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43篇
地质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基于网络的空间信息表达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结合我国目前“数字省区”空间信息共享建设对于空间信息网络表达的需求,深入分析了空间信息共享系统中多种空间信息的网络表达问题,以及实现共享空间信息网络表达所需要解决的3个基本问题。研究了基于XML的空间信息网络表达实现技术。该研究对于空间信息共享系统中实现空间信息网络分布式表达和系统共享空间信息的潜在价值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数字省(区)”建设的实践,实现了该研究成果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22.
提出了基于Mobile SVG的移动地图可视化的设计思路,研究了Mobile SVG的坐标系统和坐标转换,实现了Mobile SVG移动地图的可视化。  相似文献   
23.
乘客出行需求预测是智能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准确的出行需求预测,对于车辆调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的预测方法无法准确的挖掘其潜在的时空相关性,且大都忽略历史流入量对出行需求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挖掘时空大数据中的时空特性及提升模型预测乘客出行需求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乘客出租出行需求短时预测CLAB(Conv-LSTM Attention BiLSTM)模型。CLAB模型设置了3个模块分别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onv-LSTM模块和2个BiLSTM模块,基于注意力机制的Conv-LSTM模块提取临近时刻乘客出行需求量中的空间特征和短时时间特征,其中注意力机制能自动分配不同的权重来判别不同时间的需求量序列重要性;为了探索长期时间特征,用2个BiLSTM模块来提取历史流入量序列时间特征和日乘客需求量序列的时间特征。采用厦门岛的网约车和巡游车的订单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 CLAB模型更适用于使用30 min历史数据预测未来5 min短时乘客出行需求;(2)与基准预测模型相比,CLAB模型的整体的效果误差更低,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CLAB模型比CNN-LSTM、LSTM、BiLSTM、CNN...  相似文献   
24.
在黄土高原选取代表不同黄土地貌类型的神木、绥德、延川、富县、宜君、长武、淳化、定边共8大研究样区200个小样区。在每个小样区中以1∶1万地形图制作的分辨率为5m的DEM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不同算法分别提取坡向。运用方差分析,排序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向的中误差,不同坡向的面积,认为在黄土高原提取坡向时选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和三阶反距离权差分算法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5.
GML数据的Web可视化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GML是GIS领域的通用交流语言,然而目前的浏览器并不支持GML,因此GML的Web可视化仍是GML应用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的可视化策略。该策略采用文档对象模型(DOM)进行GML模式文件和实例文件解析,按地理要素对GML进行数据分流/分层,然后分层可视化的办法,实现了GML数据的Web可视化。实践验证,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且对于GML数据量较大时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26.
为识别城市交通中的频繁路径,本文提出了一种出租车轨迹数据的频繁轨迹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轨迹数据进行轨迹压缩,以降低计算复杂度;然后基于最长公共子序列和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进行轨迹相似性度量计算,利用计算得到的轨迹间相似度生成距离矩阵;最后将生成的距离矩阵结合HDBSCAN算法进行聚类得到频繁轨迹。选取厦门岛内两个区域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识别出轨迹数据集中的频繁轨迹,进而得到城市区域之间通行的频繁路径,对道路规划、路径优化与推荐、交通治理等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7.
刘先锋  邬群勇  马亨冰 《测绘科学》2013,38(3):112-114,127
本文通过分析客户端地图Mashup和服务器端地图Mashup的优缺点,得出服务器端地图Mashup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工作流的服务器端地图Mashup框架。利用工作流将在线地图服务和带有位置信息的服务数据在服务器端进行整合,实现了地图Mashup应用。实践证明,该框架能够有效地搭建服务器端地图Mashup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28.
县级地名时空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大宁  邬群勇  满旺  郝敏 《测绘科学》2014,39(11):121-125
地名是最常用的社会公共信息之一,本文顾及地名的时空特性,基于地名的变更,结合基态修正模型和序列快照模型理论思想,以关系数据库为实现平台,设计了县级地名时空数据库,解决了分类存储地名数据的数据库的臃肿问题.并以福鼎市地名变更为例,实现地名时空数据库,给出了新增地名、地名更新、地名注销和数据库查询等方面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9.
地籍信息是城市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城市的核心应用系统之一.为了便于进行房地产的统一管理,上海浦东新区建设局利用GIS技术进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开发,介绍了该系统的建设背景以及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30.
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47  
该文阐述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内涵,综述了GIS支持下的各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其优缺点。如叠加分析方法、多指标决策模型以及人工智能方法,以研究实例说明如何通过GIS系统引导用户参与分析评价的过程,强调技术层面和群众参与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不可缺少的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