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吉林中部石炭系岩石建造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林中部石炭系出露较全,具有独特的区域大地构造环境,在吉林晚古生代褶皱带演化中具有特殊性。本文将吉中石炭系划分为6个岩石建造,每一建造各具特征,并以岩石建造为手段,进行区域大地构造分析,认为该区石炭纪是在弧后-大陆边缘基础上形成的裂谷-拗陷带的构造环境,具有由先期裂谷发展阶段转变为末期拗陷带的演化过程,从而表明该区石炭纪为一拉张的构造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2.
吉林省中部地区古板块构造格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引言吉林省中部放牛沟—红旗岭地区是吉林省重要的多金属及贵金属成矿区之一。因此,探讨早古生代期间该区大地构造特征对找矿具有一定意义。随着大地构造理论的发展,对放牛沟—红旗岭一带的区域大地构造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传统的槽台观点认为该区为加里东褶皱系,具有地槽特征。板块构造观点认为该区早古  相似文献   
53.
54.
1985年至1987年,对伊通县放牛沟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进行了专题研究工作。基本查明了控矿因素,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对矿床成因、成矿作用提出了新的认识。本文仅从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来讨论该矿床及其原生晕的有关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55.
吉中西保安期地层分布在敦密断裂以北,认为是该区古华北大陆板块北部褶皱带中最下部层位,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系。从建造组合及岩石化学等方面均反映该期为拉张型被动大陆边缘。该被动陆缘大致有三个连续的演化过程。推测它是在元古早期泛大陆基础上,由裂谷作用和地壳拉伸减薄作用下形成的,属拉张型过渡壳。  相似文献   
56.
吉林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边地区为我国东部滨太平洋的一个重要金、铜 - (多金属 )矿化集中区。成矿带在时、空和物质组成上主要受控于中生代火山 -岩浆侵入作用 ,形成多种金、铜矿床类型组合的成矿带。在分析成矿带内不同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 ,建立了该成矿带的成矿系列 ,即斑岩铜钼、火山热液金银、次火山热液金银铅锌成矿系列。将成矿系列控矿条件和火山 -岩浆侵入作用相结合 ,探讨成矿系列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7.
湘南汝城盆地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汝城盆地基性火山岩系由辉绿岩、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组成,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基性火山岩系具有同一岩浆源区。岩石微量元素出现弱的LILE富集和Ta,Nb,Ti的亏损。强不相容元素比值反映岩浆源区明显偏离原始地幔组分,具有富集型异常地幔岩浆源区特征。岩浆源区同时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和来自先前消减残留板片流体或熔体交代的双重改造作用。在陆内拉张构造条件下富集型异常地幔岩浆源区的部分熔融是制约汝城盆地基性火山岩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8.
建立区域成矿系列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利用成矿系列来进行成矿预测。成矿系列具有明确找矿方向的作用,在具体找矿靶区预测时,结合区域物、化探和矿化、蚀变等找矿标志可以起到更为有交的预测效果。本文利用已经建立的区域成矿系列,结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和矿化、蚀变分带,对延边金苍地区进行了金矿成矿预测,提出了新的预测区。通过成矿预测工作,认为以成矿系列为理论基础进行成矿预测时,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区域成矿系列预测体系和预测靶区评价体系,其中分析多种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的时空分布是其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9.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东北基性岩脉以 K2 O/ Na2 O<1,K2 O+Na2 O在 3.0 3~ 5 .5 7之间为特征 ,属陆内拉斑玄武岩系列 ,部分煌斑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富 L REE,δEu负异常不明显 ,其形成主要受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岩石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富集地幔 (EMII型 )洋岛玄武岩 (OIB)特征 ,富集 Nd,P,Cs,而 K,R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 ,Ta,Nb略有富集。湘东北的北部地区基性岩脉虽表现出 Ta,Nb,Ti亏损 ,但 L IL E并不富集 ,可能反映地壳混染程度的增强 ,基性岩脉的特质组成与湘东南玄武岩类岩石基本一致。推测两者应具有同一个地幔源区。依据侵入关系和区域对比 ,认为湘东北基性岩脉的形成是早白垩世以后晚燕山期岩石圈拉张 -减薄作用产物 ,湘东北基性岩脉所处的构造环境应属于整个湘东南岩石圈伸展 -减薄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0.
赣西北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对赣西北三个地区基性岩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初步讨论了基性脉岩的成岩方式和源区性质。基性岩脉包括闪斜煌斑岩,辉绿岩和橄榄录玢岩。微量元素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具有Nb,Ta和Ti异常。武山煌班岩稀土元素总量高,明显富集轻;益口辉绿岩稀土元素总量低,略微富集轻稀土元素,上高橄榄辉绿玢岩介于两者之间,三者都无明显的铕异常,结合基性脉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可知,三者的岩石化学变化受到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所控制,武山煌斑岩和上高橄榄辉绿玢岩明显发生分离结晶作用,而隘口辉绿岩主要受部分熔融作用影响。其源区可能为与俯冲流体有关的富集地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