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何京伟  谈哲敏 《气象科学》2001,21(4):433-444
在边界层动力学中,涡动粘性系数是影响边界层风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利用边界层动力学中的Ekman动量近似理论,给出了涡动粘性系数随高度缓变条件下的Ekman动量近似边界层模式解,着重讨论了边界层的风场结构、水平散度、垂直涡度以及边界层顶部的垂直速度。结果分析表明:与常值涡动粘性系数情况相比,在边界层低层随高度增加的涡动粘性系数可以导致低层边界层风速随高度迅速增加,即风速垂直切变增加,同时风速矢与地转风之间的夹角减小。惯性项作用可以导致上述作用在气旋性区域减小、而在反气旋性区域增大。随高度增加的涡动粘性系数导致水平散度绝对值、垂直涡度绝对值以及边界层顶部的垂直速度绝对值在气旋性区域减小,而在反气性旋区域增大。涡动粘性系数与惯性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边界层动力学中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地块新生代古地磁结果及显生宙视极移曲线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发表了塔里木盆地新生代古地磁新结果,并综合前人工作成果编制了塔里木地块显生宙古地磁视极移曲线,探讨了塔里木地块各个地质时期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3.
古丈县山多地少,规划的红石林工业集中区岩溶塌陷与地下暗河强烈发育。本文从地质环境条件、岩溶塌陷基本特征的阐述入手,在对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的基础上,提出了规划区各功能布局的调整建议。该地灾评估在指导规划用地功能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地学可预见性与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五个辐射剂量测量点位(CTDI100)值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统计学关系,以及该机器的辐射稳定性。方法:通过辐射剂量计和辐射剂量模体对螺旋CT五个测量点位进行12次重复测定,对各个点位的测量结果计算其相对偏差,然后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分析各点位测量结果之间的显著性。结果:5个点位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0.33%(中心点)、0.73%(3点位)、0.32%(6点位)、1.00%(9点位)和0.32%(12点位);3点位和9点位的平均值接近,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12点位和6点位的平均值与3点位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在0.5%以下。结论:测试螺旋CT辐射稳定性良好,测试机型3点位和9点位在CTDI100上测量等效。在非验收测试和状态测试场合CTDIP可以进行简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TH-1、ZY-102C、ZY-3、GF-1、GF-2、YG14、SJ9)及国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P1、SPOT6)的数据特征和矿产资源开发状况(界内开采图斑、疑似违法图斑)、矿山开发占地(地下开采硐口、井口/露天开采面、中转场地、固体废弃物、矿山建筑物)、矿山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矿山遥感监测的主要地物目标特征,全面系统地建立了矿山遥感监测的解译标志。总结讨论了因影像的分辨率、时相的不同而造成的解译精度差异及对最终结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地质诸方法中,多元统计分析,地质统计学等是用来处理定鼍变量的,而数量化理论,马尔柯夫链,逻辑信息法等仅适于定性变量。本文介绍一种新的方法——“C—D”因子分析方法,它既适于定量变量,也可用于定性变量,当定性变量和定量变量同时存在时也同样适用,将它用于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分别统计分析了上海、合肥、金华、武汉、长沙、南昌、吉安、衡阳等站生长季热量(﹥10 ℃积温及持续日数)和越冬期低温(﹤0℃负积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变化特征。运用谱分析方法,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冷暖变化的周期及长期波动趋势。同时,预测本世纪末,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冷暖波动对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可能是一种潜在威胁;指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气候投入,突破传统农业经验,优化农业耕作轮作栽培制度,建设对气候变化具有强的调控功能的新的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道福建境域湖泊沉积物中有毒元素含量的变化。根据对晋江市龙湖 4 0多年来沉积柱的环境地质演化的研究 ,发现其污染度自 1976~ 2 0 0 2年呈急速上升态势。其中上升最快的元素为 Cd、Hg、As、Pb、Cu、Zn、Cr,尤以 Cu最为典型 ,其污染度变化可分为三个时段 :11976~ 1984年污染指数 0 .6 7,为微污染 ;21984~ 1993年污染指数 0 .86 ,为轻污染 ;31993~ 2 0 0 2年污染指数 2 .37,为重污染。第二时段的污染度为第一时段的 1.3倍 ,第三时段的污染度为第一时段的 3.5倍。表明污染度增加是十分迅速和严峻的。值得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是 ,1984~ 2 0 0 2年 ,19年间龙湖中剧毒元素 Hg、As、Pb的平均含量均超越国家标准 ,为污染环境。 2 0 0 2年 4月龙湖表面沉积中这 3种剧毒元素分别为 1976~ 1984年时段含量最低值的 4 6 .3倍、3.3倍、1.9倍 ,已大大超过其“警戒线”(如 Hg为标准值的 4 .4倍 ) ,显示龙湖污染的严重性。龙湖环境地质条件的日益恶化 ,对人群健康已造成一定影响 (如癌症病人日益增加 ) ,这也警示着日本水俣病可能在该地区重演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时间域有限差分方法对硝基苯在介质中的存在状态进行探地雷达的探测模拟,研究硝基苯在介质中的分布及电磁响应,讨论使用探地雷达探测硝基苯污染的可行性和分析污染程度,为污染的监测和治理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