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78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3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首先,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向前来参加沈阳区域气象中心成立大会的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贯关心、支持气象工作的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建设,经中国气象局1986年批准,历时8年,现已初具规模,最近经  相似文献   
332.
对昆仑山前平原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地下水观测断面进行取样分析,利用Piper三线图及NETPATH水质演化模型,阐明了区域地下水化学特征,揭示了地下水化学演化机理,旨在为研究区地下水的可持续开发、水质保护与改善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为Na-Mg-Cl-SO4型和Na-Cl-SO4型;(2)强烈的蒸发浓缩作用,芒硝、岩盐、辉石的溶解作用,较为显著的Ca2+/Na+离子交换作用是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成的主要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33.
本文依据武陵山区遥感调查数据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2000年和2010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并对研究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0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处于Ⅲ级临界安全和Ⅱ级较差安全水平,2010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处于Ⅲ级临界安全水平之上;(2)2期Moran's I指数分别为0.3828及0.4411,P值均小于0.01,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正相关,存在空间聚集性,且2010年聚集性更强;(3)武陵山区2期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空间分布出现较大变化,且都呈现高值,低值聚集;(4)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与扶贫人口比例及森林覆盖率呈正相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334.
土壤可蚀性模拟研究中的坡长选定问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土壤可蚀性是评价土壤对侵蚀敏感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土壤侵蚀预报的重要参数,准确评价土壤可蚀性、建立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可蚀性K值库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室内模拟试验、野外模拟降雨试验资料和野外观测小区资料,计算了不同坡长小区的K值,并对坡长对K值的影响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坡长较短时,土壤可蚀性随坡长的增加而增大,且变化明显;坡长大于15 m时,K值相对趋于稳定,该结论为K值模拟研究中小区的坡长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5.
农产品追溯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环节。现有的农产品追溯较多关注其产地和物流变化信息,缺乏空间位置属性和土地质量调查等用户关心的重要信息,且对农产品分装问题难以进行有效追溯。鉴于此,结合地类图斑数据和土地质量调查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农产品追溯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ebGIS的农产品在线追溯系统,通过追溯可检索到农产品产地地块信息、土地质量调查信息和农产品的位置变化信息。该系统已成功集成到陕西省安康市富硒地质资源大数据平台中,为安康市富硒农产品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36.
冰川冻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37.
为研究极北海带幼苗在温度条件下的生理、生态适应性,作者开展极北海带幼苗(1~15 cm)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对生长速率以及光系统II最大荧光产量(Fv/Fm)、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长和生理响应研究,探讨其最大表观光合速率、饱和光强(Isat)和光补偿点(Ic)等参数。得出以下结论:(1)极北海带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9~15℃,温度上限为21℃;(2)极北海带幼苗在21℃胁迫24h以上,可导致其光合系统II产生不可逆损伤;(3)叶片长度对其幼苗的Fv/Fm有显著影响,较大的幼苗相对耐受高温;(4)在5~17℃范围内,极北海带幼苗Ic为4.6~15.4μmol/(m2·s), Isat为52.4~100.3μmol/(m2·s);(5)低温条件下,极北海带幼苗可适应更弱的光照,但相对不耐强光;较大的极北海带幼苗则相对耐强光,其适应更弱光照。本研究结果可为极北海带的人工育苗及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8.
正每年的5月—9月,是广西的主汛期,也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防患于未然,2017年以来,广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针对如何加强校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编织校园安全网,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科学预警,学校师生吃下"定心丸"  相似文献   
339.
内波是层结海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海洋动力学现象,包含内潮、内孤立波、近惯性内波等多种形式,由于其携带能量巨大,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对海洋结构物造成严重威胁。对国内外关于内波生成、传播演化、海遥感观测及其与海洋结构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关于内波的生成机制、浅水和深水区域内波传播演化特征、实际海洋内波特征的遥感观测以及内波与海洋平台及水下潜器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数值模拟、模型试验、遥感观测等研究手段在海洋内波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相应研究成果。最后,在探讨海洋内波研究趋势的基础上对未来关于内波生成机制及其海洋学特征观测相关研究需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0.
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常规高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雷达和云图,对2019年5月27-28日发生在广西西部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暴雨期间有切变和地面弱冷空气影响广西;边界层到对流层中层风速小,导致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之后移动缓慢;温度平流是上升运动的主要贡献者;暴雨发生前广西的西部到南部湿层深厚,垂直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