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33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四川后龙门山中压变质地体的形成时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2.
“中国西部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研讨会”于 2 0 0 1年 7月 30日在成都映月潭会议中心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133名代表。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贾其海 ,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副会长陈安泽、卢云亭 ,秘书长陈兆棉 ,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骆耀南、副会长汪贵生、秘书长赖绍民等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是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为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 ,特意在中国西部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 ,省委书记周永康在会议期间会见了贾其海副局长 ,并对中国西部的地质遗…  相似文献   
73.
“中国西部地质公园建设与地质遗迹保护研讨会”于2001年7月30—31日在成都举行。此次会议是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为响应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33名代表。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贾其海,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副会长陈安泽、卢云亭和秘书长陈兆棉,四川省旅游地学研究会会长骆耀南、副会长汪贵生、秘书长赖绍民等参加了会议。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在会议期间会见了贾其海副局长,对中国西部的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四川省政府各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74.
粗枝软骨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国沿海海藻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和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从采自青岛的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caulis)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1H NMR、13C NMR)以及质谱(MS)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loliolide(1),2-羟基苯甲醛(2),4-羟基苯甲醛(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4)和4-羟基苯甲酸(5)。  相似文献   
75.
海藻中砷的含量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飚  范晓 《海洋科学》1996,20(5):24-27
  相似文献   
76.
以气相色谱法分析红藻中游离低分子碳水化合物红藻糖苷。结果表明,红藻糖苷可以用80%的乙醇提取,然后用除色素除盐,经硅醚化后用气相色谱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对于影响提取与硅醚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研讨,并与传统的苯酚硫酸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7.
多管藻化学组成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普通化学分析法方法对红藻类的一种特殊海藻--多管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多管藻中铁,锌含量超常丰富,尤其铁元素含量是其他藻类的近千倍,而Pb、Cd等重金属含量极微;蛋白质含量在海藻中达35%以上,这在中国大型海藻中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78.
以IAA作为生长素的研究代表 ,结合已有的研究和方法 ,探讨了海藻中生长素的提取和纯化分离方法。确立了以有机溶剂提取海藻中的生长素 ,以乙醚萃取法和柱层析法对生长素进行分离纯化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方法适用于大型经济海藻和商业海藻植物生长剂中生长素测定的前处理部分  相似文献   
79.
海藻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组成特点。碘是海藻植物体最基本的元素,在海藻的代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而其他元素不可代替的作用。自1897年法国人Eschle首次在海藻中发现含碘有机化合物以后,又在不同的海藻中研究了碘的化学性质,并发现碘有机化合物几乎存在于所有的海藻中,并以I-C共价键的形式与生物分子结合。迄今,碘在海藻中以有机态和无机态两种形式并存,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Whre等(1980)的研究工作表明,海藻中的碘主要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约占总碘的60%-90%以上;有机态碘仅占总碘的10%-40%。 作者在研究和测定了与本实验用的相同海带中有机碘的含量和分布(韩丽君等,1999)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单向纸色谱和红外光谱,纯化并检测了新鲜海带中有机碘的存在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态碘可分为氨基酸类衍生物和非氨基酸类衍生物。含碘氨基酸(IAA)占总有机碘的51%,其中游离氨基酸中的含碘氨基酸占总有机碘的49%(其中大部分是以二碘酪氨酸为主的含碘酪氨酸),只有2%左右的含碘氨基酸存在于结合氨基酸中。另外,50%左右的含碘有机化合物为非氨基酸类含碘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的检测进一步证明了新鲜海带中含碘氨基酸的结构基团。  相似文献   
80.
山东海区大型海藻抗肿瘤及免疫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海区大型海藻进行系统采集,采用SRB法测定了40种海藻甲醇提取物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率,MTT法测定了对HL-60人白血病细胞生长抑制率;并且测定了样品对T、B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和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异枝凹项藻、细枝软骨藻、鸭毛藻、绳藻、叉开网翼藻具有较好的抗A-549肿瘤细胞活性,鸭毛藻、异管藻和网地藻具有较好的抗HL-60肿瘤细胞活性;金膜藻、萱藻、绳藻、小粘膜藻和酸藻具有较好的免疫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