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红山铜钼铅锌银金多金属矿区位于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之印支期义敦岛弧带内.矿区主要出露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地层,岩浆活动强烈.燕山晚期酸性岩浆活动是该区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成矿作用,并有后期成矿作用叠加复合成矿.并依据矿化、蚀变及成矿的分带性特征,初步建立起斑岩—矽卡岩—热液脉型的综合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13.
为进一步挖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位移监测数据中包含的变形信息,提升数据使用质效,更好地服务于预警工作。本文以GNSS实测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点—线—面逐级分析,累计量—速率—加速度渐进刻画的方法。结合某滑坡监测实例,重点探究了粗差剔除、三维分量分析、位移矢量分析方法;指出来不利方向投影分析、顶底改正的重要性;论述了监测剖面分析及区域分析的重点内容。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挖掘和甄别形变特征,其实用性较强,可为GNSS位移监测预警参数选择及其判据设定提供依据,亦可为同类位移监测数据分析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莱芜市三维实景的建设用地审批监管系统为例,提出了莱芜市建设用地审批监管系统建设目标和原则,对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该系统在国土部门的推广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盖吉夏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香格里拉地区格咱斑岩带红山-普朗铜多金属成矿亚带北段,铜多金属矿化与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紧密相关。石英二长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6.6±2.3Ma (MSWD=1.9),与区域上普朗、松诺、地苏嘎、雪鸡坪、春都等含矿斑岩体年龄一致。锆石ε_(Hf)(t)值分布范围为-1.55~3.27,平均为1.57,分布较集中;单阶段Hf模式年龄(t_(DM1))变化范围为733~918Ma,平均为795Ma,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923~1178Ma,平均为1015Ma,揭示其源区可能为亏损地幔或新生壳源物质。岩石SiO_2为61.08%~69.55%,Na_2O+K_2O为7.22%~7.82%,Na_2O/K_2O为0.87~1.87,具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A/CNK=0.75-1.34)特征,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 N=13.35-24.85]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Pb等),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Ti、Nb、P等),且具有高Sr(400×10~(-6)),低Y(18×10~(-6))、Yb(1.9×10~(-6))及高Sr/Y、La/Nb等特点,显示出正常弧岩浆系列钙碱性岩石特征,说明含矿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岛弧环境密切相关。这种特征的花岗岩可能为盖吉夏的Cu成矿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6.
横摇性能是评价浮标在海上运动稳定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浮标在海中漂浮的姿态和对天线束宽的要求,这对于卫星通讯浮标尤为重要,因此大多数的浮标主体外形为横摇性能较好的球体,但是球体浮标不适合被无人机携带。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空投横摇性能较好的圆柱体浮标,通过研究圆柱体浮标尺寸形状与横摇性能的关系,分析不同尺寸下圆柱体浮标横摇性能随直径与高度的比值(径高比)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同种海况下球体浮标横摇性能随直径的变化趋势作为对比,发现圆柱体浮标的横摇放大因子随径高比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从而确定多圆柱体浮标的设计方案,数值模拟该形状浮标在5级海况下的横摇性能,计算得到稳定状态下的最大横摇角度小于20°。另外进行了海上试验,浮标在有效波高为1 m的海浪中的最大横摇倾角约为16°,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有助于实现保护地质资料、资源共享,数据库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该文介绍了山东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流程及初步成果,已入库钻孔37 033个,数据库总数据达616.33G。建议以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作为负责单位,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广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对以往形成的重要地质钻孔资料进行抢救性保存,对老钻孔资料数据抓紧整理入库。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金属氧化物(MOV)在交直流热稳定实验中静态参数变化的问题,基于肖特基势垒、线性链老化理论,利用热稳定试验箱以及压敏电阻直流参数仪,研究了金属氧化物在交直流热稳定实验压敏电压、非线性系数α及温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MOV在工频电流作用下,稳定性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会影响其抗雷电能力;MOV在交直流作用下,其微观晶胞结构会发生重组,从而改变其电学特性;MOV在施加间歇性交流电时,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也会发生老化,表现为温升更快,动态电阻降低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9.
滇西羊拉矿区里农矿段层状铜矿体产于于与扩张有关的火山—沉积岩系中,含矿岩系内部含中泥盆统至下二叠统构造岩块,但成因上具相似性,硅质岩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其形成于大陆边缘—半深海环境。矿体寄主岩石主要为富铁的矽卡岩,多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顺层产出,向西缓倾,延伸大于2km,受到地层层位的控制,矿体与印支期花岗闪长岩体的接触关系并不明显,与传统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对里农矿段最具代表性的2、5号层状矿体及其围岩进行了岩石矿物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具同生沉积特征,含矿矽卡岩富铁,远高于正常接触交代矽卡岩。推断本区矽卡岩化应广泛作用于里农组和江边组中上段各类岩石,这样铁能够从原生矿层中的黄铁矿、胶黄铁矿得到补充。δEu与铜含量呈线性正相关可能说明矽卡岩化对矿体不同程度的叠加富集作用。里农层状铜矿床的成因可概述为:新古生代拉张背景下海底喷流热水活动形成了里农原生硫化物层状矿体,层状矿体与赋矿火山—沉积岩在空间上共存,印支期岛弧花岗闪长岩对原生层状矿体进行了不同程度叠加改造富集,形成了矽卡岩富厚矿体,因此认为羊拉层状矿床为具层控特征的复合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20.
普朗铜矿床是格咱岛弧产出的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以往较多关注于含矿的石英二长斑岩,而对矿区出露的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研究相对薄弱.对普朗矿区的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开展了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分析,结果显示,闪长岩SiO2含量为62.46%~62.25%,K2O含量为5.53%~6.27%,MgO含量为3.58%~3.69%,(Na2O+K2O)总碱含量为7.93%~8.72%,K2O/Na2O>2,属中性超钾质碱性岩;花岗闪长斑岩SiO2含量为66.00%~66.98%,K2O含量为4.06%~4.19%,MgO含量为2.04%~2.17%,(Na2O+K2O)总碱含量为7.60%~7.81%,K2O/Na2O>1,属酸性钾质碱性岩.花岗闪长斑岩与中甸地区火山岩具有一致的Sr-Nd同位素特征,而闪长岩εNd(t)值变化范围大,二阶段模式年龄分散(369 Ma、913 Ma、1 138 Ma),指示有富集组分的混入.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7.0±2.9 Ma;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1.5±3.7 Ma.结合岩石主量、微量元素、全岩Sr-Nd同位素及锆石U-Pb年龄,提出甘孜-理塘洋在长时期的西向俯冲(约25 Ma)过程中,普朗矿区(局部)可能发生过由挤压向伸展构造体制的转换,激发幔源的岩浆活动,导致钾质碱性小岩体侵位,该过程对该超大型斑岩铜多金属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