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6篇 |
免费 | 443篇 |
国内免费 | 46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55篇 |
大气科学 | 393篇 |
地球物理 | 492篇 |
地质学 | 1189篇 |
海洋学 | 279篇 |
天文学 | 31篇 |
综合类 | 237篇 |
自然地理 | 2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98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29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104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66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154篇 |
2011年 | 128篇 |
2010年 | 128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108篇 |
2007年 | 108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8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断裂构造是地壳浅层次最重要的构造现象,也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以稳态区域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为基础的断裂构造分析理论和方法,受到强地震过程中断裂构造复杂同震变形的挑战.汶川Hs8.0级地震过程中断层同震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其空间变化,为检验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供一个现实的范例.本文通过对汶川Ms8.0级地震断层同震位移的方式、规模和空间变化特征分析,提出沿断层走向的位移方式和位移规模的空间变化是区域构造应力和地震动力复合作用的结果.汶川地震过程中地震断层的位移方式和位移规模的空间变化以及同一构造部位的断层摩擦镜面中却出现了不同运动学指向的擦痕线理等特殊的构造现象,对历史断裂构造变形分析中所遵循的某些原则提出了挑战,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962.
963.
964.
利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估算了重庆西部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结果表明,重庆西部地区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为41 038 589 t,平均密度为2 929 t·km-2。从地貌类型看,低山(2 984 t·km-2)和中山(2 986 t·km-2)区土壤有机碳密度较高,丘陵区(2 628 t·km-2)最低,山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最丰富。不同类型土壤中,石灰土有机碳平均密度最高(5 043 t·km-2),其次为黄壤(3 756 t·km-2),紫色土最低(2 329 t·km-2),紫色土有机碳储量最大。就土地利用方式而言,林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最高(4 071 t·km-2),耕地土壤处于中等水平(2 752 t·km-2),居民及建筑用地有机碳密度最低(2 416 t·km-2),耕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大。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对比发现,该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呈降低趋势,表层土壤作为碳源向大气释放碳,尤其是江津、潼南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降低了56.7%、45.1%。 相似文献
965.
利用2017—2020年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停播资料,统计分析高影响天气特征及停播事件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易造成广播电视台站停播事件的主要高影响天气包括大风、沙尘、积雪、极寒、降水和雷暴,其中雷暴造成的停播次数最多,大风造成的停播时间最长;停播事件主要发生在中东部地区,其中锡林郭勒盟发生停播次数最多、停播时间最长;内蒙古中部偏东和东部偏南地区停播主要由大风、沙尘和降水高影响天气影响造成,积雪和极寒天气影响中部偏东及以东地区,雷暴天气则对全区大部地区有影响;灾害性天气或一般性影响天气均可能会对发射台站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短期内高频次叠加或瞬时大风、持续时间长的小量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以及伴随雷电活动天气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站天线、线路等设备的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966.
我国引种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长海带(L.longissima)配子体克隆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RAPD技术,对引种我国的海带(Laminaria japonica)和长海带(L.longissima)的22个配子体克隆进行分析。筛选的19条随机引物共获得252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200~2000bp之间,多态性位点228个,占90.5%。配子体克隆遗传变异分析表明,长海带和海带的遗传多样性都比较高,两者之间的遗传分化较为明显,且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长海带和海带雄配子体克隆的遗传变异程度均低于雌配子体克隆。另外,两个种的雌、雄配子体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且长海带雌、雄配子体之间的遗传分化大于海带配子体。 相似文献
967.
江苏沿江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发生在江苏沿江地区一次强冰雹天气形势背景、环境热动力条件、强冰雹发生前地区环境场变化、超级单体雷达回波中尺度特征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在东北冷涡槽后干冷气流影响下,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的不稳定层结,高低空急流以及地面辐合系统的配置为此次强对流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热动力条件;高CAPE值、逆温层、低层适当水汽条件及较强的深层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冰雹天气的发生。(2)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仪数据反演垂直分布的物理量场(平均散度、平均垂直速度、相对风暴螺旋度、垂直风切变)能够反映本站上空环境场的快速变化情况:强对流系统移入本站前雷达站上空逐渐调整为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风场配置结构,螺旋度和垂直风切变数值逐渐增加,表明环境场有利于强对流系统的维持发展。(3)强降雹超级单体除具有三体散射现象、入流缺口等雷达回波中尺度特征外,持久深厚的中气旋存在造成了显著的有界弱回波区和高悬垂强回波区。应用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技术揭示了超级单体内部环流结构:低层气旋性旋转,中层旋转加强,高层风场辐散。超级单体内部涡旋特征的出现和维持有利于支撑空中大冰雹的增长。 相似文献
968.
星载测雨雷达探测的夏季亚洲对流与层云降水雨顶高度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测雨雷达的10年探测结果,对夏季亚洲对流降水与层云降水雨顶高度分布、雨顶高度与地表降水强度的关系、雨顶高度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和中国东部平原的多数(70%以上)对流降水雨顶高度分布在8—12和5—10km,其他地区分布在5—9km;陆面对流降水雨顶平均高度高于洋面。洋面和陆面层云降水雨顶高度没有明显差异,多在5—8km。夏季亚洲浅对流降水比例少,而深厚对流主要出现在中国东部平原、西南、印度次大陆西部至伊朗高原东部地区,比例约40%。洋面和陆面的弱对流降水的雨顶平均高度在7—8km,弱层云降水相应的雨顶平均高度多小于7.5km;陆面约90%的强对流降水雨顶平均高度在9km以上,而强层云降水雨顶的平均高度通常不超过8.5km。夏季亚洲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的雨顶平均高度均随着地面平均降水率的增大而升高,两者遵从二次函数关系。对流降水及层云降水频次、强度和雨顶高度的日变化峰值分析表明,陆面这些参量的日变化强于洋面,并且三者的日变化基本同步。 相似文献
969.
970.
基于热带测雨卫星探测的东亚降水云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的测雨雷达(TRMMPR)、微波成像仪(TMI)、可见光和红外辐射计(VIRS)、闪电成像仪(LIS)对降水云的综合探测结果,结合全球降水气候计划降水资料(GPCP)和中国气象台站雨量计观测资料,分析了东亚降水分布特点,并比较了TRMMPR与GPCP及地面雨量计观测结果的差异;揭示了中国中东部大陆、东海和南海对流降水和层云降水平均降水廓线的季节变化特征及物理意义,以及TMI高频和低频微波信号对地表降水率变化的响应特点;通过对中尺度强降水系统、锋面气旋降水系统和热对流降水系统的个例分析,探明了降水结构及其与闪电活动的关系、降水云顶部信息与地表雨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