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14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数据模型的概念、GIS数据建模的3个抽象层次进行介绍,按照3个层次的划分对GIS数据模型进行分类,并对当前GIS概念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已有时间概念模型进行分析,提出时空概念模型的4种划分.  相似文献   
22.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空间知识表达与推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通过比较指出了基于符号的知识表达与推理方法的不足,阐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知识表达与推理的方法,并认为神经网络方法可作为智能空间决策支持系统中符号方法的替代或补充,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不确定空间知识表达与推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在分析当前GIS在维护地理信息现势性方面存在的缺陷基础上,提出了动态GIS,对当前静态GIS从数据生产、更新、管理、应用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扩展,并给出具体的扩展方法,结合宜春市市政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实施进行实例阐述.基于这些方法使得构建的GIS系统能保持与研究对象的状态信息同步,最终实现对研究对象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及时掌握研究对象的状态信息,尤其是及时检测到状态的改变,及时响应,必能有效提高GIS的服务质量,本文的研究对智慧地球平台的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基于云平台的遥感信息公共服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平台作为云计算服务的基础架构,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提供各种计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动态分配。文章提出的基于云平台的遥感信息公共服务,就是借助云平台先进的基础架构和管理方式,构建快速有效的遥感信息公共服务,推进遥感信息的应用和遥感信息事业的进步。文章在引进云平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遥感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并对服务平台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5.
面向元功能的GIS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6.
根据GIS在应用开发中的现状和遇到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解决技术如组件技术、软件体系结构技术等的研究与分析 ,介绍了双重生命周期模型 ,提出了GIS在国土信息管理领域的特定域模型 ,目的在于降低应用开发的复杂度 ,提高软件生产率 ,支持动态的可扩展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7.
基于ArcSDE的地理数据入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GIS开发中空间数据的导入原理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rcSDE的自建命令,实现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空间数据入库方法。  相似文献   
28.
RFID(射频识别)中间件技术是RFID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分布式环境下的信息交换是这项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企业对空间位置信息的关注需求日益增大,空间信息服务也成为RFID中间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RFID中间件和空间信息服务的概念,通过一个RFID物流管理系统应用实例研究了空间信息服务在RFID中间件中提供空间信息操作,处理与交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
GIS组件分类与检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组件分类和匹配原理,并对签名匹配法进行了研究,把它作为从已知的组件中获取可重用组件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在国土信息管理领域中GIS组件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0.
针对目前地理信息学科教育培养模式缺乏工程实践,人才可获得程度低,与地理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不适应的现状,该文探索并提出高等院校应根据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知识体系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特色,适当调整学科布局和培养方案计划,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并提出培养模式可与地理信息企业人才的再教育与培训计划衔接,充分利用国内外企业、机构与其他高校的优势资源与成功经验,实现产学研用融合。以武汉大学为例,阐述面向地理信息产业的复合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方案及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