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地质学   58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日喀则地区的蛇绿岩是西藏南部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出露较好的蛇绿岩之一。对日喀则地区白朗蛇绿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其基性岩石为钙碱性系列,主要氧化物具有低钛(0.6%~1.1%)和富镁(6.6%~8.7%)、高铝(15.3%~16.0%),以及烧失量普遍较高(2.8%~4.6%)的特征。岩石微量元素配分型式与N-MORB类似,又具有岛弧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受到了俯冲作用的影响。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源区为略富集的MORB型地幔。白朗蛇绿岩所代表的特提斯地幔域与印度洋地幔域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进一步证实了现今的印度洋继承了特提斯地幔域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22.
23.
南岭地区产于碳酸盐岩中铅锌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远发 《湖南地质》1993,12(1):23-28
根据南岭地区产于碳酸盐岩中铅锌矿床的实际资料,按成矿物质来源将本区铅锌矿床划分为岩浆源铅锌矿床(I)和和地层源铅锌矿床(Ⅱ)两类。重点讨论了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在判别矿床成因方面的应用。首次提出了(~(207)pb/~(204)pb)_u。参数及其与成矿物质来源的关系。讨论了不同成因类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指出上古生界(D—P)的含水性是成矿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4.
万洋山岩体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地带,为加里东期多阶段岩浆活动的复式岩体,花岗岩主要岩石类型有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广。对岩体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锆石样品进行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U-Pb定年,锆石的16个测点206Pb/238U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46.0±3.4)Ma(n=16,MSWD=0.15)(95%置信度),反映该岩体形成于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岩石地球化学表明岩体中Si O2的含量为65.91%~73.35%,K2O的平均含量为4.20%,Na2O+K2O为5.90%~7.88%,K2O/Na2O平均值为1.64,Al2O3平均值为13.81%,ASI平均值为1.09%,总体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中Ba、K、Sr、P、Ti表现出明显的亏损,Rb、Th、U、Nb、Zr、Hf等则相对富集,稀土元素总量中等(159.71×10-6~262.78×10-6),轻稀土富集LREE/HREE=6.16~10.01,(La/Yb)N=6.37~12.17,具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30~0.59)。岩体的[n(87Sr)/n(86Sr)]i值为0.71223~0.72509,εSr(t)值为117.5~299.9Ma,εNd(t)值为-9.39~-7.30,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为1.77~1.94 Ga。根据上述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万洋山岩体为来源于地壳的S型花岗岩,花岗岩氧化物和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指示岩体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结合前人对华南加里东期岩体的研究成果,推断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岩体的具体形成机制为:在全球板块构造的影响,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拼接后,板块间的强烈挤压应力相对松弛、压力降低的后碰撞构造环境下,因地壳增厚而升温的中上地壳岩石减压熔融并向上侵位。  相似文献   
25.
金沙江构造带嘎金雪山岩群玄武岩铀-铅同位素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U Pb单颗粒锆石同位素稀释法 ,测定了嘎金雪山岩群中两件玄武岩样品的同位素年龄。获得的两个下交点年龄分别为 (36 2± 8)Ma和 (396± 7)Ma ,两个上交点年龄分别为 (2 52 5± 12 )Ma和 (1387± 59)Ma。前者代表嘎金雪山岩群玄武岩的生成年龄 ,说明金沙江洋在早石炭世就已打开 ;后者代表下伏基底年龄 ,表明金沙江构造带深部可能存在具扬子古陆壳性质的中—早元古宙地层 ,从而表明金沙江洋是由扬子古陆边缘裂解而成的。  相似文献   
26.
羊拉地区含矿矽卡岩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滇西北羊拉铜矿化集中区现已发现4个矽卡岩体,按成因分为喷流-沉积和接触交代矽卡岩两大类,前者呈层状,是铜的主要赋矿围岩,不同成因的矽卡岩具有不同的岩石化学组成,组成喷流-沉积矽卡岩有贫Al2O3,TiO2,REE和富铁(TFeO)等特征。在ω(TiO2)-ω(Al2O3),ω(SiO2)-(Al2O3)-N(Fe)/N(Ti)-N/(Al)/N(Al+Fe+Mn),ω(SiO2)2-ω(TFeO)  相似文献   
27.
与千里山岩体有密切时空联系的东坡矿田是我国主要钨锡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在前人对千里山复式岩体成岩时代和金船塘与千里山岩体第一期似斑状花岗岩侵入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笔者选择金船塘及红旗岭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石英和金船塘矿床矽卡岩矿石中的单矿物,进行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和矽卡岩矿物(包括符山石和石榴石)Sm-Nd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得出金船塘及红旗岭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33.4±5.9 Ma(MSWD=1.3)和143.1±8.7 Ma(MSWD=47),金船塘矿床矽卡岩矿物Sm-Nd等时线年龄为141±11 Ma(MSWD=0.27)。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金船塘矿床至少存在164 Ma±、133~141 Ma两期成矿作用,在测定误差范围内,它们分别与千里山岩体第一期似斑状花岗岩(152 Ma)和第二期等粒黑云母花岗岩(136~137Ma)的侵入活动有关,而红旗岭矿床的成矿作用与千里山岩体第二期岩浆侵入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8.
云南羊拉地区不同类型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云南羊拉地区现已发现4种类型的铜(多金属)矿床,即喷流-沉积(层状矽卡岩)型铜矿床、交代成因矽卡岩型铜矿床、脉状热液充填-交代型铜多金属矿床和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对前3类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系统研究对比表明,不同类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明显不同,其中:层状矽卡岩中的流体包裹体以类型多、组分复杂、均一温度(100~620°C,一般大于300°C)和盐度高[w(NaCl)为8.3%~55.0%,一般w(NaCl)≥20.0%]且变化范围大、密度高(一般大于1.00 g/cm3)、捕获压力低(10~25 MPa)为特征,流体来源于深部和海水二个端元,其演化特征符合二元混合模式;交代矽卡岩以流体包裹体类型简单、组分单一、均一温度(一般小于250°C)和盐度中-低[w(NaCl)为9.0%~20.0%]、密度低(一般小于1.00 g/cm3)且变化范围大、捕获压力高(150 MPa)为特征,反映其流体来源单一,演化趋势属等组分自然冷却过程;脉状矿床(体)以中低温度、中等偏低的盐度和高的捕获压力为特征,其成矿流体包括3个均一温度和盐度相差不大的端元流体,所观测的流体包裹体为这3种端元流体按不同比例混合的结果.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表明,里农铜矿集中区存在多期次、大规模的地质流体活动,这为该区大规模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29.
研究发现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黑云母化和硅化;蚀变矿物主要交代原岩中的长石.对蚀变和矿化岩石化学组成的定量研究表明;蚀变过程中SiO2较活泼,既可以被大量带出,也可以随硅化而大量带入;Al2O3和TiO2相对稳定;TFeO和MgO随绿泥石化和黑云母化而带入;长石被交代分解后释放出的CaO、Na2O和部分K2O被淋滤带出,另一部分K2O可进入新生矿物云母而保留下来,释放出的Al2O3则形成刚玉.因此,FM/CNK、K/CNK、A/CNK及C等岩石化学参数也都随蚀变的增强而增大.  相似文献   
30.
Pb、Sr、Nd、Hf 同位素都是放射性成因的重稳定同位素,地质过程中不发生同位素分馏,因而其同位素组成只与来源有关而与过程无关。这些同位素组成是成岩(成矿)物质来源及其构造环境判别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研究壳幔分离与壳幔相互作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这些参数的计算涉及相对复杂的公式推导,许多地质工作者并未系统学习过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在对公式与参数的理解上难免会出现偏差,导致数据处理错误。本文对铅- 锶- 钕- 铪同位素的相关参数以及这些参数的计算公式作一全面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作者应用Excel VBA 设计了一套计算机程序。该程序界面友好、使用方便、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