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125篇
地质学   258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ResearchontheseismotectonicsoftheJan┐uary17,1995HanshinM7.2earthquakeZHU-JUNHAN1)(韩竹君),FU-HUREN2)(任伏虎),YujiroOgawa2)(小川雄二郎)a...  相似文献   
42.
43.
44.
藏北高原D110点不同季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1998年GAME-Tibet加强观测期间取得的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对藏北高原D110点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的月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半年(5-9)月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且基本上按正弦曲线变化,但相位随深度的增加而滞后;冬半年土壤温度尽管也存在日变化,但变幅较小。  相似文献   
45.
46.
计算和研究了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Ms7.6地震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的时空演化图像, 对继澜沧地震13 min后发生的耿马M7.2地震的应力触发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也对澜沧-耿马地震后24 d内发生的Ms5.0~6.9后续强余震的应力触发问题进行了探讨. 结果显示, 澜沧地震断层破裂产生的完全库仑破裂应力变化空间分布图像具有很强的非对称性, 正值的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变化区域均具有与强余震分布位置吻合较好的现象. 耿马Ms7.2地震受到了澜沧Ms7.6地震产生动态和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触发作用; 绝大多数后续强余震受到了动、静态库仑破裂应力的综合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47.
恒星干涉仪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用自适应光学技术来调节两相干光束之间的夹角,以保证干涉条纹可见度的损失最小。在我们的恒星干涉仪实验系统中,光束方向矫正系统就是为这一目的而研制的.该系统中的光子计数系统和8098单板机的软、硬件组成了补偿光束方向随大气扰动而变的系统.文章介绍了该伺服系统以及在实验系统联调时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8.
利用每天两次八层标准等压面上的风、气温和位势高度记录,研究了1978年——79年冬季青藏高原周围及其上空的平均环流的某些特征。在一大致平滑的地面,每隔2.5纬距,2.5经距估算风和场面气压,标准气压层资料采用的是1978年12月1日到1979年2月28日期间的。  相似文献   
49.
扬子克拉通北缘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地质构造演化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报道了大别造山带红安地块康家湾混杂岩中榴闪岩岩块和含石榴子石白云钠长片岩基质中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康家湾混杂岩中榴闪岩岩块的原岩形成时间为1064±10 Ma,且经历了183±3 Ma的流体作用过程;中元古代锆石Hf同位素组成(εHf(t)=4.7~12.3)接近当时的亏损地幔值,指示榴闪岩原岩(玄武质岩石)可能来自亏损的地幔源区部分熔融作用;混杂基质中碎屑锆石年龄谱可大致分为2576 Ma、2065~1698 Ma、1071~560 Ma和254~156 Ma四组,暗示其物源可能主要来自于近源的秦岭-大别造山带前寒武纪基底;基质中最年轻的岩浆锆石年龄为~240 Ma,表明康家湾混杂岩的最终就位时间可能在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之间。综合秦岭-大别造山带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本研究认为大别造山带红安地块与扬子克拉通庙湾蛇绿岩、神农架弧等共同构成了一套中元古代末期—新元古代早期岛弧增生造山体系,从而支持扬子克拉通可能由一系列微陆块逐渐拼合而成。  相似文献   
50.
2011年对珠江口外内陆架海域22个点位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Cr、Ni、Cu、Pb、Zn、Cd和As含量、形态特征、来源控制因素以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采用了BCR提取法分析各种重金属赋存形态,并依据各种重金属的形态特征与沉积物基质属性进行了相关因子分析,了解其分布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珠江口外内陆架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为由陆向海的方向,随着水深增大而逐渐降低。重金属赋存形态中Cr、Ni、Cu、As主要以残渣态存在,Pb主要以可还原态存在,Cd主要以酸提取态存在,Zn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与可还原态。各重金属非残渣态比重Cd最高,Cr最低,表明Cd的迁移性最强。各元素非残渣态在平面上的分布与总量分布模式相关性较好,因此,珠江口外内陆架海域通过总量来确定区域重金属污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靠的。重金属元素与黏土含量、可还原态Fe、Mn含量普遍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珠江口外内陆架的重金属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来源于附近大陆的物质输入。运用酸提取态百分含量风险评估法对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发现研究区各元素综合风险评价除Cd为高风险外,Cr元素综合风险评价为无风险;其余为中一低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