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82篇
测绘学   101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352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42.
薛惠锋  岳亮 《地下水》1995,17(2):68-71
陕北能源基地是我国“山西”(山西、陕西、内蒙西部)能源基地的核心,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必须以水资源作为先导。黄土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陕北能源基地区地下水资源十分宝贵。为此,本文在分析陕北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背景的基础上,确定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目标函数,建立约束方程,最后求得最优化方案。就地下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的优化规划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43.
44.
对流层臭氧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一个一维大气化学模式、利用该模式模拟O3等微量气体的日变化和O3的一些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CH4和CO的增加会使O3增加,水汽增加将使O3减少;温度升高使自由大气中O3减少,而使边界层中O3增加;太阳辐射的加强使自由大气中的O3减少,边界层中O3增加。最后,研究了边界层结构对大气微量气体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低层大气微量气体的变化需要考虑边界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薜永柱 《物探与化探》1990,14(4):318-320
四川若尔盖县巴西铁铜矿点是我队于1974-1975年期间开展磁法、化探工作时发现的。在开展矿点1:5千详查中发现铜、锑、砷综合化探异常10处,磁异常8处。在外围1:5万普查中发现铜、锑、砷化探异常1处,磁异常6处。由于当时是以找富铜富铁为目的,且又因铁铜矿体规模小不具工业价值,故而终止了工作。  相似文献   
46.
1988年10月31日报告,在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小巽他列岛的龙布陵岛发现了新的金矿床。由于地下资源的预测很难,需要试行各种方祛,基于下面的模式,在信息少的未知矿化地区,使用了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47.
采用Arakawa的σ-p混合坐标,将李维亮等人发展的一个二维全球原始方程模式由对流层扩展到平流层中层(10 hPa)。垂直分层采用等lnp方案。发展后的模式不仅在计算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且能较好地模拟平均温度场、平均纬向风场和平均经向风场及其季节性变化。同时,在模式对流层之上加上平流层后改善了对流层上层环流的模拟。  相似文献   
48.
本文报道了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分别计算河北省南皮县试区两个不同时相TM与SPOT图像的亮度指数和垂直植被指数,进而求算变化向量、自动输出变化分类图的试验研究结果。经实地对22块变化图斑进行检验,都准确无误,表明从不同时相的卫星图像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耕地消长及大宗作物种植面积波动是完全可能的,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9.
一九七九年夏季亚洲季风区上空的区域能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美国气象中心(NWC)1979年6—8月资料计算了亚洲季风区上空的瞬变涡动动能、区域的热源和能量变化。计算结果表明,1979年夏季印度季风区的印度半岛和孟加拉湾地区,东亚季风区的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我国东部大陆地区都是扰动活动频繁的地方,其对流层上部表现为强热源;南半球西印度洋热带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热带扰动不活跃,其上空为冷源区。 再有印度季风区扰动发展是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以后者为主;东亚季风区扰动发展靠斜压转换而来;大陆东部地区扰动发展也主要靠斜压转换过程。而南半球西印度洋热带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是通过和中纬度西风带大气的侧向耦合获得能量,并通过跨赤道气流的扰动把能量转送到北半球季风区。  相似文献   
50.
信永水 《物探与化探》1987,11(2):151-155
激化极化场与含水构造中水流关系的探讨水在激发极化场中所起的作用目前还不甚清楚.因为测量纯水时,ηs趋于0值,而在含水构造上有时测到高异常值,有时是低异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