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断裂构造中元素的迁移变化规律是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白山市板石沟铁矿断裂构造发育,是开展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研究的有利地区.通过对板石沟铁矿17矿组和赵家沟矿组典型逆断层剖面测量,采集构造岩和周围岩石,分析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利用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法、质量等比线法和特征元素比值来反映元素在逆断层中分布特征和迁移变化规律.通过分析认为在逆断层中常量元素SiO2、Fe2O3、CaO、Na2O亏损,Al2O3、K2O富集,微量元素中Rb、Sr等离子半径较大元素富集,离子半径较小元素Co、Cr、Ni亏损,K2O/Na2O、V/Cr、Rb/(Ni+Co)在逆断层中呈现出高值,SiO2/Al2O3、(Fe2O3+CaO+MgO)/Al2O3呈现出低值.依据这些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可以用来判断断裂构造的存在,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和板石沟铁矿勘查提供构造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大蒲柴河岩体具有典型的埃达克岩特征,来自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作用.本文采用激光等离子质谱对该岩体进行了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该岩体为晚侏罗世(165Ma)岩浆活动的产物.锆石的LA-MC-ICPMS Hf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ε_(Hf)(165Ma)范围为-5.02~5.43,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范围为965~1622Ma,暗示原始母岩浆为两种不同源区岩浆的混合.另外,Hf同位素研究表明,研究区在中-新元古代时(965~1304Ma)曾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地壳增生事件.  相似文献   
13.
矿床勘查条件是寻找隐伏铁矿的基础。通过对河北张百湾隐伏铁矿勘查的, 归纳了寻找隐伏磁铁石英岩型铁矿的勘查条件。原始含矿建造是寻找隐伏铁矿的基础条件, 盖层的厚度和产状及岩性对寻找隐伏铁矿起限制作用, 断裂构造对隐伏铁矿起破坏作用, 但简单的差异性升降对隐伏铁矿勘查的影响程度不大。航磁异常是寻找隐伏铁矿的重要条件, 地面高精度磁异常是寻找隐伏铁矿的充分条件, 而对地面磁测数据的合理处理是了解深部磁性体产状变化和埋深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锆石LA-ICP-MS U-Pb年龄(220.6±2.0Ma)表明研究区超基性岩属于印支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主微量元素研究显示超基性岩具有相对较低的SiO2(43.22%~44.48%)、K2O(0.10% ~0.17%)和Na2O(0.15% ~2.13%)以及较高的MgO含量(29.23% ~30.38%)和Mg#...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南美洲沉积型铜矿类型和成矿带划分,基于Google Earth遥感影像,对典型矿床进行遥感地质解译,建立了不同沉积铜矿类型的遥感地质解译标志。基于Landsat--ETM遥感影像,依据沉积型铜矿分布、控矿地质条件和遥感影像特征,将南美洲沉积型铜矿划分为滨太平洋一级成矿带和北部二叠纪、中部古近纪和南部白垩纪等3个次一级成矿带。  相似文献   
16.
湘东南汝城盆地火山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及源区性质讨论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贾大成  胡瑞忠  卢焱 《现代地质》2003,17(2):131-136
湘东南汝城盆地火山岩系由辉绿岩、玄武岩和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组成 ,属于低钾拉斑玄武岩系。玄武岩全岩K Ar年龄为 ( 12 8 4± 4 2 )Ma ,辉绿岩全岩K Ar年龄为 ( 112 1±3 2 )Ma。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火山岩系具有同一岩浆源区 ,其形成以部分熔融方式为主。岩石微量元素出现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的富集和高场强元素Ta、Nb、Ti的亏损。强不相容元素含量的比值表明岩浆源区明显偏离原始地幔组分 ,具有富集型地幔的特征。岩浆源区主要受到地壳物质混染以及来自消减残留板片析出流体的交代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17.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可以分为煌斑岩和辉绿岩两类,前者形成于136.61Ma,后者形成于86.18Ma,与华南中生代主要拉张时期相对应。岩石富集LREE,Eu负异常不明显,其形成主要受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早期煌斑岩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总体上具有富集地幔(EMⅡ型)洋岛玄武岩(OIB)特征,富集Nd、P、Cs,而K、R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Ta、Nb略有富集,具有软流圈地幔上涌地幔热柱玄武岩岩浆源区性质,表现出软流圈地幔上涌部分熔融的成岩特点。晚期辉绿岩类表现出Ta、Nb、Ti亏损,但LILE并不富集,反映地壳混染程度的增强,具有大陆拉张带(裂谷初期)形成的玄武岩岩浆源区性质,为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二者具有不同的岩浆源区性质,从早期到晚期岩浆源区向上迁移并致使部分陆 物质混入,反映由热点式拉张到岩石圈伸展-减薄的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
五凤和五星山金矿为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岩石化学、成矿元素、流体包裹体和同位素组成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五凤和五星山金矿床属于典型的冰长石-绢云母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形成是深部火山-热液流体系统与浅成大气流体的混合.成矿构造环境与陆内造山带后期垮塌机制有关,造山带的垮塌与古太平洋板块斜向俯冲导致的大型走滑剪切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多宝山铜成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森林覆盖区利用植物地球化学找矿具有一定优势。对黑龙江省呼玛县多宝山铜矿区和相邻的呼玛县罕达气-白石砬子-宽河对照区进行植物地球化学找矿研究。植物样品采集以植物样方测量中常见植物为主,分别采集植物的根、茎、叶,并配套采集岩石和土壤各层位的样品,植物样品使用ICP-MS方法测试。植物中成矿元素对比和总富集系数(TEC)显示,在铜成矿区可以形成比较明显的植物地球化学异常。通过矿化岩石-土壤-植物元素相关分析和屏障系数(SC)证明,植物中元素异常与成矿作用具有成因联系。植物地球化学找矿干扰因素比较多,可利用元素在植物根、茎、叶器官内的分配特征来确定采样介质。提出利用衬度系数(CC)、组合衬度系数(CCC)、屏障系数(SC)等多指标方法选择有效指示植物,综合分析后认为白桦和胡枝子可作为多宝山铜成矿区有效指示植物。在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利用植物地球化学找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