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9篇 |
免费 | 379篇 |
国内免费 | 3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3篇 |
大气科学 | 305篇 |
地球物理 | 410篇 |
地质学 | 1048篇 |
海洋学 | 203篇 |
天文学 | 29篇 |
综合类 | 220篇 |
自然地理 | 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116篇 |
2018年 | 103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110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91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75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49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7篇 |
1991年 | 50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8篇 |
1963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西秦岭北缘断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盆地与西秦岭地块之间的边界断层,其构造变形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和变形历史等研究对于重建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时空动力学过程,限定新生代盆地构造属性,揭示印度板块-欧亚板块碰撞汇聚的远程构造响应和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等重大科学问题具有重要地质约束。本文通过对西秦岭北缘新生代盆地南边界F1断层的断层岩类型及分带、构造要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等较详细的构造解析,辨认出F1断层6期构造变形:第一期为北西西走向、向北倾斜的韧性-韧脆性伸展正断层作用;第二期为北西西走向、向北陡倾或近直立的高角度逆冲断层作用,指示近南北向挤压缩短作用;第三期为走向近南北、向东或向西陡倾的对冲断层作用,指示了近东西向的挤压缩短作用;第四期为北东向右旋和北西向左旋的走滑共轭断层系统,指示了近东西向的挤压作用;第五期为断层面近直立的北东向左旋、北西向右旋的共轭破裂系统,指示了近南北向挤压作用;第六期为断层面近直立的近东西向左旋和近南北向右旋走滑断层构成了几何学-运动学协调的共轭破裂系统,指示了北东向挤压作用。结合西秦岭北缘渐新世-中新世沉积盆地具有断陷盆地沉积序列特征和上新世具有类磨拉石的冲洪积扇粗砾岩特征以及F1断层多期变形对新生代盆地沉积地层的控制和改造作用分析,认为F1断层第一期韧性-脆韧性伸展正断作用始于渐新世,控制了渐新世-中新世伸展断陷盆地沉积;F1断层第二期高角度逆冲缩短变形使得渐新世-中新世断陷盆地封闭、靠近F1断层的底部砾岩层卷入了挤压逆冲断层作用,断层拖曳使地层产状翘起变陡,这期变形持续到上新世冲洪积扇粗砾岩出现;F1断层第三期与第四期虽然都为近东西向挤压,但第三期为东西向对冲挤出,而第四期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斜向走滑挤出,其动力学机制是否与青藏高原东北缘西部地壳增厚隆升诱发的中-下地壳向东流动拖曳导致的上地壳东西向挤压缩短尚待证实,由于第三和第四期变形的构造形迹在上新统韩家沟砾岩不存在,因此,这两期变形的时代只能是发生在中新世末期或上新世早期;第五期北东和北西向共轭破裂系统和第六期南北向和东西向共轭破裂系统在渐新统-中新统沉积地层和上新统粗砾岩地层中都存在,其时代无疑是上新世末期或第四纪以来的构造变形,但第五期共轭断层指示的最大主压应力为近南北向,而第六期最大主压应力为北东-南西向,两者夹角约30°,指示两期变形最大主应力方向发生了30°的顺时针旋转,这可能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变形重组过程中块体旋转有关。上述F1断层丰富且复杂的构造变形形迹揭示的断层变形方式和历史演变对于澄清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红层盆地构造属性认识上的分歧和高原变形是均匀增厚变形和块体沿断层挤出滑移地壳变形机制的争论等提供了重要的构造依据。 相似文献
142.
沙特赛尼亚特矿床是新特提斯磷块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磷资源及其伴生的铀资源,但是目前对赛尼亚特矿床研究程度较弱。文章在综合分析前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赛尼亚特矿床及外围开展地质和放射性调查,对赛尼亚特磷块岩段开展实测、矿物学研究、沉积环境和层序地层分析,认为赛尼亚特矿床赛尼亚特磷块岩段中间燧石层为区内含铀磷块岩发育的标志层,并且据此将赛尼亚特磷块岩段分为上部磷块岩层和下部磷块岩层。赛尼亚特磷块岩段及单个磷块岩层内均具有明显的自下而上砂质组分逐步减少而钙质组分增加的特点。磷块岩结构、构造表明其为远距离搬运形成的产物,铀的富集与磷块岩发育密切相关。层序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白垩纪图赖夫期,区域上发育向东南方向的海侵,为研究区再搬运沉积磷块岩的形成提供了动力。赛尼亚特磷块岩段为海侵演化阶段的产物,磷块岩代表层序地层中的海侵体系域,磷块岩沉积结束达到最大海侵面。磷块岩段中间夹杂的泥岩和燧石及顶部燧石层为高位体系域产物,每一层磷块岩代表一次海侵过程,多层磷块岩表明经过几次海侵过程。文章建立的磷块岩层序旋回及动力学模型,对含铀磷块岩型铀资源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印尼8.7级巨震后云南地震活动的频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了8.7级巨震,3月29日在距8.7级地震破裂区东南160km又发生了一次8.5级地震。8.7级地震发生后,余震向震中以北扩展达千米以上。如此剧烈的能量释放,对我国的地震活动有何影响是令人关注的,但清晰解答这个问题并非易事,主要原因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如何影响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的机制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个机制可能很复杂,涉及到应力在地壳和地幔内的传播、积累,以及与地质构造等的关系。因此,仅从时间尺度上判定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对另一个地区地震活动是否有影响在认识上就存在分歧。例如,是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波动在传播到另一个地区时直接触发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还是由于一个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的应力释放和调整影响到另一个地区的地震活动才被看作是影响?显然,这两方面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8.7级地震发生后不到20分钟,在我国云南的宾川发生了4.6级地震,其发震时间也是8.7级地震的面波到达该地区的时间(李刚等,2005); 相似文献
144.
145.
146.
干旱和半干旱黄土地区的压实土路基、垃圾填埋场黄土盖层等的持水特性和渗透特性均受温度影响。为了探究温度对全吸力范围内压实黄土水力特性的影响规律和内在机制,基于滤纸法和自行研发的小土柱试验装置对不同温度下延安新区压实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以及渗透性曲线(HCC)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黄土SWCC的高吸力段体积含水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低吸力段受温度影响不明显;黄土渗透曲线则是在低吸力段受温度影响显著,温度越高渗透性越强,当土体吸力增大或体积含水率减小至一定值后,温度对土体渗透性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基于此结果,将改进的van Genuchten(VG)模型作为可考虑温度影响的SWCC预测函数,通过拟合实测数据得出温度相关参数并进行验证;对于渗透性曲线,以90 kPa基质吸力为分段点,在低吸力段和高吸力段分别采用统计模型和幂函数进行分段预测,能够得到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