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4篇
地球物理   87篇
综合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由震源机制解反演中国大陆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兴信  邵辉成 《地震学报》1999,21(4):354-360
使用1920~1996年的震源机制资料,分区反演了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最大主压应力1轴在西藏高原和中国西部成近南北向,华北成近东西向.在中国中部,1轴在北段成北北东-南南西向,中部成近东西向,南部成北北西 南南东向.最小主压应力3轴水平投影除在中国西部与1轴为斜交外,大多数地方为正交.中等主应力2相对大小R值在西藏高原最低,为0.10~0.30,并很快地向东北过渡到0.60~0.90高值区.实测和反演的断层破裂面多分成共轭的两组.结合主应力方向和R值,把中国构造运动特征分为7类.断裂类型大多数为具有中等R值的走滑型,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中国东部以及西藏高原内部;少数为逆断型,分布在中国西部和西藏高原北缘.正断层分布在西藏高原的南缘,相应R值也较小.  相似文献   
22.
关中地区小震活动特征及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关中地区地震活动呈现东部相对活跃而西部平静的局面,打破了近20年来西部相对活跃的格局。从三信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格局的原因,认为这是大区域应力调整,汾渭地震带地震逐渐活跃而西海固地区相对平静以及关中地区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对今后关中地区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3.
邵辉成  史新海 《内陆地震》1991,5(3):232-236
运用平稳正态序列穿过理论方法对渭河盆地和陕南地区近期的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并对该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24.
利用陕甘宁交界地区测震台网记录到的2009—2018年4423个近震波形资料,采用衰减结构层析成像方法对该地区地壳Q_S值进行成像分析,获得了陕甘宁交界地区地壳衰减模型,分析讨论了Q_S值分布与活动断裂及强震活动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陕甘宁交界地区地壳剪切波衰减横向变化显著,整体上,海原-六盘山构造带和西秦岭构造带地壳Q_S值相对偏低,鄂尔多斯盆地和陇中盆地地壳Q_S值相对较高。活动构造带和活动断裂交汇区呈现低Q_S值,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这与活动断裂带及交汇区地壳岩石较为破碎且富含流体有关。有历史地震记录以来,研究区6级以上地震大多分布在高、低Q_S值的过渡区,分析认为这与"硬"、"软"地壳介质交界处容易积累地震应变能有关。研究区域低Q_S值分布与低横波速度和低电阻率区的主要分布特征较为一致,但是与大地热流研究结果存在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25.
采用更加符合长期变形和震后短期变形的Burgers流变模型,模拟了华北地区1303年以来6.5级以上地震引起的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演化.结合华北地区历史地震期幕活动特征,分析了不同活跃期之间、同一活跃期内不同地震之间的库仑应力加卸载效应.结果表明:华北地区不同活跃期的强震主体活动区受控于历史强震的库仑应力加载作用;每个活跃期内强震活动主体区在空间上的迁移与该活跃期内首个7.5级以上地震的触发作用有关;华北地区每个活跃期内强震活动在时间上表现出的"平静期—活跃警告期—高潮期—剩余释放期"应该是区域动力加载过程的一种表现.岩石圈流变松弛效应引起的库仑应力变化对华北地区强震活动时空演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讨论了库仑应力变化在华北地区历史地震活动时空演化过程中可能扮演的角色,为探索华北地区强震活动空间迁移和韵律特征蕴含的构造动力学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地震危险性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陕西泾阳地区的地震活动与冯村水库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微震相对额度原理提取微震信息,分析了泾阳震群的活动特征.应用相关分析法探讨了泾阳地区的震群活动与冯村水库库容变化和口镇-关山断裂活动的关系,认为泾阳地区的震群活动是构造地震,是区域应力场控制的结果,与水库无关.  相似文献   
27.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能反映非平稳信号时频域特征的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百年来中国大陆西部及邻近大三角地区的地震资料,得到了地震活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特征。百年来该地区地震活动主要周期分别为42年、22年、7年和14年,而且其强度随时间在变化,由此我们认为对于地震活跃或平静期的讨论只有建立在具体的时间尺度上才有意义。同时利用各种尺度的小波系数和地震活动主周期对未来地震趋势进行的分析表明,未来几年该区地震活动仍相对较为活跃。  相似文献   
28.
关中地区近期垂直形变与现今活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差分、回归分析、最小二乘法原理等方法,对泾阳地震前后关中地区跨断层形变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所监测的各断裂活动震前存在着中短期形变异常,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活动特征,可能是区域大面积应力积累和调整的结果;②进入短期的异常标志是中短期异常出现转折或反向;③各断层活动速率呈准同步变化,曲线形态大都呈现典型的α、β、γ相变化。分析了陕西关中盆地的地壳形变特征以及与西部强震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地壳形变特征存在时空差异性,不同地区地形变活动强弱与其主要边界断裂带的距离存在相关性,主要边界断裂带附近地区相对活动强烈,远处则减弱;②不同时期各断层地形变活动强弱变化不同,既和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有关,又与地震活动关系密切,且不同区域地壳构造运动发生转折的时期不尽相同。同时,断层形变前兆异常又存在时空差异性,表现为形态、时间等特征的不同;③多场地、大范围的断层活动异常与强震活动相呼应。  相似文献   
29.
王平  邵辉成 《内陆地震》1996,10(2):169-173
介绍了Ω概率统计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使用1970~1993年陕西省ML≥2.3级地震目录,用Ω概率统计法分析了陕西地震震级的分布特征,得到陕西省ML4.0和ML5.0级地震的复发周期。  相似文献   
30.
采用Evernden的线源模型推导出了用震中烈度I_o,极震区面积S和震源深度H计算震级的公式。将全国分成八个区,采用1900年以来在我国发生的163次M_s≥4.7地震,回归出全国和分区的公式。对结果分析表明,分区结果明显优于全国统一的结果,更优于只用震中烈度计算震级的结果。但震源深度项所起的作用似乎不大。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