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7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A型花岗岩的鉴别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
矿物中U、Th及其子核进行α衰变释放出α粒子时,剩余重核受到反冲而产生辐射损伤。在适当的条件下经化学蚀刻,这些辐射损伤成为在相干涉反差显微镜下可观测的核径迹。实验证明,蚀刻过程中,Alpha反冲径迹(ARTs)增长数和蚀刻时间成线性关系,随蚀刻时间增加,线性被破坏,最终达到一个“坪”。退火过程表明,Alpha反冲径迹的退火要比裂变径迹的退火容易,其退火率随退火时间的增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温度对其影响显著,在350℃下加热样品20h,退火率达到90%左右,在400℃下加热4h,完成全退火。  相似文献   
24.
东昆仑白金沟金矿床石英的成矿作用显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地质特征白金沟金矿地处东昆仑的开荒北地区,位于昆南断裂与阿拉克湖—托索湖断裂交汇处,是东昆仑较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和找矿前景颇佳的矿种。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并且多期次活动,以致矿区岩石破碎强烈,影响较大的断裂破碎带有三条,以压性为主,产状分别为210...  相似文献   
25.
河北下营坊花岗斑岩铜成矿作用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营坊花岗斑岩产干燕山台褶带的兴隆-宽城凹褶束内,系燕山期小岩株,属钙碱性系列,具壳幔混源成因,岩石蚀变强烈,并可见孔雀石化。岩石中钾长石有序度高,斜长石An=25-35,黑云母均为镁质,副矿物为磁铁矿-榍石-磷灰石型。  相似文献   
26.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构造活动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新疆阿尔泰造山带西部构造活动的研究中获得一批较为系统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32个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 (16 3.0± 6 .4 )~ (4 6 .9± 7.2 )Ma ,平均径迹长度为 (14 .5± 0 .1)~(11.3± 0 .4 ) μm ,长度标准差为 1.4~ 2 .7μm。区内具有 3阶段热历史 :约 110Ma之前处于约 10 0~12 0℃较高温稳定阶段 ,然后在约 110~ 4 0Ma期间发生快速冷却与隆升事件 ,从约 4 0Ma开始发生另一较为缓慢的冷却事件。总体上自北而南 ,剥蚀速率和冷却速率均逐渐变小。文中裂变径迹资料表明 ,阿尔泰山西段主要断裂带现在向南倾斜 ,区内构造演化亦主要受Tesbahan、Kulti和Basei三条断裂带逆冲热事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27.
袁万明 《现代地质》1992,6(1):63-71
岩石动力学是一门刚刚兴起的边缘学科。本文是岩浆动力学理论的应用。文中基于岩石化学成分,计算了河南维摩寺—草庙A型花岗岩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和密度,阐述了岩浆上升通道和上侵时的温度,继之依据粘性流体力学理论,通过各种计算探讨了岩浆上升速度,岩浆冷凝速度和钾长石斑晶的沉浮行为及其分布机理,对有关地质问题做出定量化解释。  相似文献   
28.
关于土屋-延东铜矿区成矿时代的看法不仅不同, 而且均属于海西期. 成功获得9个锆石和7个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分析结果, 其中锆石年龄为158~289 Ma, 磷灰石年龄为64~140 Ma. 区内成矿作用亦是同期构造作用的反映, 两者相符. 鉴于本矿区成矿温度为120~350℃, 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的封闭温度为250℃, 退火带温度为140~300℃, 所以, 认为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可以代表本区的成矿时代. 计识别出3个成矿期: 289~276, 232~200和165~158 Ma, 表明印支期和燕山期成矿作用的存在. 与之相对应, 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40~132, 109~97和64 Ma, 反映了成矿后100℃左右的时代. 3个成矿期从250℃到100℃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46, 108和100 Ma左右, 具有从早到晚持续时间变小的趋势. 裂变径迹模拟表明, 具有3阶段地质热历史, 其中在白垩纪期间较为稳定, 白垩纪之前以及20 Ma之后均较快冷却.  相似文献   
29.
东昆仑热液金成矿带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东昆化热液金成矿作用较强,构造控制明显。作划分出两条金成矿带,分别称为北昆仑金成矿带和南昆仑金成矿带,它们受区域地质演化控制,呈近EW向分布,各民矿和容矿构造均呈NW向。中论述了各成矿带的主要特征和具体差异,指出了成矿远景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0.
安徽省黄山山体的隆升与剥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裂径迹技术研究黄山地质公景区隆升与剥露历史,揭示其演机.所获8个磷灰石裂径迹分析结,具有56,45~30和15Ma3个年龄组,与区内约85~50,45~30和24~5Ma形成多级古剥蚀面构造隆升剥蚀作用有关.景区曾经历3个阶段热演化历史,80Ma前第1阶段和13Ma后第2阶段冷却较快,从早到晚冷却慢速率分别为2.69,0.62和4.23℃/Myr;隆升速率分别为0.08,0.02和0.12mm/a;隆升幅度分别为1.14,1.57和4.00km.不同地段差异隆升明显,累计隆升幅度为4060~3950,3760~3490,3190~3070和2650m4个量级;地表隆升幅度化于450~2230m之间.区内平均剥蚀量为2340m,平均隆升量3400m,二者之差1060m是现在平均高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