
全国高分辨率格网地形和均衡改正的确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郭春喜  王惠民  王斌 《测绘学报》2002,31(3):201-205
在分析现有多种方法计算地形及均衡改正特点的基础上 ,在国内首次提出采用组合法确定格网地形及均衡改正的方案 ,并编制一套实用化的计算软件 ,且应用该软件确定全国 30″× 30″格网地形与均衡改正。通过采用严格积分法 (四棱柱体法 )检验 ,证明地形改正的计算误差最大不会超过 1mGal( 1Gal=1cm/s2 ) ,均衡改正的计算误差最大不会超过 2mGal,是目前确定地形及均衡改正分辨率高、计算精度好、速度快的方法 ,值得在相关领域广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55.
根据GPS-A、B级网中重合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174个三角点成果,采用三、四、七参数转换模型,完成了我国80参心系与世界84地心系转换参数的计算与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56.
西安80坐标系与WGS—84坐标系转换模型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GPS A、B级网中重合1980西安坐标系下的174个三角点成果,采用三、四、七参数转换模型,完成了我国80参心系与世界84地心系转换参数的计算与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57.
通常认为均衡重力异常的变化梯度比布格异常和布地异常的变化梯度较为平缓,在重力异常的拟合计算中,为提高拟合精度,时常强调要求采用的均衡重力异常,本文通过分析计算,对均衡重力异常的应用范围提出了新的见解,对合理应用均衡重力异常,有效地提高应用的精度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8.
多面函数和格网重力异常的拟合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网平均重力异常是计算重力场各量的基本数据,其精度及分辨率,主要取决于实测重力点的精度及分布密度,但采用何种方法获得格网平均重力异常,对其精度也有着显著的影响,通常,完成格网重力异常的拟合计算,倾向于使用多项式拟合法,最小二乘配置法,平均法等,而用多面函数拟合法完成重力场量的拟合计算,还处在初步的的探讨、实验阶段。本文在仔细研究和大量试算的基础上,解决了应用多面函数拟合法中最棘手的选取合理的核函数  相似文献   
59.
我国于1991—1999年建设的国家第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与2012—2015年建设的国家一等水准网成果相隔近20年。受地壳运动、经济建设、地下水开采与回灌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表沉降和季节性地表起伏,造成区域高程成果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影响了高程基准的维护及高程成果的使用。本文通过分析两期一等水准重合点、统计分析我国一等水准点20年高程变化量及其变化趋势,并从两期水准网测量设备、措施及测量精度的差异,重力异常改正计算所采用的重力基准、正常重力公式及重力数据的差异,网形结构差异,水准测量周期、水准环闭合周期的差异,地壳垂直运动与局部地表形变影响等4方面进行了两期高程变化的原因分析。研究表明:(1)国家一等水准网点高程近20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许多区域出现了严重沉降;(2)地壳垂直运动及局部地表形变是引起高程变化的主要因素;(3)国家一等水准网应进行定期复测更新,复测时应尽量缩短水准测量周期,全网水准测量周期不应超过5年[1]、力争3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60.
海量IGS数据实时线程池并发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迅猛发展,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发布了各类海量高精度服务数据。目前,IGS数据在GNSS基线解算、精密单点定位、卫星精密定轨、地壳形变监测、地球电离层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IGS服务数据下载过程烦琐而耗时,且易出错。如何快速且正确获取IGS数据是当前用户迫切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FTP文件传输协议,设计了实时线程池并发和断点续传算法,并对海量IGS数据进行一站式分类下载测试,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得出海量数据最优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