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种车载式工程型氢原子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受有关方面委托,上海天台于1991年研制成功一种车载式工程型氢原子钟。该标准于去年经多种运输工具转运,长途跋涉运到我国西北某地执行任务。实地使用表明,该标准结构可靠,性能良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本简述该种车载式工程型氢原子标准的设计特点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发表了强活动色球双星HR1099(=V711Tau)在1989年12月特大能量白光耀发前后的近红外分光光度观测结果,给出该星从2.3-4.1μm首次CVF低色散光谱,以及耀发前后的变化;计算了同期观测到的子星表面黑子的影响,给出双星黑体近似辐射能谱,并与多波段测光以及IRAS观测作了对比,揭示了该双星有很强的星周物质的2.3μm发射带和3.1μm波段吸收带特征,本文对可能的星周物质成分和分布亦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3.
104.
空间载钟的天体物理学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子钟在空间天体物理测量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研制的氢原子钟,对于超过1,000秒的平均时间间隔,其稳定度好到10~(-16)。这些装置对空间VLBI高精度的角度测量以及多普勒技术高精度测距和测速是非常适用的。本文主要概述几个通常感兴趣的空间载钟的天体物理实验.为了作这些测量,实验必须扩展到太阳系内进行。  相似文献   
105.
短周期食双星V361Lyr(p=0.3096天)可能是观测到的最短周期的由非简并天体且成的近相接双星,本文采用Kaluzny1989年观测到的V和I光变曲线进行了详细的测光分析。考虑到次子星上由于吸积而引起热斑在径度方向的可能延伸效应,而采用了多热斑模型近似,结果取得了对观测到的畸变光变曲线的很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麻痹性贝类毒素污染是世界共同关注和重点管控的食品安全问题, 其溯源一直是产业监管的难点和技术重点。基于指纹溯源技术理论, 采用室内模拟3种产毒藻暴露紫贻贝后风险形成过程, 开发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鉴定麻痹性贝类毒素区域特征的指纹溯源技术。结果表明, 采用乙腈/甲醇/丙酮(体积比为1︰1︰1)混合溶液作为提取剂, C8色谱柱联合正离子模式, 质荷比(m/z) 100~600和Amide色谱柱联合正离子模式, m/z 600~1 500作为色谱质谱检测条件下, 提取的化合物数量较多且稳定性良好, 覆盖了40.4%指纹信息; 紫贻贝与产毒藻中的共检出11种毒素成分, 且具有高度相关性。N-磺酰胺甲酰基类毒素(如C类)和膝沟藻毒素(GTX类)在暴露期发生了显著的代谢转化; 将摄食3种产毒藻后紫贻贝的差异化合物与特征毒素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共筛选出13种复合指纹物质。构建6种特征物质的Fisher判别模型, 交叉验证准确率为88.9%, 可实现产毒藻种溯源。该研究建立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MS紫贻贝特征指纹溯源技术, 初步实现了从污染麻痹性贝类毒素的贝类到肇事藻种的逆向溯源,可应用于贻贝麻痹性贝类毒素风险溯源研究。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分析自动气象站的组成,运用当代防雷技术有关理论,对自动气象站易受雷击的原因和途径进行分析,提出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