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亮  范玉梅 《贵州地质》2016,33(2):117-125
位于黔东南天柱—锦屏—黎平的金矿集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低,深部找矿未见较大突破。深部研究表明,区域重磁资料很好揭示了区内的线性断裂构造和岩浆热液活动,研究发现金元素异常分布与之有较好对应关系,并圈定了16个(含区外1个)金矿成矿远景区。预测F1以东为石英脉型(含蚀变岩型、花岗岩型)金矿富集地,F1 F0之间可能为花岗岩型金矿(含金铜多金属矿)找矿发现区,F0江南地轴边缘区及附近(丹寨—三都至都匀牛角塘)为微细粒侵染型(含花岗岩型)金矿重要研究区。金矿产出,与变质碎屑岩及相关地层,也可能与深部岩浆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改则物玛北部布孜村地区,新发现里阿斯假砂园虫Pseudocylammina liasica Hottinger,时代为早侏罗世(Lias期)。据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时代,本次暂且归属该套地层为下侏罗统布孜村组。里阿斯假砂园虫的首现及其地层的厘定不仅丰富了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古生物学大有孔虫类的研究,而且为区域地层对比和格架建立增添了新资料及新认识;同时本研究为今后进一步探讨班公湖—怒江洋盆的演化提供了地质学证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模式的不足,提出了大学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该模式将学习目标、任务特质、学生认知风格、合作动机以及学习情境五个要素作为输入,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几个环节的整合作为过程,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学习绩效作为输出,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各要素、环节和结果及其关系予以整体、全面的探讨。模式结合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者的优势,克服了单一模式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学模式的多重功能,为该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4.
黔中地区聚磷盆地是在南沱期沉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陡山沱早期海侵时期,福泉-瓮安-开阳-温泉一带为半封闭海湾,从东部上升的含磷酸盐洋流运移到此半封闭环境,产生了胶磷矿沉积,之后黔中古陆快速隆升,早期形成的胶磷矿处于滩相环境,受波浪作用改造,形成砂屑磷块岩矿床;开阳地区富磷矿形成与矿层顶板及其间的假整合面对应,磷矿层形成后受强烈的暴露淋滤影响。在黔中古陆的南东侧外陆棚区,含磷组分难以聚集,形成厚度薄、品位低的磷块岩矿床;在灯影组沉积期-早寒武世期间,贵州大部分处在广阔陆表浅海环境,仅在织金形成相对深水泻湖相沉积,含磷酸盐的上升洋流运移至其中形成低品位磷块岩矿床。通过黔中地区震旦纪典型磷矿床含磷岩系及顶、底板地层的相剖面及时空变化分析,建立了黔中地区磷矿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亮  杨建辉  范玉梅 《贵州地质》2015,32(4):271-276,,284
借鉴国内铁矿行业找矿经验与开发成果,认为在贵州对沉积型铁矿勘查难度大,与广布的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和沉积岩盖层厚度大等干扰有关,分析区域重磁资料,省内铁矿应该在中酸性岩中寻找,改变沉积岩中找铁矿的单一思路,为之圈定了浅部岩体和深部岩基,为研究区铁矿勘探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6.
范玉梅 《贵州地质》2017,34(3):175-182,198
黔中震旦纪磷矿受制于雪峰运动形成的基底及当时的沉积环境。南华纪末期—震旦纪早期,黄平上塘—麻江青平存在北北东向隆起,海平面上升时为水下隆起,海平面下降时露出水面为古陆,形成障壁岛。障壁岛的存在,对磷矿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上升洋流带来的磷酸盐组分,在障壁岛后聚积和沉积,形成矿体厚、矿床规模大、矿石品质好的磷块岩矿床,在障壁岛东部广海,磷酸盐组分不易聚积,形成矿体厚度小、矿床规模小、矿石品质一般的磷块岩矿床。黄平上塘—麻江青平障壁岛造成的隆、凹古地理格局,为磷块岩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聚积和沉积有利场所,对黔中地区磷矿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