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贝克线法是为了确定或比较折光率而广泛使用的方法。两个矿物粒相接,矿物粒在浸液中时,通过上下调动显微镜焦点,看边界线向哪个方向移动就是哪个方向折光率高的方法。根据同一原理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Schroeder van der Kolk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显微镜的光学系统上放入遮断一部光线的光栏(Stopper),通过斜向光线看边界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休斯敦大学的地质系笔者在校时的地质系正式名称为:休斯敦大学中心校园,自然科学及数学学院;地质学系。据数学系的学生们说,数学属于哲学,不入自然科学范畴,所以在学院的名字前特意加上一个and字样。该校1978年在校学生人数,研究生154名,大学本科生(3,4年级)190名,人数非常之多,但毕业人数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一共不过二十余名。  相似文献   
103.
水晶中的日本式双晶(斜交双晶,C轴间倾角84°33′,接合面(1122),在形态上与单晶有明显差别,从来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晶体.它与共存的六角状单晶相比,日本式双晶的水晶体形较大,形状作平板状,最大的甚至有呈扇形的.日本式双晶所以具有这种特征,过去认为是双晶上面凹入角优先成长之故.最近据北村与砂川等人对长崎县奈留岛产日本式双晶的水晶进行X射线形貌(topograph)法的研究,认为其原因并不是晶体凹入角本身的问题,而是在凹入角处集聚的位错成为晶体生长的活动中心的缘故.通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开始弄清有下列几点:1)日本式双晶的双晶面是高指数的,因此有人认为它不是接触双晶,而是X字型的贳入双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仍应属于接触双晶.因之日本式双晶的V字型不是X字型的一半,而相当于Y字型的上半部.  相似文献   
104.
在靠近哥仑比亚西南部城镇莫科亚的陡峭的雨林地区,人们发现了一处重要的富钼斑岩铜矿床.在过去,这个地方没有发现赋存有任何有意义的矿物资源.根据在一些河流沉积物中贱金属(basalmetal)异常的初步探索,通过地球化学及地质学上的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个潜伏的富钼斑岩铜矿床目标.在初钻中发现有高品位的矿化作用,位处矿床的中心.到目前为止钻探圈出了260百万吨以上平均铜品位超过1%的深部矿体.矿床伴生有部分揭去覆盖层的黑云母英安斑岩岩株,那是当早期中侏罗纪时侵入到从广义上说属于安山岩和英安火山岩中的.在距矿床只有1.7公里处查出有一过渡性组成的复合岩基,其侵入年代要早约30~40百万年.矿床剥露,呈北东向倾斜,当晚新生代重大的区域性地壳运动时,在前寒武纪片麻岩中第三纪红层沉积附近有一个高角度逆断层  相似文献   
105.
当前在水深万米以上的海域中,进行海底测深及底质取样是十分困难的.迄今为止人们所知世界海洋最深处如马里亚纳海沟的毕塔斯海渊为11034米,挑战者海渊为10880米.在以上地点人们虽然也曾作过有如潜水或测深等类探索活动,但却未见有关底部物质的记录.历史上唯一留下的一份资料,那是在挑战者海渊测深之际,据认为已到达最深部时附着于测深铅块上的一点点样品,据报告为含有大量放射虫与硅藻的褐色粘土(Carruthers和Lawford,1952).  相似文献   
106.
这是地球科学探矿法中可期望的指示植物,也是一般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矿物研究的一环.本报告揭示了在高等植物内属于被子植物双子叶类合瓣花类的代表菊科的实例.研究对象的矿物主要是10mц大小的微细物质,存在于植物的细胞中,采集时需要特别小心.在试样制备上除常温灰化之外,必须排除地表矿物及肥料的污染等因素,在处理上应加注意之点很多.在菊科植物中发现的矿物主要有CaC_2O_5·H_2O(水草酸钙石),也有K_2SO_4(钾芒硝),K_2Ca(SO_4)_2·H_2(钾石膏),KCl(钾盐)等.在这些矿物中,也有在细胞中直接观察不出的矿物.  相似文献   
107.
南极乾峡谷地区Don Juan湖盆的沉积物中发现有方解石.为了弄清此处水过去的化学组成,对其从浓的氯化钙溶液中结晶生成的碳酸钙作了研究,同时也研究了从氯化钙溶液中霰石向方解石型结晶的变化.据以上实验结果,可以说明Don Juan湖盆沉积物中的方解石,乃是自氯化钙的卤水中通过无机化学沉淀而结晶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8.
在中近东波斯湾海岸分布着一些油、气田.据认为它们是在扎克罗斯-阿曼造山运动之后,在褶皱断层运动、基底地垒块断运动、以及随之产生的岩盐的运动和纯岩盐的贯入等所形成的构造上由一部分碳氢化合物集积而成的. 关于这一系列运动特别是岩盐的贯入,岩盐层的分布和形成岩性与构造的机制等,现以波斯湾海垃为例概略说明如下。 波断湾海域的岩盐层称为下寒武系霍尔木兹岩盐层,南起阿曼的杜瓦尔,北迄伊朗南部地区有广泛分布。其岩性主要为蒸发型沉积岩(岩盐、石膏、白云岩等)并含有泥岩和人成岩物质,据沉积物推定当时在前寒武纪基底上曾经形成广大的岩盐沉积盆地。  相似文献   
109.
大陆架上沉积物的分布,对解释古地理、古环境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Emery(1968)曾认为全世界大陆架表面有(?)0%分布着与现代沉积环境全无直接关系的残存沉积物.因此在研究现代沉积物时,就要求在明确沉积盆地的形成史的同时,还要从综合的观点出发对沉积物的来源、搬运通路、沉积时代、沉积盆地中水文环境、生态环境的底质等作一定的调查研究.尤其沉积物的沉积速度是评价现代沉积物时不可缺的因素.现对喷火湾及其周围大陆架的沉积速度作下列四点研究:1.使用声波探测可以求出现代沉积物的层厚  相似文献   
110.
冰岛的火山活动分别产生于断裂带与非断裂带.其中断裂带火山活动的生成物是典型合低亲石元素的原生拉斑玄武岩(近似MORB),以及由此分化出的玄武岩或中间成分的岩石,甚至有包括极富硅质的流纹岩在内的广义的拉斑玄武岩系列的岩石组成的.与此对比,产于非断裂带的则是一些中间性和稍富碱性的钙碱性成分之物,可以说是典型的FETI—玄武岩.从冰岛断裂带所产的玄武岩看,有50%属于原延的中央海岭玄武岩型,随着沿断裂带向冰岛内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