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1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573篇
测绘学   339篇
大气科学   325篇
地球物理   437篇
地质学   1550篇
海洋学   163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16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8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1 台站简介兰州观象台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第一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时期,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于1953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甘肃省内陆续布设的4个台之一。1954年1月22日甘肃省有史以来的第一张地震记录图在兰州地震台诞生了,从此揭开了甘肃省地震事业的序幕。1956年我国为迎接1957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建立了7个综合性的地球物理观象台,兰州观象台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刘家坪上,台址是前苏联的著名地震学家果什科夫,基尔诺斯与新中国地震事业的奠基人,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先生亲自选…  相似文献   
992.
李忠勤  叶佰生 《冰川冻土》1999,21(4):326-335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scientific work of the Tianshan Glaciological Station over the past 10 years. The progr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student trai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tation is summarized. In addition a prospect is also given.  相似文献   
993.
谢捷生 《现代地质》1997,11(1):73-77
摘 要  以测量激发极化二次场时域谱为基础‚研制开发出以单片微型计算机为中央处理单 元 (CPU) 的新型激电仪。实现了双系列激电参数提取、二次场波谱测量及全汉化菜单操作。  相似文献   
994.
廖立兵  马折生 《现代地质》1993,7(4):495-499
作者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自己的工作总结了它们在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基于这两种显微镜的原理和特点,指出了其在未来矿物学研究中一些可能的应用领域,并认为它们有可能成为矿物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95.
河南永城矿区葛店煤矿扩大勘探,是河南煤田地质公司以质量指标高、措施详尽、具体而夺标的项目。其质量标准见表1。   相似文献   
996.
桂林穿山洞穴沉积物物的古地磁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穿山是桂林峰林平原上一座联座石峰(图1),在其不同高度上发育着许多洞穴。本文所涉及的古地磁样品则主要采集于穿山最西部月岩附近的19、20、21和28号洞内(图2)。与漓江高河漫滩高程相当的洞穴,其中沉积物均是细颗粒的,质地较软粘土。根据未经干扰的残留沉积物来分析,洞内沉积物充填的高度高出附近高河漫滩约13—14米。其它洞穴中残留的水平顶板亦表明曾经受过一个高水位的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构造隆升过程研究对矿产资源勘查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是地质学家长期探索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现有构造隆升过程的研究方法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正反演方法之间难以建立定量关系.本文利用热运动学方法,通过离散元数值模拟,提取变形过程中离散单元的运动路径作为热年代学样品热史恢复的地质约束,实现了构造变形模拟和热年代学分析的定量耦合,在构造隆升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以川东地区多层滑脱褶皱作用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恢复了方斗山—齐岳山背斜在距今170~70 Ma内的隆升变形过程.热运动学分析表明:先存的齐岳山断裂串联了深部拆离面和浅部滑脱层,湘鄂西褶皱带在170~110 Ma开始形成;140~110 Ma间齐岳山断层由断展褶皱作用向断弯褶皱作用转化,齐岳山背斜开始发育,略早于东部的利川复向斜;约110~90 Ma,方斗山背斜发育,隔挡式褶皱带开始形成;约90~70Ma,隔挡式褶皱规模逐渐增大,利川复向斜逐渐紧闭.正演模型建立、地温梯度计算、三维建模技术和应力演化分析是制约热运动学方法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98.
摘要继南安底斯山玄武岩一流纹岩系数据对幂函数定律的系统证实后,利用Furman等发 表的冰岛市奥斯突红地区玄武岩一流纹岩系的元素丰度数据对该定律进行了再次系统证实,其 中的27种微量元索数据都遵守幂函数定律  相似文献   
999.
独居石U-Pb定年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沉积作用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独居石成因复杂,因此从成因矿物学角度对不同成因独居石的特征进行总结将有助于解释独居石年代学数据.总结了不同成因独居石的矿物共生关系和组构特征、外部形貌-内部结构、化学元素特征,依托Th、U、Y、Ca、Pb、REE含量及其比值关系进行化学...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中国数字地震仪台网(CDSN)11个台1993—2012年间30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识别出了PKP波入射到内外核界面(ICB)上的衍射波PKPdif波。PKPdif波在震中距120°左右时出现在PKIKP波之前,在震中距150°以后出现在PKIKP波之后,是一个长周期波。为了解释PKPdif波超前于PKIKP波的原因,设想在距地面约5 156.1~5 372.2 km的深度,即内外核界面下有可能存在一个PKIKP波的低速层(厚度约216.1 km)。该设想符合Jeffreys速度模型,给出的PKPdif波在震中距119.4°~176.1°间的走时表填补了目前使用的《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空白。讨论PKPdif波的运动学特征有助于对内外核界面物理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分析震相的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