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该文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确定该区钼矿床的找矿标志,重点预测了在该区深部寻找斑岩型钼矿的前景,对该区今后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多普勒雷达资料循环同化在台风“鲇鱼”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李新峰  赵坤  王明筠  明杰 《气象科学》2013,33(3):255-263
高分辨率的中尺度预报模式ARPS及其3DVAR/云分析系统,针对2010年登陆福建的超强台风“鲇鱼”,研究对流可分辨尺度下,每1h循环同化沿海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网资料分析、研究对台风初始场和预报场的改进作用.结果表明:单独同化雷达资料可显著改善初始场中的台风内核区动力和热力结构,以及台风强度和位置,进而提高18h台风强度、路径和降水预报,但预报路径和降水分布与实况仍存在差异.在雷达资料同化基础上加入常规观测资料,对初始场中台风内核区结构改进不大.但在显著调整大尺度背景场,从而进一步减少台风路径预报误差,能准确预报出福建沿海两个强降水区域的位置和强度.总体而言,雷达资料同化主要提高台风结构分析,而常规观测资料同化主要改善环境场分析,两者有效结合使得预报结果和实况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33.
常存杰  高俊峰  赵坤  曹申锋 《山东地质》2013,(10):116-118,121
莱芜市砂石土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质量好、开发潜力大,优势突出。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对全市砂石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监督管理情况开展全面摸底调研,分析了砂石土矿采矿权设置、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用双多普勒雷达分析华南一次飑线系统的中尺度结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飑线是中国春、夏季常见的一种天气现象.2007年4月23-24日华南地区的一次强飑线过程,因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给广东部分县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广州和深圳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探测资料,采用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方法和热力动力反演方法,研究此次飑线内部的三维风场、动力和热力结构.在此基础上,通过质量、动量诊断探讨其维持机制.同时,结合地面、高空常规观测及自动站资料分析系统伴随的环境和地面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系统发生于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0-3 km,18 m/s)和中等强度对流不稳定度的环境中,其移动速度最快达17 m/s,属快速移动的飑线.飑线过境时,地面测站呈现风向突变、风速骤增、气压上升、温度与露点骤降等现象.其成熟期的雷达回波和风场结构与过去观测的热带、副热带快速移动飑线系统特征相似.由前(前方指系统移动方向)向后,降水结构依次为对流区、过渡带和层云区.其中,对流区由多个对流单体组成,对应强回波和上升运动,而单体之间为弱下沉运动.气流特征呈准二维结构,包括系统前方深厚的从前向后气流和系统后部低层的从后向前气流.这两支气流在系统前缘低层辐合形成动力高压,触发新对流单体,是系统长时间维持的主要机制.在对流区倾斜上升气流的下方,存在一凝结潜热释放增暖引起的低压区.另外,在对流系统西侧不断有新对流单体形成,并被平流至系统中,促进对流维持.进一步对对流区的质量和动量通量诊断揭示,垂直于飑线系统的水平动量的垂直输送有逆梯度输送的特性,将增加垂直飑线方向的环境垂直风切变,有利于系统维持.相对的,平行飑线方向的水平动量具有顺梯度输送特征,使该方向上风切变分量有被均滑趋势.  相似文献   
35.
通过对南水北调移民新村进行移动平推式扫描,将导航POS获取的系统位置和姿态信息与360°激光扫描仪获取的扫描距离和角度信息进行时间匹配,解算得到大地坐标下的三维激光点云坐标,然后与线阵CCD相机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彩色融合,最终得到移民新村的彩色点云数据,实现了实时、主动、完整地获取和处理南水北调移民新村的三维空间数据信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海沟岩体的成岩时代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海沟岩体地质、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对海沟岩体的成岩时代和成因进行了探讨。同位素结果表明,海沟岩体的就位年龄为167Ma-185.6Ma,属燕山早期第一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岩体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侵位特征以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确定海沟岩体为幔、壳混源型。  相似文献   
37.
国产双偏振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测量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喆  李柏  赵坤  邵楠  步志超  王崇文 《气象科技》2016,44(6):855-859
双偏振天气雷达对气象目标差分反射率(Z_(DR))的精确测量是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采用机外仪表、机内测试信号、太阳、小雨等方法对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引入的Z_(DR)偏差进行测量的原理,分析了影响Z_(DR)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即发射机、接收机和方位旋转关节引入的Z_(DR)动态偏差。比较了各种标定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南京大学C波段双偏振雷达为例,给出了采用机外仪表、太阳、小雨方法对雷达系统引入的Z_(DR)偏差的实测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3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Z_(DR)测量值随方位角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因此随着双偏振雷达的长期运转,方位旋转关节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对未来我国双偏振雷达的业务运行和组网观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非线性VAD反演低层风廓线拟合阶数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理论和SoWMEX试验 (西南气流试验,Southwest Monsoon Experiment) 的连续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和广东省阳江雷达资料, 对非线性速度方位显示 (非线性VAD) 方法反演低层低于2 km垂直风廓线精度和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非线性VAD基本能反演出低层风廓线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演变。但当雷达径向速度数据在方位存在较大的连续性缺测、体积扫描仰角较少时,因传统非线性VAD采用的速度方位显示 (VAD) 方法拟合阶数和垂直拟合阶数过高,反演的低层风廓线会存在较大误差,造成不合理高风速区和风廓线不连续。通过实际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反演参数对非线性VAD的影响,提出基于连续性数据缺测间隔和不同仰角的多少的VAD和垂直拟合阶数动态调整方法。同锋面降水和台风降水两典型个例的实际探空比对显示,调整后的非线性VAD显著改进低层风廓线反演精度,反演的风廓线结构和变化与实况相符,反演平均误差小于2 m·s-1。  相似文献   
39.
利用济南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参考美国国家强风暴实验室发展的中气旋探测算法,对2005年9月2日发生在山东鲁南地区的1次强降水事件中的中尺度涡旋结构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内存在1个尺度为20km左右的风切变区,其内包含1个尺度为10km左右的涡旋;该风切变区及其涡旋在4~6km高空处最明显,其首先于高空6km附近发展,然后向上、向下生长;它们的尺度和强度达到最大的时刻也是降水最强的时段。  相似文献   
40.
赵坤  王凤娇 《山东气象》2012,32(3):11-14
对2011年2月26-27日滨州市的一次雨转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此次过程前期主要是高空槽和切变线影响的稳定性降水,后期是低层冷空气与中高层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形成回流降水。中低层两支低空急流的建立为降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散度与降水时段、强度、落区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雨雪相态的转变取决于850hPa温度与地面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