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中国旅游气候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逐渐为各界所重视,旅游气候学也因此成为旅游和气候学界研究的热点。文章从文献总量、结构,研究阶段划分,研究内容和方法4个方面回顾我国旅游气候学的研究进展。对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的综述表明:目前,我国旅游气候学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方法体系还没建立;旅游气候学研究也没得到旅游学界充分认可,研究领域“留白”较多。未来旅游界要更加充分认识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更多地投入到该领域研究中来;加强旅游气候学理论研究,不断拓宽研究的领域、视角,深入研究旅游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厘清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提出旅游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对策,不断丰富、完善旅游气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2.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the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ight consecutive phenological period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lengths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based on long-term phen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from 114 agro-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four maize growing zones in China. Results showed that average air temperature and growing degree-days (GDD) during maize growing season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1981 to 2010, while precipitation and sunshine duration showed a decreasing trend. Maize phenology has significantly changed under climate change: spring maize phenology was mainly advanced, especially in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maize zones, while summer and spring-summer maize phenology was delayed. The delay trend observed for summer maize in the northwest maize zone was more pronounced than in the Huang-Huai spring-summer maize zone. Variations in maize phenology changed the corresponding growth stages length: the vegetative growth period (days from sowing date to tasseling date) was generally shortened in spring, summer, and spring-summer maize, although to different degrees, while the reproductive growth period (days from tasseling date to mature date) showed an extension trend. The entire growth period(days from sowing date to mature date) of spring maize was extended, but the entire growth periods of summer and spring-summer maize were shortened.  相似文献   
193.
在实际的气象观察中,受站点迁移、城市化及仪器更换等影响,气象观测数据往往存在不均一性。这种不均一性会掩盖气候变化的真相、造成气候变化诊断结果的失真。因此,观测数据序列均一化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选择1961~2010年期间北疆地区37个气象站点(其中14个站点发生过大的迁移,迁移次数达17次之多),首先以乌鲁木齐站点为例子,说明新的HOMR-HOM方法数据断点检测和数据订正过程。然后,对北疆地区逐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进行均一化处理。结果表明:1新的均一化HOMR-HOM方法能较好的检测断点和订正北疆地区的逐日气温数据;2经过均一化处理,北疆地区最高气温观测数据比均一化后数据高,最低气温观测数据比均一化后数据低。  相似文献   
194.
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分区初探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在简要阐述陆地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和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重要意义的此基础上,论述了陆地表层系统分区研究的目与原则,并借鉴黄秉维所提倡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首先以全国自然区划,生态地理区划,生产潜力分区,经济区划等4个全国性区划及温室气体倍增对未来自然地域分异界线及生产潜力分区的影响为基础,采用叠置与专家评判法中国陆地表层系统划分成9个一级区,然后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模型和模糊聚类方法,对全国344个地区的46个指标进行模糊聚类分区,进而对各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貌与气候区域分异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评况的主导因素,而由人类活动所主导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控制我国陆地表层系统综合状况的第二位因素,对9个一级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定量评价表明:华北区、东南区与华南区的陆地表层系统状况最好,东北区居中、内蒙区、陇陕晋区与西南区较差;西北区与青藏区最差。  相似文献   
195.
196.
1951-2010 年中国主要气候区划界线的移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根据采用同一区划方法、指标体系划分的1951-1980 年及1981-2010 年中国气候区划结果,对比分析了过去60 年中国气候区划的主要界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51-1980 年至1981-2010 年,我国寒温带界线西缩、北移;暖温带北界东段北移,其中最大北移幅度超过1个纬度;北亚热带北界东段平均北移1 个纬度以上,并越过淮河一线;中亚热带北界中段从江汉平原南沿移至了江汉平原北部,最大移动幅度达2 个纬度;南亚热带北界西段北移0.5~2 个纬度;青藏高原亚寒带范围缩小,高原温带范围增加。东北湿润、半湿润区虽转干与趋湿并存,但其中温带地区的湿润-半湿润东界东移,大兴安岭中部与南部的半湿润-半干旱界线北扩;其他地区的干湿分界线虽未出现明显移动,但北方半干旱及华北半湿润区总体转干,河西走廊、新疆及青藏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区总体转湿;而南方湿润区则趋干与转湿并存。  相似文献   
197.
清代华北地区冬半年温度变化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清代地方志中的异常初、终霜记载,根据器测时期华北初、终霜的早、晚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重建了1646-1910 年华北地区时间分辨率为5 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期间的冷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清代华北地区气候以寒冷为主要特征,冬半年温度平均较现代(1951-1980 年)约低0.55℃,最冷5 年(1656-1660 年)较现代约低1.42℃;清代华北地区冬半年气候存在“冷-暖-冷”的世纪波动,两个寒冷时段起讫时间分别为1646-1700 年(平均较现代约低0.77℃)和1781-1910 年(平均较现代约低0.58℃),1701-1780 年虽然相对较暖,但冬半年温度仍较现代略低(平均较现代约低0.36℃);从更高时间分辨率看,清代冷暖时段内同样存在较小的波动,清后期寒冷时段出现了两个“冷谷”.  相似文献   
198.
以大连市中山区2003年、2013年城市三维建筑数据为基础,选取三维景观指标,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来研究城市10年间建筑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 大连市中山区建筑加权平均高度和体积分别增加7.87 m、277.25×104 m3;地块覆盖率减少了16.27%,容积率增加了20.67%,反映出城市水平和垂直空间分别呈收缩、扩展的态势。② 中山区城市天际线起伏差异明显,东—西方向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南—北方向呈“北部高峰,中部和南部平缓”格局。城市高层建筑主要集中于城市的西北部,且2013年建筑最高点中心裕景比2003年宏进大厦高140 m。③ 建筑覆盖率和容积率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低和极低覆盖率与容积率地块所占比例大,分别增加了8.3%、-4.33%;高和极高覆盖率与容积率地块所占比例少,且集中分布在青泥洼桥和人民路街道。④ 2003年超高层建筑在空间分布上呈“聚集—离散”状态,即在距离660 m尺度范围内呈聚集状态,大于660 m时呈离散分布,其他三种建筑类型在空间上都呈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2013年4种不同类型建筑在空间分布上都呈现一定的聚集分布状态,聚集程度为:超高层建筑>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199.
中国北方主要坚果类淀粉粒形态对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考古学家发现坚果类植物在农业起源中曾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对考古器物上附着的淀粉粒进行鉴定,我们对中国北方现代主要坚果类栗属(Castanea)中的板栗(C.mollisima)、栎属(Quercus)中的槲树(Q.dentata)、槲栎(Q.aliena)、麻栎(Q.acutissima)、栓皮栎(Q.viriabilis)、蒙古栎(Q.mongolicus)和胡桃属(Juglans)中的胡桃楸(J.mandshurica)共7个样品进行了淀粉粒形态对比分析,以求为建立北方坚果类淀粉粒的鉴定标准积累资料。实验结果发现,除胡桃楸未发现淀粉物质以外,其他6个样品的淀粉粒不仅可以与其他科、属进行区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进行种间的区分。板栗的脐点是闭合的,有层纹,无裂隙;   麻栎脐点是偏心的;   槲树栓皮栎的淀粉粒近乎80%都具有裂隙特征,但栓皮栎的淀粉粒中会出现横裂隙和相当数量的星形裂隙而只有槲树的淀粉粒才具有相当数量的纵向裂隙;   蒙古栎的淀粉也大多具有裂隙(70%)而且纵向型裂隙占主要地位,但是蒙古栎淀粉粒表面有细密的放射线;   60%的槲栎淀粉粒不具有裂隙特征。所有样品的淀粉粒均由大小不一的各种卵圆形组成,而且6个样品的长轴最大值(约20μm)和6个样品的平均值(约10μm)都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00.
关于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认识境界已经扩展了许多倍。萨赫勒的干旱、非洲极为严重的蝗灾、欧洲的严冬及澳大利亚、北美等地的森林大火、世界粮价大规模波动等一系列气候变化的事实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已引起世界普遍忧虑。人们担心地球的气候是否要发生一次大的变化?变化后的气候对社会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可能出现的气候状况的影响进行评价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