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辽东湾馆陶组储层为典型辫状河沉积,是渤海重要油气产层之一。根据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结果,建立泥岩分类方案,探讨各类泥岩沉积成因,并以井间对比关系研究为基础,结合类比分析结果,预测各类泥岩平面展布规模。结果表明:渤海L油田辫状河泥岩包括洪泛泥、漫溢相泥和河道内泥3类;洪泛泥厚度多大于6m,平面分布稳定,预测平面展布范围大于1 500m,连续性强,属于隔层;漫溢相泥单层厚度多大于2m,在局部范围内展布较连续,预测平面展布范围一般大于300m,影响储量动用;河道内泥厚度多小于2m,分布局限,预测平面展布范围小于200m,平面连续性较差,影响了水平井斜穿层布井方式。上述成果有效规避了储量动用风险,对开发井型的合理选择和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新发现的中深层(埋深主要在2000 m以下)油气田日益增多(渤中19-6、蓬莱9-1等),勘探新发现油田的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中古近系储量占比高达66%,对其进行精确的储层预测已成为油田有效开发的必然要求.渤海古近系为扇三角洲或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储层纵横向变化快,井少且位置分布不均,地震资料品质低,...  相似文献   
13.
受限于地震资料分辨率,基于地震资料描述河流相单期薄砂体储层存在不确定性,一个波形相位多是由两期或者多期砂体反射干涉形成.因此,本文探讨了应用精细波形分类技术识别砂体叠置模式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正演模拟地震波形与井震标定合成记录,重点研究不同砂体叠置情况下的地震波形特征规律,分析波形特征的地质意义,建立叠置砂体与地震之间的响应模式,确定叠置砂体地震波形的精细分类,最终根据不同波形空间展布特征,对叠置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了有效的识别预测.  相似文献   
14.
在油田前期研究阶段,由于井点资料比较少,往往很难从井点获得河流相储层的小层界面,相变程的大小也无法从统计规律中获得,且由于河道的不断摆动,在曲流河表征过程中主变程方向的设置也是难题。渤海海域Q油田河流相储层受河流不断摆动的影响,纵横向变化快,砂体空间分布状态比较复杂,砂体的表征难度大。为了更加合理的表征Q油田砂体在空间的分布状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井震结合的砂体表征方法,即:通过井震结合划分小层界面,刻画砂体边界,以砂体边界的方向表征主变程方向,在小层框架内,根据沉积规律的指导,结合现代沉积,设置相变程的大小,利用地震属性的约束建立砂体模型。  相似文献   
15.
李军  王德发  范洪军 《现代地质》2007,21(4):691-696
甘肃酒泉盆地青西油田泥砾岩相和泥云岩相储层中发育两种裂缝系统。采用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岩相区裂缝的产状特征、电性响应特征和物性特征,并重点分析了控制裂缝形成的成岩演化成因。研究结果表明:泥砾岩相中发育有砾缘缝、粒内溶蚀缝和构造裂缝;泥云岩相中发育层面溶蚀缝、泄水裂缝及构造裂缝。裂缝系统不但对储层渗流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改善,而且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储集能力。母岩矿物的选择性(差异)溶蚀是控制本区裂缝和次生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泥砾岩成分复杂,各种碎屑物及胶结物之间的交代、溶蚀以及不稳定碎屑颗粒的选择性(差异)溶蚀是砾缘缝、成岩溶蚀缝及大量次生孔隙在泥砾岩储层中形成的主要原因;泥云岩中存在的二元和三元纹层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裂缝的发育程度,碳酸钙的白云岩化和沸石化是层面溶蚀缝形成的主要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