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4篇 |
免费 | 385篇 |
国内免费 | 53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13篇 |
大气科学 | 200篇 |
地球物理 | 283篇 |
地质学 | 1005篇 |
海洋学 | 233篇 |
天文学 | 38篇 |
综合类 | 115篇 |
自然地理 | 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56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56篇 |
2016年 | 69篇 |
2015年 | 74篇 |
2014年 | 116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100篇 |
2009年 | 83篇 |
2008年 | 86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72篇 |
2001年 | 62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2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8篇 |
1958年 | 6篇 |
1957年 | 3篇 |
1944年 | 3篇 |
193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大理岩冲击加载试验碎块的分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形几何的方法对冲击加载试验中大理岩破碎块度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理岩的冲击破碎块度分布具有分形特征,采用破碎分形维数对岩石破碎过程进行定量描述,可以合理地反映大理岩冲击破碎的程度;大理岩的平均破碎块度与冲击加载速率有着较强的相关性,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迅速减小;建立了能量吸收与破碎分维的关系,从能量吸收的角度可以较好地解释破碎分维的变化规律。破碎分维是评价岩石冲击破碎块度分布的理想指标,可较为全面地反映岩石冲击破碎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94.
和田玉的稀土元素丰富,准确测定稀土元素含量对于揭示和田玉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性质和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比较硝酸-氢氟酸、四硼酸锂-偏硼酸锂碱熔两种前处理方法,确定了使用硝酸-氢氟酸溶样,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和田玉中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为降低基体效应,以103Rh和49In作内标补偿基体效应和校正灵敏度漂移,样品检出限为0.0008~0.0091μg/L,回收率为101.0%~120.0%,精密度(RSD)为0.55%~1.83%(n=11)。本方法的用酸量少,空白值低,应用于不同地区和田玉的分析,其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特征为右倾型轻稀土富集,初步探讨的稀土元素丰度特征可为研究主产区宝玉石的矿床成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5.
996.
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我国顺应世界海洋经济开发的大趋势,进入了全面开发海洋的新时期。出现了多种行业勘查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大好形势。但是,由于海洋开发事业涉及许多行业,海洋科技力量分属若干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自为 相似文献
997.
一、引言 在浅海声场分析中,海底反射系数是个重要参数。近20年来,国外由于浅海声场预报及声纳研制的需要,做了大量关于海底反射损失的实验。最早的海底反射系数的测量工作是由Lieberman等人做的。有关沉积层的声学特性方面的大量测量工作是Hamilton和Hampton等人做的。Mackenzie,Robert,Bucker,Morris和 相似文献
998.
999.
海南万泉河、文昌/文教河河口溶解态铝的分布及季节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2006年12月冬季和2007年8月夏季海南省万泉河、文昌/文教河河流及河口溶解态铝的含量、分布及季节差异。结果发现,万泉河冬、夏两季河流及河口溶解态铝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6±127)和(157±97)nmol/L,季节差异不明显。文昌/文教河冬、夏两季河流及河口溶解态铝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2±156)和(222±66)nmol/L,冬季溶解态铝的平均含量略高于夏季。万泉河溶解态铝在河海混合初期表现为清除行为,而后表现为保守混合行为,而文昌/文教河则表现出明显的非保守混合行为,在中等盐度区域存在明显外源输入,原因可能是八门湾底沉积物再悬浮过程中释放的影响。部分河流上游采样点由于受到人为活动引起的污水排放的影响,溶解态铝含量明显增加。万泉河、文昌/文教河溶解态铝的平均含量明显低于我国其他及世界主要河流。 相似文献
1000.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 由青藏高原延入南海, 是一条分割华南地块与印支地块的构造分界线, 在地貌上也是一条醒目的分界线。纵向上由4个北西向的长条状变质带组成(雪龙山、点苍山、哀牢山和Day Nui Con Voi变质带), 长约1 200 km。横向上分高级变质带和低级变质带, 二者之间为倾向北东的哀牢山逆冲断裂带, 其中高级变质带主要由元古界高级片麻岩、混合岩、淡色花岗岩脉以及S-L型糜棱岩组成, 低级变质带主要由古生界云母片岩、板岩、千枚岩和S型初糜棱岩组成, 夹杂着条带状基性岩与超基性岩。断裂带整体往南东方向逐渐变宽。西北段面理近直立, 线理近水平, 发育近直立的紧闭褶皱, 南东段较宽, 面理变平缓, 发育宽缓褶皱, 靠近北东侧面理倾向北东, 倾角较陡。中生代时期, 该断裂带是印支地块与杨子地块俯冲碰撞边界线, 也称为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新生代以来, 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持续挤压汇聚的影响, 青藏高原东南缘发生多期逃逸, 该断裂是藏东南地块挤出逃逸的边界, 协调着印支地块与杨子地块的相对运动。新生代早期印支地块向南东逃逸, 该断裂带作为逃逸块体的北边界表现为左旋走滑; 随着印度地块的持续向北推进, 新生代晚期华南地块(川滇地块)往南东逃逸, 该断裂带作为其南边界断裂表现为右旋走滑, 兼具正断分量。哀牢山—红河断裂带新生代两期次运动与印度板块东构造结的运动轨迹、青藏高原的隆升、逃逸时序、南海的扩张皆具有密切关系。对该断裂带转换时间和机制进行研究, 不仅有利于认识该断裂的演化历史, 而且有利于认识青藏高原的隆升、南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此外, 对该断裂新生代构造转换的研究有利于对构造逃逸模式、均匀变形模式、旋转模式以及下地壳流模式的检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