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44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复杂条件下三维高密度电阻率CT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得到更丰富的地质目标的电性特征以及较直观的地质结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三维高密度电阻率[CT工作,与二维观测方法不同,三维方法对工区场地有更高的要求,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三维系统影响较大。本文利用一些复杂条件下得到的三维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实践中根据这些复杂条件有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可以得到更加理想的结果以解决工程地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92.
93.
北秦岭西段金矿主要控矿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益民  李增庆 《河南地质》1994,12(4):294-303
  相似文献   
94.
贵州凯里麻江地区羊跳剖面寒武系牛蹄塘组底部发育了一套3.2m厚的硅质岩系。通过对其进行高频逐层采样68件,根据沉积环境-生物组成-烃源岩形成的思路,精细分析了生物组成及有机碳TOC含量,进而讨论了沉积环境与烃源岩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剖面生物组成多样,包括有浮游藻、底栖宏观藻、疑源类、海绵骨针、须腕动物蠕虫等,并可归纳为三大类生物微相:浮游藻类、底栖藻类、其它生物类型。不同藻类体和不同疑源类所反映的水体深度特征显示,该套烃源岩沉积经历了先水进后水退的过程,水体深度最深时期,底栖红藻和Heliosphaeridium longum-Asteridium tornatum疑源类组合发育,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也较高(TOC平均值为4.73%,最高可达13.97%),说明利于烃源岩发育。总体而言,不同生物微相烃源岩TOC含量不同,底栖藻类(平均值3.50%)浮游藻类(平均值1.46%)其它生物类(平均值1.0%)。而须腕动物蠕虫和海绵动物的发现反映了热液环境,受热水事件影响强烈的样品TOC最低(TOC含量为0.90%和0.94%),说明热液活动强烈对烃源岩发育可能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5.
通过构建“多投入-多产出”出口效率测度模型,探讨了2001—2019年中国对49个主要贸易伙伴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 中国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整体呈增长趋势,国别间差距逐渐缩小。② 中国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的空间格局明显存在空间集聚特征,高-高型国家集聚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并向西蔓延,而低-低型国家分布范围逐年缩小。③ 双边贸易关系对中国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中国对贸易互竞国家高端技术产品的出口效率要比其对贸易互补国家的出口效率低0.017%,而对贸易互竞国家的邻近国高端技术产品出口效率要比其对贸易互补国家的邻近国出口效率高0.088%。④ 管制性制度差异对出口效率存在直接促进作用,而经济自由度差异对出口效率整体上有阻滞(负溢出)作用。  相似文献   
96.
本文基于2001-2013年MODIS NDVI多时序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洞庭湖流域植被覆盖度,分析了区域近13年来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征及趋势,并结合同期气象数据,阐明了植被覆盖度变化对气候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13年洞庭湖流域植被覆盖度的整体变化较为稳定,呈微弱减少趋势,速率为-0.3%/10a。(2)洞庭湖流域绝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呈自西向东递减趋势,高植被覆盖度及中高植被覆盖度占整个流域面积的88.63%,水体或低植被覆盖度及中低植被覆盖度仅占2.57%。(3)洞庭湖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为北部强于南部、东部强于西部。流域内植被覆盖度极显著与显著减少的面积比例为5.30%、增加面积的比例为4.29%,植被覆盖度变化不显著占90.40%。该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受人为因素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选取环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以Landsat TM影像解译后的土地利用数据、MODIS影像计算的植被指数,以及人口、经济和气候数据等为数据源,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区域2000-2010年湿地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环长株潭城市群2000、2005、2010年湿地生态安全指数均值分别为0.7268、0.7151和0.7196,湿地生态安全状态“良好”,生态安全等级程度为“较安全”。(2)环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差异性明显,一级湿地生态安全区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周边,二级湿地生态安全区沿主要河流分布,三级湿地生态安全区主要分布在2个或3个城市之间的交界区域。(3)研究期间环长株潭城市群湿地面积变化明显,该区域湿地总面积逐年减少;森林沼泽、草本沼泽、湖泊、河流、水田的斑块分维数均呈增加趋势;水库/坑塘、河流破碎度指数明显高于其他景观类型,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减少。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利用变化与转型、湿地景观结构与功能、自然因素等方面对影响该区域湿地生态安全的主要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直接作用于湿地生态环境,通过改变区域景观和土地利用结构使湿地面积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湿地生态安全。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通过改变水热状况和植被覆盖,间接影响湿地生态安全。针对该区域湿地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98.
ADTD雷电探测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建峰  刘梦雨  吴昊 《气象科技》2012,40(2):180-184
介绍ADTD雷电探测系统的探测原理,分析子站故障对探测网络和探测数据的影响。通过分析ADTD雷电探测系统组成结构和基本设备状态,提炼出了ADTD雷电探测系统的故障分析思路和方法。结合湖北省ADTD雷电探测系统在2006—2010年业务运行中的主要故障,总结了ADTD雷电探测系统运行中的典型故障及其现象、可能原因与排除方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并指出影响ADTD雷电探测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实践表明,基于ADTD雷电探测系统组成结构和设备状态表征的故障分析思路清晰,方法可操作性强,对故障的快速定位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99.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无线发射装置的广泛应用,无线接收设备尤其是高灵敏度的雷达都有可能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电子干扰.通过分析经历过的多起雷达受扰事件,挑选包括气象部门雷达相互间的同频干扰,与军用雷达相互间的同频干扰,微波接力站和民用超高频数传机对天气雷达的干扰等几起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个例,就其发生现象、检判过程、产生的原因、实际解决办法和最终结果以及带来的相关启示做了一些分析探讨,可为从事技术保障的同行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0.
应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探测采空区、斜风井巷道稳定性计算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采用电阻率层析成像二维测量的方法,对河南省义马市义马煤业(集团)2×50MW跃进电厂采空区和斜风井巷道进行了勘探,获取了采空区、影响区以及斜风井巷道的准确位置.说明,电阻率层析成像二维测量的方法在采空区和斜风井巷道的探测中是行之有效的;煤矿采空区和斜风井巷道内在没有水体存在时,电阻率层析成像二维测量成果图中反映的一般都是高阻异常封闭圈.如果有水体存在,其异常则表现为低阻异常封闭圈.同时,根据该区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地面建筑的有关参数等资料,分析和计算了斜风井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①主控楼受斜风井巷道的影响较大,是不稳定的,也是不安全的,必须采取妥善的加固措施;②主厂房不受斜风井巷道的影响,是稳定的,可以不采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