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Rice straw is supposed to be an environment-friendly biomaterial for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harmful blooms of the cyanobacterium Microcystis aeruginosa. However, its potential mechanism is not well known. To explore this mechanism, the growth, cell viability (esterase activity, membrane potential, and membrane integrity), photosynthesis, and cell size ofM. aeruginosa were determined using flow cytometry and Phyto-PAM after exposure to rice straw extracts (R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doses from 2.0 to 10.0 g/L of RSE efficiently inhibited the alga for 15 days, while the physiologic and morphologic responses of the cyanobacteria were time-dependent. RSE interfered with the cell membrane potential, cell size, and in vivo chlorophyll-a fluorescence on the first day. After 7 days of exposure, RSE was transported into the cytosol, which disrupted enzyme activity and photosynthesis. The cyanobacteria then started to repair its physiology (enzyme activity, photosynthesis) and remained viable, suggesting that rice straw act as an algistatic agent.  相似文献   
22.
花都区赤坭镇剑岭地区岩溶地面塌陷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地面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发育分布规律,认为塌陷的形成原因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塌陷的形成机制主要有渗透潜蚀和浮托力丧失,对地面塌陷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3.
基于2014年5月和8月珠江口海域的现场和实验测量数据,分析了光学因子和生态参数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找出该海域的主导光学因子;基于模拟的MODIS数据,构建了水体组分特征波长处吸收系数的遥感反演模型,并结合MODIS卫星遥感影像,依据IOCCG规则对主导光学因子进行遥感分类,揭示了珠江口海域2014年逐月水体主导光学因子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域水体以ad、ag以及两种共同主导类型为主,并且ag、ad两种光学因子主导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ag主导类型,ad主导类型所占比例最小。同时发现ad(442)、adg(442)均与无机悬浮物浓度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说明CDOM和悬浮泥沙具有相似的来源和动力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单纯用地震波振幅作为报警阈值的缺点,通过数字地震仪与模拟地震仪报警机制的对比,提出用检测周期和振幅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地震报警。  相似文献   
25.
涡度相关技术的发展,为准确获取区域尺度的CO2通量分布格局提供了数据基础.但由于涡度相关技术自身的局限性,需要利用模型模拟作为获取区域CO2通量的重要手段.可是CO2通量和其他微气象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给模拟CO2通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模拟CO2通量与其他微气象变量的非线性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在ChinaFLUX三个不同类型(农田、森林、草地)生态系统中,基于2003年6~8月的半小时涡度相关观测数据,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能量通量(净辐射、潜热、显热和土壤热通量)以及温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表层土壤水分作为输入变量,模拟了CO2通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结果,其R2系数在0.75与0.866之间.RMSE在0.008 μmol/m2与0.012 μmol/m2之间,MAE在1.38 μmol/m2与3.60 μmol/m2之间,其中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模拟精度略高于草地生态系统.其次,通过比较土壤水分要素是否参与模拟的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期间,不存在土壤水分胁迫的情况下,土壤水分的参与并不能显著提供模型模拟的精度.最后,应用连接权重方法进行了神经网络模型不同输入变量的重要性分析,指出神经网络模型不完全是一个黑箱模型,也可以有效地揭示出某些机理性现象.该研究证明,神经网络模型不仅可以有效地模拟CO2通量,也可以揭示出一些机理现象,为通过涡度相关观测与遥感反演技术的集成途径,利用已获取的区域尺度能量通量数据,模拟分析区域尺度的CO2通量分布格局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以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资料,结合期间气象条件,对2006年牧草生育期、草层高度、产量与近3a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2006年(全省牧区19个生态监测站平均),草地牧草产量年景为平年。根据牧草产量测算了今冬明春冷季理论载畜量,这对各地区合理安排牲畜出栏率和存栏率,保证草场良性循坏和牲畜安全越冬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7.
FZ-110J型避雷器体系抗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计算单柱式电气设备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能力,我们编制了SACT-86计算机程序。利用SACT-86程序计算了在不同的连接型式、支架高度、场地条件下FZ-110J型避雷器的自振特性和抗震性能,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此外,还研究了随着阻尼器/刚度的变化避雷器动力响应的差别,综合评价了QS78-194型阻尼器的减震效果和FZ-110J型避雷器的抗震特性。  相似文献   
28.
涡度相关技术的发展,为准确获取区域尺度的CO2通量分布格局提供了数据基础.但由于涡度相关技术自身的局限性,需要利用模型模拟作为获取区域CO2通量的重要手段.可是CO2通量和其他微气象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给模拟CO2通量的时空动态变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模拟CO2通量与其他微气象变量的非线性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在ChinaFLUX三个不同类型(农田、森林、草地)生态系统中,基于2003年6~8月的半小时涡度相关观测数据,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能量通量(净辐射、潜热、显热和土壤热通量)以及温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表层土壤水分作为输入变量,模拟了CO2通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结果,其R2系数在0.75与0.866之间.RMSE在0.008μmol/m2与0.012μmol/m2之间,MAE在1.38μmol/m2与3.60μmol/m2之间,其中农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模拟精度略高于草地生态系统.其次,通过比较土壤水分要素是否参与模拟的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期间,不存在土壤水分胁迫的情况下,土壤水分的参与并不能显著提供模型模拟的精度.最后,应用连接权重方法进行了神经网络模型不同输入变量的重要性分析,指出神经网络模型不完全是一个黑箱模型,也可以有效地揭示出某些机理性现象.该研究证明,神经网络模型不仅可以有效地模拟CO2通量,也可以揭示出一些机理现象,为通过涡度相关观测与遥感反演技术的集成途径,利用已获取的区域尺度能量通量数据,模拟分析区域尺度的CO2通量分布格局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河流入海口处盐度周期变化时铝牺牲阳极对钢结构的保护效果,测试对比了盐度固定与盐度循环条件下Q235钢有无阳极保护时的腐蚀失重和电位变化、铝牺牲阳极的电流效率.结果表明盐度循环会造成Q235钢的严重腐蚀,盐度差越大腐蚀越严重,甚至可能超过天然海水的腐蚀程度;在盐度循环条件下铝牺牲阳极对Q235钢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0.
塔里木克拉通基底古隆起构造-热事件及其结构与演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盆地内部锆石U-Pb测年分析表明,塔里木克拉通基底存在2950~ 3100Ma、2100 ~ 2400Ma、1900~2000Ma、1300~1600Ma、900 ~ 950Ma、700~800Ma、540 ~ 560Ma、400~ 500Ma和270~290Ma等9期构造-热事件.中央航磁异常带井下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测定发现1908.2±8.6Ma前寒武纪基底,表明盆地内部可能存在古元古代构造-热事件形成的古老花岗岩基底.结合新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塔里木盆地前寒武纪具有不同年代、不同类型的基底结构,北部为中-新元古代中浅变质岩基底、中部为古元古代花岗岩基底、南部为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与变质岩基底、东南部为遭受早志留纪区域变质改造的变质岩基底.井震结合发现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前寒武系发育广泛分布的大型不整合,形成塔北与塔南两大前寒武纪基底古隆起,可能与550Ma“泛非运动”相关.塔里木盆地基底古隆起主要经历5期演化,古元古代中期形成克拉通化基底,新元古代早期形成统一的变质结晶基底,寒武纪沉积前两大基底古隆起形成,加里东晚期五大基底古隆起基本定型,海西期以来发生局部调整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