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矿物的2V和主折射率是矿物学资料的基本数据之一,是鉴定透明矿物很重要的依据;文契尔半圆柱鉴定系统亦以这几个常数编制。在测定透明矿物的2V和折射率的工作中,旋转针台受到越来越普遍的重视,它已逐渐成为光性矿物学工作中的基本工具之一。 用一轴针台可以较准确地测定2V,同时因为可以对晶体的光率体作准确的定位,测定主折射率的精度也超过一般的方法。但是,一轴针台锥光法测2V一般误差较大;消光  相似文献   
122.
根据二合店一带碱性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和特征指数、微量元素及区域构造的综合分析,认为它属于大陆内部拉张构造环境中非造山期的A型花岗岩。其产出位置在敦—密断裂带附近,一些北西走向张性断裂为碱性花岗岩的侵入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并具有被动侵位的特点。从已测得U-Pb法等时线年龄149.2±9Ma、166.5Ma、146.9Ma,推断其侵位时代上限为晚侏罗纪晚期。  相似文献   
123.
施加辛 《云南地质》2008,27(4):430-433
绿辉石角闪石玉是近来缅甸发现的一个非翡翠玉类的新品种。矿物成分主要为高压带的角闪石,不均匀分布少量绿辉石及蓝闪石。  相似文献   
124.
在质地松软地带桩基被作为大型建筑物的持力基础,桩基持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尤其是对高层建筑的桩基质量已引起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对桩基质量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通过使用ES-1225型浅层地震仪对桩基进行无损动态检测的实践,对该方法原理以及如何判别桩基质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5.
126.
1958年是我国地质工作大跃进的一年。在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地贸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矿产储量空前大丰收,后备产地大量增加。矿区水文地质工作随着地质勘探项目和地区的增加,相应地进行了大量的水文地质测量和勘  相似文献   
127.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依据已有的研究结果, 分析了全球变化的趋势和温室气体(特别是CO2) 对气候变化的贡献和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我国和世界农业地理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分大区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稻、小麦、玉米等影响情况。提出了我国农业对全球气候变化应采取的战略对策和措施, 这些对策和措施可分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两部分。  相似文献   
128.
伶仃洋出海航道前后5次大规模的浮泥观测表明,航道中曾普遍发现浮泥层,但近期分布范围有所缩小;浮泥层厚一般在0.1~0.6 m之间,层厚较大的分布区主要集中在航道北段深槽区。根据浮泥分布的多年变化与洪、枯季变化分析,浮泥主要分布在航道深槽内且洪季浮泥层厚度与范围明显比枯季大,表明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和较为丰富的细颗粒泥沙来源是浮泥形成的重要条件;浮泥层由于具有易流动性和可塑性,其形成位置、厚度与长度受潮汐作用影响明显而具有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9.
刚性块体压入颗粒体系时的受力及力链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颗粒体系由大量离散颗粒组成,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比如砂土地基、泥石流及滑坡体等。外荷载通常沿着准直形的路径在体系内传递,形成区别于单个颗粒和整个体系的细观结构--力链,亦即颗粒物质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特征。采用颗粒离散元方法模拟刚性块体压入颗粒体系的过程,计算得到了刚性块体底部所受阻力与压入深度的幂率关系;给出力链的判断准则和搜索强力链程序,构建颗粒体系强力链网络,并分析了压入试验过程中力链的演变及其长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0.
中国食物供给能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情  岳天祥  卢毅敏  杜正平  辛晓平 《地理学报》2010,65(10):1229-1240
从中国各类型生态系统(农田、草地、水域) 的实际的食物生产能力出发,结合进出口产品中的食物部分,得出全国实际的食物供给能力,根据食物营养成分表中的转化率,将各类食物折算成人类生存所需的3 大营养成分(热量、蛋白质、脂肪) 的产量来表示,并利用ArcGIS 进行草地和农田食物供给的空间分析。以2004 年为例,中国实际食物供给能力为:热量1.601×1015 kcal,蛋白质6.163×107 t,脂肪2.717×107 t。其中,中国内陆生态系统实际可供给热量1.454×1015 kcal,蛋白质4.996×107 t,脂肪2.074×107 t,分别达到了陆地生态系统生产潜力的32.46%、38.33 %和41.12%,内陆生态系统食物供给还有较大的增长余地。在小康水平下,中国的食物热量、蛋白质、脂肪分别可以供养人口19.12 亿,20.84 亿和11.03 亿人,按照2010 年营养目标和2020 年全面小康目标,热量和蛋白质的供给已经较为充足,而脂肪的供给有所不足,今后需要注重油脂作物的种植和生产。结果还表明:中国的食物供给能力中,农田占据了绝大部分,不过比例有下降的趋势,从1998 年的84.66%,下降到2004 年的74.72%;草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所提供的食物所占比例分别为4.83%~5.80%、6.02%~7.51%,波动较小;净进口食物所占比例逐年增长,1998 年仅为4.04%,2004 年增加到13.82%。通过平衡模型计算,在温饱、小康、富裕水平下,2004 年中国可以供养的人口分别为:15.34 亿,15.00 亿和14.11 亿,这表明,如果能够优化种植结构,合理配置植物性食物向动物性食物转化比例,均衡营养消费结构,中国实际食物供给较为充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