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93篇 |
免费 | 383篇 |
国内免费 | 3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8篇 |
大气科学 | 305篇 |
地球物理 | 414篇 |
地质学 | 1059篇 |
海洋学 | 203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219篇 |
自然地理 | 1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03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103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107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36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8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81.
82.
太古宙的多期变质岩构成了波罗的地盾东部元古宙地层的褶皱基底,占据了被现令侵蚀面切割的70%地区。太古宇是由不同时代的数个岩石群构成的(在2600-3500Ma时限范围内)其中包括有白海系、科拉系、卡罗里达系基底杂岩和拉宾杂岩。白海系和科拉系主要是由片麻岩(铝质、斜长石和含闪岩的)和闪岩构成,总厚为5—7公里。在扎曼德拉(Zaimandra)、平克尔—贾维(Pinkel-jarvi)等地麻粒岩 相似文献
83.
84.
地下建筑物浮力探讨及其设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地下结构浮力方面的一些新的比较有说服力的研究成果,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及现场实际的部分粘结预应力抗拔桩荷载试验结果,对抗拔桩进行了优化设计,降低了抗浮投入。 相似文献
85.
航空高光谱遥感在岩石矿物精细识别和填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应用前景。大气校正是实现航空高光谱影像中矿物反射光谱重建的关键技术,现有的大气校正模型方法需进一步评价和开发,以适应地质矿产勘查领域中的实用化需求。文章以内蒙古巴丹吉林盆地东部的本巴图铀资源勘查远景区为试验区,基于4种经典大气校正模型开发了航空高光谱数据大气校正批处理软件,对试验区SASI航空高光谱影像开展大气校正不同方法的试验评价。以试验区5种典型蚀变矿物的反射光谱重建作为评价对象,通过与USGS标准矿物光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经过FLAASH模型、6S模型、快速大气校正模型和经验线性模型校正后的SASI影像均能较准确地反映矿物的诊断性光谱特征,吸收峰波长位置未发生明显偏移。相对而言,经验线性法更好地保持了矿物的光谱形态,作为试验区航空高光谱数据大气校正的优选方法。最后,在航空高光谱大气校正的基础上,完成了本巴图铀资源勘查远景区矿物填图,为分析和评价该地区铀成矿潜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6.
酸化对蒙脱石成分和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通过对高州蒙脱石及其酸化产物的X射线衍射、化学全分析、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MASNMR)的研究发现,酸化导致蒙脱石成分和结构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魔角旋转核磁共振谱研究发现,高州蒙脱石分别在八面体片和四面体片中存在六配位铝和四配位铝;其酸化产物由于八面体片内脱羟基,新出现了一类四配位铝。蒙脱石酸化后物化性能的改善至少与酸化引起的层间域中离子交换、八面体片内阳离子溶出及八面体片内脱羟基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7.
结合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实例,介绍瞬态瑞雷面波勘探技术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解决沿线高边坡、深路堑、桥梁、隧道进出口的岩土分层,给出基岩风化分带等工程地质问题,省时、省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8.
张麻井铀钼矿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与火山岩有关的热液铀矿床,围岩蚀变广泛发育,其中黄铁矿化在该矿床分布虽
较为局限,但是与铀钼成矿关系密切。为了研究黄铁矿化蚀变与铀、钼成矿的亲缘关系,文章对张麻井的黄铁矿化蚀变岩
进行主、微量元素分析,并选择Yb作为不活动组分,使用质量平衡迁移计算方法, 利用Grant公式对其组分迁移进行定量
计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黄铁矿化蚀变岩的TFeO含量极高,介于11.24%~24.57%之间(平均18.45%),其中Fe2O3含量
10.78%~25.25% (平均18.64%)、FeO含量1.43%~1.90% (平均1.69%),Fe2O3/FeO比值平均为10.99,有可能受到后期氧
化。黄铁矿化蚀变岩在Isocon图解上等浓度线斜率小于1,表明整体发生了组分的带入,带入的主要组分为大量的TFeO
(131倍),成矿元素Mo(884倍)、Pb(11倍)、U(4.9倍)、V(2.8倍)、Ta(0.44倍)、Cu(0.64倍),碱金属Na2O(0.45
倍),以及Cd(424倍)、Bi(13倍) 等;带出的主要组分有碱金属Li(-0.73)、K2O(-0.17),成矿元素Zn(-0.38)、Cr
(-0.37),以及Eu(-0.58)、Sc(-0.25) 等。其中SiO2略微减少(-0.03),带入的Mo含量远大于U的含量,据此认为黄铁
矿化与钼成矿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9.
中国内陆高原正极性雷电的观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叙述了1997年夏季中日两国科学家在甘肃平凉地区合作进行的有关正极性雷电的综合观测实验情况,包括地布局,所采用的技术手 取得的主要结果。实验中采用人工引发雷电技术并取得了两次成功,其中一次是利用“空中解发”方式,即火箭拖带的细钢丝下端不直接接地,而是通过一段绝缘尼龙线与接地的另一段细钢丝相连。用这种方式可以更真实地再现自然雷电的初始过程。实验中观测到了空中导线两端先导的双向传输现象;电流、电场变化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