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金矿勘查中铊的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分析铊的地球化学特性和成矿作用过程中铊与金密切共生及受共同矿化剂和沉淀富集剂制约的角度,阐述了铊的找矿意义不仅局限于微细浸染型金矿,而对于多数金矿,尤其是对具有后生热液成矿特征的金矿均具指示意义。通过分析铊的富集规律,提出Cl,F,S,C等也具有找矿意义。总结了铊勘查地球化学评价的主要方面,同时指出了铊作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2.
ZlateHory块状硫化物矿床区域内的镁铁质变质火山岩被解释为是经受了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聚合板块边缘的玄武岩和玄武质安山岩。根据主要元素和微量之素组份,这些变质基性岩显示为岛弧拉斑玄武质到低钾、钙—碱性组成。所研究近50%的镁铁质变质火山岩样品,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的稀土元素模式中具显著的Ce负异常。Ce衰减绿片岩是岛弧拉斑玄武质组份的变质基性岩热液蚀变表现,蚀变伴有硫化物矿化作用。这从Ce衰减岩石中,Ba和S共同富集与Ce/Ce值和CO_2高含量的相互关系得到指示。Ce异常可能由成矿蚀变、海水衍生的溶解作用引起。Ce衰减绿片岩的产生,支持了兹拉特霍尔区域内矿床的火山成因说。  相似文献   
43.
吉中西保安期地层分布在敦密断裂以北,认为是该区古华北大陆板块北部褶皱带嘬下部层位,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系。从建造组合及岩石化学等方面均反映该期为拉张型被动大陆边级,该被动陆缘大致有三个连续的演化过程。推测它是在元古早期泛大陆基础上,由裂谷作用和地壳拉伸减薄作用下形成的,属拉张型过渡壳。  相似文献   
44.
贾大成 《吉林地质》1995,14(1):45-49,28
辽吉台块具有基底和盖层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演化阶段,在此着重讨论其盖层阶段的岩石建造及构造演化。将盖层岩系列分为五个岩石建造,并分析讨论各建造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试图通过建造来反映构造演化特征。认为,在建造组合特征上与周边相邻地质体相比具有独特性,并且具有两个大的构造演化阶段,岩相古地理及古地磁表明辽吉台块具有由赤道附近向北运移的演化过程,推测于晚二叠世末与周边地质体拼合。  相似文献   
45.
华南中生代构造由早期的挤压转为晚期的拉张,确定这种构造转折时期对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花岗岩的多期次侵入往往是不同构造环境的产物,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地球化学组成上的差别。本文对湘东北望湘花岗岩体不同期次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后,认为257~165 Ma,151~144 Ma,135~128 Ma 3个侵入期的花岗质岩石分别在TiO_2,K/Rb,Rb/Sr,∑REE,δEu及微量元素组成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为不同的产出构造环境,分别代表印支期的挤压构造环境、燕山早期的剪切—走滑环境和燕山晚期的伸展—滑脱环境。J_3—K_1(140 Ma±)是挤压—剪切与伸展—拉张构造环境的转折期,前者表现为岩石圈增厚,后者表现为岩石圈减薄,湘东南大规模金属及铀矿的形成多与岩石圈减薄期花岗质小岩体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46.
北部湾玄武岩地幔源区性质的地球化学示踪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北部湾发育一系列上新世玄武岩,其全岩K—Ar年龄为5.9—2.4Ma,是伴随北部湾盆地拉张而形成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玄武岩属于碱性玄武岩系,具有OIB型微量元素配分模式,形成于较均一的地幔源区,具有以EM2型地幔端元为主、混有HIMU和EMl型端元的地幔源区性质,形成于地幔柱或地幔热点的构造环境。北部湾盆地与红河剪切断裂带具有相同的地幔源区,而与受太平洋板块影响的地幔源区差别较大。玄武岩形成和北部湾盆地拉张主要受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导致的红河断裂带大规模剪切走滑控制,5Ma左右红河断裂带由左行走滑剪切转变为右行走滑剪切的构造性质转换可能是导致地幔异常扰动和岩浆活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47.
贾大成  卢焱 《吉林地质》1999,18(1):19-25
在吉林中部地区,从伊通放牛沟岛弧与华北大陆板块之间,发育一套早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为同一沉积盆地内不同沉积环境下的岩石组合。通过岩石建造分析、岩石化学及区域构造等方面分析。表明该沉积盆地的构造环境为一未完全封闭的弧后盆地,在早古生代华北板块北缘东端构成非标准的弧一盆构造体系,形成特有的活动大陆边缘。通过沉积岩系形成时代对比,认为该弧后盆地属残留,并提出盆地的构造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48.
贾大成 《吉林地质》2000,19(2):23-26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基本国策,如何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性发展是众所关注的问题。制定有利于矿产资源稳定、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加强矿产勘查是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纽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9.
贾大成  郭力 《吉林地质》1995,14(1):64-70
在吉林省敦-密断裂以北,花岗质岩石分布面积占60%以上,是不同构造岩浆期、不同构造环境条件下的空间组合混合体。结合近几年取得的基础地质成果和构造编图工作,认为吉林北部古生代花岗质岩石初步划分为五个构造岩浆演化阶段,各阶段具有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从总体上看,在演化上具有由拉张至挤压交替出现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0.
贾大成 《吉林地质》1994,13(3):29-38
伊通县放牛沟地区为现今残留的早古生代岛弧。本文通过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及同位素等方面来反映该区所具有的岛弧岩系特征,该岛弧岩系的存在对解释华北陆块北部区域构造环境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