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二维饱和孔隙介质的三场有限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流固两相混合物连续介质力学理论,采用伽辽金加权残值法,选取固相位移,液相位移,孔隙不压作为场变量,对固液两相耦联方程进行有限元离散化,得到解耦方程组。然后在时域上采用Wison-θ进行了逐步积分,得到一种分析二维饱和孔隙介质地震反应的三场有限元方法。 相似文献
12.
??????????????о????????????????????μ????????????????????????1???????????е????????????仯???????????????????????????????????2????????????????λ????????????????岿??????????С????????????????????и??????????????????????3??????????γ??????????????????????????С? 相似文献
13.
秦小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3,(2):14-14
20 0 3年 2月 18日至 19日 ,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地震卫星计划编制工作专家研讨会”。刘玉辰副局长、科技部邵立勤司长、国防科工委和国家 86 3项目有关领导 ,叶淑华、许厚泽、宁津生、刘经南、马宗晋、马瑾等院士以及中国地震局的专家 3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吴建春副司长主持。会议主要交流了国内外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在地震监测预报、地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研讨了地震监测卫星计划的主要内容 ,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下一步工作。我局吴云副局长在会上作了“空基地震监测”的主题报告 ,李辉、廖承旺和… 相似文献
14.
15.
利用长江三峡工程坝区及外围深部构造的人工地震波记录资料,进行了相对速度幅值、速度反应谱和加速度反应谱衰减特征分析,同时利用历史地震资料经转换命同的地震动衰减规律进行对比,反映出由人工地震记录地震动参数衰减特征与由历史资料转换确定的地震动衰减特征是有差异的,在不同地质条件的局部地区,这一差异更为明显,这些结果中为缺乏强震记录的地区的地震动估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重力与水准资料计算研究了华北地区的背景单层密度变化和1985-1992年单层密度时变图像特征。结果显示:(1)研究区背景地壳密度变化在承德至北京附近呈向西舌形结构,地壳物质总体具有向西不均匀运移趋势;(2)地壳密度时变主要显示三河至唐山存在相对高值异常,与背景地壳密度变化差异明显;(3)研究地区地壳密度时变与活动断裂带明显相关,地震活动与地壳密度变化的高梯度和等值线拐弯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经验判别法和试验-分析法对荆沙长江公路大桥主桥墩基场地的地震液化进行了综合判别。对现在使用的有关地震液化判别“规范”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虽然是初次尝试,但作者认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三峡巴东马鹿池断裂与官渡口断裂的成因关联对比分析,发现二者在几何学、运动学、内部结构以及年代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平面上,二者没有相连;规模上,马鹿池断裂晚期比早期大,发育“花状”构造,官渡口断裂晚期比早期小,其滑脱面位于早期断裂带中,大地电磁测深资料显示二者在深部没有联系;运动方式上,马鹿池断裂晚期为左行走滑,官渡口断裂晚期自南向北发生滑脱;内部分带现象上,马鹿池断裂主要存在于晚期,而官渡口断裂主要存在于早期;从断层泥特征上看,马鹿池断裂运动方式以蠕滑为主,官渡口断裂则以粘滑运动为主;地貌上,马鹿池断裂两侧地形相差不大,官渡口断裂两侧地形相差较大,南高北低,遍布溶洞;SEM、TL测年上,马鹿池断裂比官渡口断裂更新,活动距今更近。据此认为马鹿池断裂与官渡口断裂二者在成因上没有联系,在深部没有沟通。 相似文献
19.
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比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全球范围128次地震的3235组三分量强地面运动记录,分析了其加速度竖向分量反应谱与水平分量反应谱的比值(V/H)的总体特征,研究了V/H随震级、震中距、局部场地条件和震源机制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场地越硬,长周期段V/H越大,短周期段则相反;(2)震级越大,长周期段V/H越大,短周期段变化不明显;(3)短周期段V/H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4)对于大震(M7),长周期段V/H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而对于中强震(M7),比值在近场(R60km)随震中距增加而增大,在远场则随震中距增加而减小;(5)V/H与震源机制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简单的几何学描述到刚性板块假设下的最小二乘法拟合、转动角速度的级数展开、弹性平面和球壳有限元模型、各向同性弹性地球的格林函数方法和粘弹—重力层状地球模型等数学力学模型的引入和发展,从地质数据的不断完善到空间大地测量数据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现今板块运动定量模型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评述了现今板块运动定量模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