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自1932年Shepard根据当时的海图指出亚洲东岸海底沉积物普遍存在近岸细、远海粗的分布特点以来,不少学者如 Shepard,Niino和Emery,范时清、秦蕴珊等对东海大陆架沉积物的类型及分布特征都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他们认为外陆架砂质沉积物是在晚更新世冰期低海面时形成的。七十年代以来又有很多部门进行了大量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 本文根据我们近年来对陆架浅钻岩芯的分析和研究,就东海大陆架及黄海南部现代沉积物的形成过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现代沉积物一般是指在现代环境下沉积的沉积物。正如 Mcmanus(1975)指出的,在时间上,其沉积物质的供给、分布及其沉积过程都是在现代进行的。由于现代环境具有一定的延续时间,所以现代沉积物还包括自该环境形成直至现在这个时期内形成的沉积物。 冰后期东海大陆架发生海侵,距今7500年前海平面接近于现今海平面,自那时以来,海平面保持相对稳定,除河口及近岸地区外沉积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现代沉积开始形成的年代大体上与这个时期一致。现代沉积物分布于长江口三角洲及闽、浙近岸水深小于60-70米,宽约90-100公里的浅海地带,苏北沿岸向东至济岛地区,可延至水深100米左右(图1)。 东海大陆架现代沉积物的分散与沉积过程,直接受陆架区现代海洋水文要素的控制,东海陆架区的海流系统及盐度分布见图2,3。长江每年注入东海的总水量达9540亿立方米,占注入东海总水量的92%,其径流量的变化和淡水舌的分布以及流经本区东部的黑潮直接控制了本区的水文特征。  相似文献   
12.
冲绳海槽沉积物中火山型石英颗粒表面的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海底松散沉积物以及下伏地层的研究,对探讨边缘海的形成历史和油气资源的预测与勘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九八一年七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地球物理调查船“科学一号”,于冲绳海槽南段西陡坡海底水深250米处(图1),发现了含有早中新世瓣鳃类和腹足类化石的岩石.由底层拖网收集到较多的棱角状碎石(图2).其成分为灰黑—黑色板状页岩和灰色砂岩,均为钙质胶结.碎石最大直径约为5公分,一般为3公分左右,因受海水长期腐蚀,表面有坑洼和现在底栖生物固着.其次,在碎石当中还混掺少量的磨圆很好的椭圆状砾石(图3).其岩性又全部为暗灰色中基性火成岩,大小在3公分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