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99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152篇
地球物理   118篇
地质学   762篇
海洋学   25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2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5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1.
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粒度及其净输运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东海内陆架海底沉积物的粒度测试,运用Gao-Collins"粒度趋势分析"方法,探讨了东海内陆架海底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和净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可以分为两类:细颗粒(>5Φ)和粗颗粒(<5Φ);细颗粒分布于研究区的大部分区域,而粗颗粒主要分布在闽江、瓯江等入海河流口门以及马祖等海岛附近;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态等粒度参数对应性较好,总体特征为粒径越粗,分选越差,偏态更正偏,而粒径越细,分选越好,偏态也较低;粒径趋势分析显示东海陆架表层沉积物的运移模式总体为NE—WS方向运移,而研究区边缘在运移过程中发生向左右两侧的偏移,南部闽江河口区沉积物由近岸向海方向辐射运移,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净输运模式主要受控于流系和地形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82.
下地幔体积占地球总体积50%以上,对地球的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早期研究认为下地幔的组分比较均一,但1970年代以来,地震层析成像揭示了地球的深部速度结构,发现下地幔存在很多复杂的波速异常区.进入21世纪以后,台阵数据的积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进一步约束这些下地幔波速异常区的空间范围和波速结构,由于这些异常结构通常与俯冲板片和地幔柱等有紧密的联系,了解这些波速异常体的精细结构对于古板块的重建和地幔动力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总结了近30年以来利用地震数据研究下地幔异常体的方法和结果,详细地描述了不同类型的波速异常区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并逐一分析了不同类型波速异常构造体的成因.下地幔LLSVP主要有两个,分别是非洲LLSVP和太平洋LLSVP,它们在横向上可扩展至数千千米,垂直方向上从核幔边界的高度超过1 000 km.现在观测结果发现LLSVP边界处的速度突变较大,主流的观点认为含有成分异常的热化学作用形成了LLSVP. ULVZ位于下地幔底部,其横向扩展大部分小于1 000 km,但部分ULVZ的范围可以超过1 000 km,高度仅为十几到几十千米,相应的S波速度异...  相似文献   
83.
从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看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代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建省 《地球学报》2007,28(6):509-520
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于2006年10月9-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的56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大会学术报告和九个分专题会场交流集中反映出当前国际水文地质学科发展的若干热点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与会各国专家对地下水水质安全与污染修复、地下水补给机制和生态功能、地下水勘察评价的技术发展等领域给与了更多关注,反映这些领域是当前地下水研究的热点,说明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明显转向解决社会广泛关注的现实的应用性问题,包括维持生态系统、维护水质安全、防止地质灾害等方面,特别是这些问题与城市发展、农村脱贫、矿业基地、重大工程建设的结合.同位素、数值模拟和其他地下水勘察、评价、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更好地认识、利用和管理含水层系统,服务于上述应用性目标提供了保障.IAH将今后工作的重点放在亚洲地区,对跨边界含水层管理等问题十分关注.媒体的集中报道反映出水文地质工作与社会的结合已经相当紧密.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88.
89.
桐城桐山-庐江大化的飞来峰位于早白垩世杨湾组(K_1y)弱变形的紫红色陆相碎屑岩之上,由下古生界的硅化粗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硅质岩组成,岩层强烈碎裂。其中伴生的张裂隙及剪切石香肠指示岩层由南东向北西逆冲。这一飞来峰的形成与郊庐断裂南段平移作用产生的次级逆冲有关。是由此产生的推覆体差异剥蚀的结果,这种次级逆冲推覆作用发生在扬子板块前陆褶冲带的变形之后。  相似文献   
90.
本文介绍一项以理论分析解决工程事故问题的成功实例,通过实际调查和理论计算后确认了工程仍有足够的安全性,从而免去了加施补救工作,避免了经费和时间的浪费,文章介绍了分析计算内容,简述了事后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