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8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宁夏区域地震台网资料,采用初至P震相定位法测定2021-09-29中宁M_(L)3.6地震震源深度,同时利用gCAP反演方法测定该地震震源机制解及矩张量解,然后根据震源机制与应力场模拟方法计算现今应力场体系在中宁M_(L)3.6地震震源机制两个节面的相对剪应力和正应力。结果表明,初至P震相定位法和gCAP方法测定的中宁M_(L)3.6地震震源深度均为11 km,震源机制节面Ⅰ走向242°、倾角63°、滑动角8°,节面Ⅱ走向148°、倾角83°、滑动角153°,矩张量解结果表明该地震的双力偶成分占全矩张量解的97.07%,表明该地震为天然地震。结合震中附近2009年以来M_(L)1.0以上地震重定位后的空间分布、区域地质构造和相对剪应力等分析推测,中宁M_(L)3.6地震发震断层可能与天景山断裂东南段附近NNW向断裂薄弱带有关,该地震是在青藏高原东北缘NE向挤压作用下,沿着NNW向断裂剪切滑动引起的一次右旋走滑型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82.
浅谈粤西镇安地区震旦纪变质地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区调成果,镇安地区前泥盆纪地层为一套受NW向构造控制,典型的局部无序、总体有痛的构造地层单位系统,自下往上可划分为托洞岩组和汶岩组,并主伙前人在区内划分,建立的“震旦纪大绀山组和活道组”值得商榷,它们在镇安地区继续使用是不合适的,有必要且必须根据镇安地区前泥盆纪(震旦纪)变质地层的实际情况建立构造地层单位,托洞岩组和汶岩组不仅适用于镇安地区,甚至在整个云开地区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海洋立体观测网建设与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精度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是空天地海一体化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陆基观测网和空基观测网向海洋的重要延伸。本文系统介绍了海洋立体观测网的组成,即海洋时空基准网和海洋环境监测与感知网;详细梳理了核心装备,包括水下导航与定位装备、海洋地球物理环境探测装备、极区导航定位装备与大数据中心。面向我国经略海洋和海洋强国战略,应紧跟海底立体观测网的发展趋势,并加快其建设。  相似文献   
84.
对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花岗斑岩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63.3±2.9 Ma,显示花岗斑岩体侵位于中侏罗世晚期.花岗斑岩具A型花岗岩特征,代表伸展构造岩浆活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该区中侏罗世花岗斑岩可能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花岗斑岩的期次厘定为松辽盆地的成生演化关系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5.
新林-喜桂图断裂北东段塔河地区发育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岩石类型为玄武安山岩、玄武粗安岩和粗面玄武岩,前人曾将其划归为中-晚侏罗世塔木兰沟组。本次工作区在塔河北瓦拉干林场一带,采用LA-ICP-MS同位素测定方法,在玄武安山岩和粗面玄武岩中分别取得锆石~(206) Pb/~(238) U年龄平均值为(501.1±1.4)Ma(23个数据点)和(500.50±0.95)Ma(14个数据点);首次确定了大兴安岭北段塔河以北寒武系火山地层的存在。中基性火山岩,具有亚碱性岩系列钾玄岩特征,且无任何变质变形;Eu微弱负异常,(La/Yb)_N=16.63~25.91;富集Ba、Rb、Sr、K,亏损Nb、Ta、Ti。岩浆的形成可能与岛弧背景下的拉伸作用有关,同时指出额尔古纳地块塔河以北地区寒武系的存在并非是局部现象,很可能有一定的分布范围。这一研究成果为重新认识大兴安岭北段局部地区中生代火山岩、探讨新林-喜桂图构造带演化历史及西伯利亚南缘额尔古纳地块大陆地壳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6.
利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东段最新的1:20万航磁勘查资料,结合现有的地质、物、化、遥成果,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内生金属矿找矿远景进行了评价,共划出3个级别的找矿远景区28片,并在其中的一、二级找矿远景区中确定找矿靶区21个.这些靶区中均有找矿意义较好的航磁异常,应是今后找矿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7.
岩石学、矿物学、微量元素、古生物以及产出地质形态特征等多方面研究表明,粤西罗定地区老鼠峡震旦纪变质地层中出露的厚层状变质砾岩为一套成分比较单一、构造改造型的沉积成因的底砾岩.其底界相当于中国南方的南沱组的底界,为广东省境内早、晚震旦世之间澄江运动的构造界面.  相似文献   
88.
根据最新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认为粤西云开地区前泥盆纪变质地层属一套总体有序、局部无序的构造地层单位系统,因此建议新建云开岩群。依据叠覆关系,又将其划分为新垌岩组、帅堂岩组、山美岩组、清垌岩组4岩组。各岩组间以顺层韧性变形带为界面,空间分布主要受第一期北西向褶皱控制。云开岩群适用于整个粤西云开地区,前人所建立的“云开群”及“高州岩群”实为同一套岩层,即云开岩群。  相似文献   
89.
陇川盆地为北东-南西向的断陷盆地。对盆地钻井岩心和地表露头剖面的沉积旋回、岩矿标志、孢粉组合及测井资料的研究,将盆地地层分为五个层序;层序1及2为芒棒组,层序3、4、5为南林组。南林组地质时代为中新世,芒棒组地质时代为上新世。孢粉组合反映出盆地古气候为热带-亚热带背景下的时凉时干的特点。  相似文献   
90.
陇川盆地中新统地震相分析与油气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滇西陇川盆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盆地的地震层序、地震相进行了综合研究,并结合钻井岩心相及测井相的分析,进行了盆地沉积相解释推断,解释出湖相、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塌积扇等不同的沉积相类型以及它们的展布特征和古沉积环境,认为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不一致,盆地东北部凹陷的岩性可能相对较细。并且指出了相对有利的可能生油凹陷及油气勘探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